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
(麓山南路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0)
2019年8月,國務院黨中央發布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綱要》指出,要通過各個部門來大力發展“三大球”運動,完善訓練、競賽以及后備人才培養等體系,提高大眾認知與普及。排球作為世界“三大球”之一,中國女排雖然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我國中小學校園排球運動的開展暴露出了許多問題,例如師資力量的欠缺、場地器材設施的不足、教學方式的單一、校園排球文化內涵的缺失等。
中小學階段是我國青少年的“必經之路”,校園排球應在此階段更加重視對學生排球興趣的培養。因此,要大力發展中小學校園排球,營造良好的校園排球氛圍,促進校園排球文化建設,為我國中小學校園排球的發展出謀劃策。
中小學校園排球運動的開展,以南京市主城區、常德市、福建省、廣州市、成都市、蚌埠市、上海市普陀區、安陽市、蘇州市市區、保山市、周口市、武漢市等省市為例。
(1)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檢索相關文獻,通過梳理有關校園排球的學位論文、期刊等,整理出了包括南京市主城區、常德市、福建省、廣州市、成都市、蚌埠市、上海市普陀區、安陽市、蘇州市市區、保山市、周口市、武漢市等12個地區中小學校園排球的開展現狀,為本研究奠定基礎。
(2)數理統計法。
將收集到的資料做系統的整理、歸類、分析、研究之后運用Excel軟件進行分析。
(3)邏輯分析法。
在進行數據分析時,運用邏輯分析法,對數據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與建議。
由表1可知有5個地區提到了排球項目自身局限性,占總數的41.67%,說明這個問題不能忽視,教師要通過降低難度,提高趣味性使學生參與到排球運動中去。

表1 排球項目自身局限性(N=12)
由表2可知,提到校園排球宣傳有9個地區,占總數的75%,未提到的只占25%,說明校園排球的宣傳還存在很大的問題。

表2 中小學校園排球宣傳力度不夠(N=12)
由表3可知,提到中小學校園排球課程與教學現狀不完備的地區有11個,達到了總數的91.67%,未提到的僅占8.33%,說明目前我國中小學排球課程與教學現狀不完備這個問題不容忽視且不可回避。

表3 中小學校園排球課程與教學現狀不完備(N=12)
由表4可知,提到中小學排球師資力量水平有待提升的地區有11個,達到了總數的91.67%,未提到僅占8.33%,說明目前我國中小學普遍存在排球師資力量弱這個問題,許多普通的中小學甚至還沒有排球專項教師,這也是校園排球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表4 中小學排球師資力量水平有待提升(N=12)
排球三大球中排球是初學者最難獲得運動成就感的運動項目。從運動項目的規則上看,排球的規則跟籃球、足球的規則最大的區別是落地即為“死球”,這一規則就提升了排球運動的難度。從技術層面上看,初學者學習籃球時能簡單的通過不斷的拍擊來運球或是投籃,初學者學習足球時能用腳簡單傳球并且射門。初學者學習排球時則對技術要求較高,若是動作不標準或是發力不對,排球就會不聽使喚。從獲得運動體驗上來看,初學者學習籃球和足球不需要特別精細的技術都能通過簡單的投籃或射門來獲得運動體驗,而排球運動則不同,學習排球若是發力不對或技術不標準很難從排球運動當中獲得運動體驗。
趙東輝等提到校園排球運動的文化、運動技能知識及運動價值宣傳較少,很少會有專門性的媒體平臺或渠道進行信息推送;現階段中小學校園排球校園宣傳形式多是以課堂教學、課間活動、社團和興趣班進行,多聚焦于運動技術技能的實踐教學,對排球的理論知識、文化、作用功能等的介紹很少,現階段網絡媒體平臺對于校園排球運動的宣傳力度較小、宣傳內容的涉及面較小、影響范圍較小,尚未達到理想的宣傳效果。
校園排球課程的開展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根據小學、中學的發展目標以及中小學生的特點都有具體的目標,學校要根據其目標相對應的開展排球課程。李瑩、趙東輝、刑鑫隆、戶永偉、周鵬等提到中小學排球的課時量不足,課程安排和課程實施計劃不夠規范,排球課程教學組織形式單一,練習形式單調,枯燥乏味的教學和缺乏創新的課程很難吸引學生。而且許多教學目標的是根據其考核內容的標準去設置,導致學生不能全面的掌握技術,這樣不僅使排球運動的趣味性降低,也會影響到排球教學的正常進行。
體育教師是保證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之一,教師的素養對學生的學習和興趣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馬振崗、李瑩、趙東輝、李秉澤、刑鑫隆、戶永偉等提到中小學教師中排球專項教師較少,缺乏專業的排球運動員教師,許多教排球的教師是非排球專項的體育教師,這些教師基本只是在大學時期進行排球普修的學習,多數教師只進行了臨時培訓。他們多數只掌握了排球基本技術,但更深層次的教學以他們目前的水平還不能勝任。
相關領導應轉變觀念,認真領會排球運動的內涵。并在思想上、行動上將校園排球運動的發展落到實處,鼓勵教師參與到校園排球的開展工作上去,并加強與校園排球發展較好的學校進行交流合作,并制定校園排球開展計劃,激發教師與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積極性,為校園排球的推廣創造條件,把校園排球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女排精神對中國社會起到了正面激勵和感召作用,通過媒體、網絡、微信公眾號、微博、球星、板報等多種形式對其宣揚,已達到促進我國校園排球開展,為其創造新機遇的目的。因此我們應利用“女排精神”的巨大影響力,努力營造促進排球發展的良好環境,借助多種宣傳渠道。同時,體育教師可在教學實踐中為學生普及排球知識,提高學生積極性,采用多種形式加強校園排球文化建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育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興趣引導,以學促練,為校園排球的開展奠定良好群眾基礎,推動校園排球運動持續發展。
中小學排球課程安排應該根據中小學生身心發育的特點來制定計劃,把中小學排球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要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相互銜接,不能一口氣吃成胖子,要讓學生們從先認識排球、到了解排球、最后到喜歡排球;其次,排球專項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培訓學習查詢資料來創新排球教學教法,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排球基本技術的學習變的生動有趣,而且還要設計訓練方法來降低排球運動的難度,盡可能讓參與進來的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排球運動帶來的成就體驗,這樣才有可能讓學生真正的喜歡上排球并掌握排球技術。
目前,我國中小學校園排球的開展還有很多不足,各級相關部門要協調統一,重視校園排球的推廣,加大校園排球運動的經費投入,學校教師要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來提高學生學習排球的興趣。以學校場地、器材設施為基礎,優質的教師團隊和生動有趣的排球課程為保障,大力開展校園排球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排球氛圍,家庭和社區環境也要跟上腳步,爭取不掉隊。
校園排球運動的蓬勃發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需要各部門長期努力,層層遞進,才能使排球在校園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