李魯云 侯光輝
(成都大學 四川 成都 610106)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起步期。積極擴大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體育產業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促進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全面發展,成為加快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步驟,同時,人們對休閑體育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劇增。
近些年四川體育產業發展以體育彩票業、博彩業為主,而作為構成休閑體育產業的生態休閑體育產業、健身服務產業、體育競賽表演業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由此,四川作為地理資源富足和民俗文化豐富的西部省份,提高其在全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中競爭力,讓其在全國經濟發展中提高競爭力,脫穎而出,成為我們思考的重要問題。
基于此,構建系統強大、政策完善、管理規范的休閑體育產業市場,找準四川休閑體育產業核心競爭點,是幫助四川休閑體育產業快速發展,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本文借助美國哈佛商學院學者邁克爾·波特的“鉆石模型”理論對四川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探討與分析,為提升四川省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尋找正確途徑和科學理論支持。
“鉆石模型”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著名的戰略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它是用來分析國際競爭優勢的工具,該工具由2方面、6個因素構成。
(1)4個具有雙向作用的要素。
①生產要素——包括人力資源、天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基礎設施;
②需求條件——地理區域位置、群眾消費潛力;
③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的表現——產業和相關產業的競爭力;
④企業的戰略、結構、競爭對手的表現。
(2)兩個輔助要素。
①政府行為;
②機遇。
波特認為,政府與機會存在變數。機會是無法控制的,政府影響是不可漠視的,二者在各產業競爭力的形成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圖1所示:
本論文運用鉆石模型,結合四川省休閑體育現狀,主要從較穩定因素的幾個方面對四川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進行分析,主要有生產要素(包括休閑體育天然資源、硬件設施以及休閑體育從業人員)、需求條件(大眾消費潛力)、相關支持產業和企業(從事休閑體育的相關企業和產業)、組織結構和競爭因素分析,同時結合兩個輔助因素在各因素中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發現目前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得出構成四川休閑體育產業競爭力的結論。
(1)休閑體育資源分析。
四川豐富多樣的地貌地形——高山、平原、河流、冰雪,適宜的氣候條件,以及風格各異、獨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基礎,為不同人群從事不同的休閑體育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條件基礎。有四姑娘山、央墨龍、牛背山、海螺溝等適于探險、攀巖等極具挑戰的休閑活動的天然地型條件,也有諸如能承辦國內外重大賽事,集運動、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米易國家級皮劃艇激流回旋競訓基地這樣的人造資源條件,還有青城山、蜀南竹海、峨眉山、瀘沽湖、九寨溝等旅游勝地及各縣市內如浣花溪、成都市東區音樂公園、活水公園等大批環境優美的主題公園。
尤其近些年隨著社會的不斷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再僅僅局限于吃飽、穿暖,更多人開始注重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走出去,群眾參與休閑體育運動,戶外旅行、探險、攀巖等戶外自駕游,徒步旅行的人越來越多了,尤其節假日來到四川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以至于在節假日出現新聞報道的出現景區人山人海的現象。因此,充分證實四川省具備了充分豐富的發展休閑體育產業的物質資源條件。
在此情況下,出現了城鄉休閑資源分布、人力資源分配不均的一系列矛盾問題。鄉鎮地理、文化資源充實豐富,但缺乏專業管理和就業人才進行科學規劃和指導,而城市休閑體育具備豐富的人力資源、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但資源相對缺乏。
(2)休閑體育從業人員情況分析。
根據2019年度財報,四川省體育產業產值為1300億元、增加值355億元,體育經濟增長較為迅速。四川省體育局規劃將培育1-3家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四川本土大型體育企業,鼓勵優勢企業、優勢品牌和優勢項目在省內外連鎖布局,并支持具備條件的市(州)加快組建體育產業集團,做大做強四川體育產業。2019年9月,四川省在全國首創采用混合所有制模式組建四川體育產業集團。該集團已經意向引資42億元,銀行累計授信1700億元,在雅安建立的 “國家體育產業創新試驗區”項目已開工建設,“跑遍四川”馬拉松系列賽事成為全國首創的省級路跑品牌。從政府一系列舉措引領,企業的增量,將帶動大量的休閑體育產業從業人員增加。
《我國城鎮居民休閑消費行為的地區差異性分析》指出“影響四川省休閑體育產業消費潛力的因素是一個多元化的體系,收入和時間是制約居民休閑需求及消費支出的主導性因素”。四川省居民休閑體育行為不僅在理論研究層面上受制于環境、交通、服務等以及由此連帶的產業群,而且在實踐操作層面上,還受可支配收入和時間主導因素的影響。
隨著經濟收入的提升和人們余暇時間的增多,四川省居民較前些年有了更多的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能力,體育產業GDP增長占比有了大幅度明顯提升,其中體育健身業及周邊相關產業增加值更加明顯。隨著道路建設的全面提升,農村有了“村村通”道路建設工程,出現了節假日城市居民紛紛自駕到鄉村采風、垂釣、探險、漂流等項目活動;此外,隨著社會發展,信息越來越發達,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也越來越強。綜上,四川休閑體育具有良好的大眾消費潛力。
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結構、組織結構較為單一。當下四川省眾多體育部門與文化、旅游部門進行了合并,形成了公司承包策劃、經營模式。包括以文旅集團為核心的休閑體育產業服務發展;浩浪體育主要涉及賽事策劃與推廣;另外,勁浪體育等本土體育服裝及用品銷售企業,以及滔博體育等外來體育服裝及用品銷售企業。目前,成都市一些企業引進扶持政策也促進了休閑體育產業及相關附屬產業銷售額的顯著增加及企業的快速發展。
以北京舉辦2022年冬奧會、成都“賽事名城”發展建設契機,充分利用四川省豐富的山地、風景、人文、民俗等旅游資源優勢,通過“文體旅”結合管理,挖掘開發四川省休閑體育資源,打造具有影響和特色的健身發展模式,助推四川省體育旅游業發展。實現體育產業、文化推廣、旅游發展互促共進。
要徹底實現推動休閑體育產業發展這一目標,各級政府部門須開放企業準入機制,加大休閑體育資金的投入與使用。需開辟多種投融資渠道,通過科學、合理的投融資政策、獎勵機制,鼓勵社會資金不斷投入到休閑體育產業,同時激勵私有企業進入休閑體育市場,力求最大限度發展休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為實現休閑體育產業長期發展提供基礎保證。同時,各級政府部門應協同發揮各自職能,縮減審批手續,為企業進入休閑體育產業市場投資建設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