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 尹航
(長春中醫藥大學體育教學部 吉林 長春 130000)
為進一步優化高校體能訓練,教師要深入結合學生體能訓練內容,以學生為主體,重視提高學生訓練興趣,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訓練習慣,全面提高學生體能訓練效率。本文分析了高校學生進行體能訓練的作用,總結了提高高校體能訓練教學水平的途徑。
體能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強健體魄,降低自身患病的幾率,進而更好的展開之后的學習和生活,幫助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過程中擁有較高的耐力和注意力,進而更好的增強知識技能內化效率。體能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精神面貌和形體,也能夠給人留下更好的第一印象,幫助學生獲得較大的競爭優勢。對于高校而言,學生體能的提升意味著高校體育教育水平的提升,能夠更好的為社會提供身體素質和專業素質都好的人才。對于國家而言,年輕人是國家發展的未來,年輕人的強健體魄能夠更好的為民族復興做出貢獻。因此,學生展開體能訓練,不僅能夠幫助個人獲得提升,還能夠推動社會和國家的進步。
體育的魅力在于競技。因此,高校在引導學生展開體能訓練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在傳統體能訓練的基礎上,針對訓練模式進行創新,提升訓練的娛樂性和經濟性。首先,高校需要明確體能訓練的主體是學生,因此開展的訓練活動需要學生感興趣,高校可以開設信息接受渠道,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進而更好的組織活動。高校需要落實“因材施教”的體能教學觀念,不同專業的學生自身的體能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需要專業的體能管理人員針對學生進行類型分類,不能局限于傳統的體能訓練方式,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應當制定適當的體能訓練方案,展開差異化教學,進而更好的提升體能訓練效果。除此之外,高校還應當運用同輩壓力這一心理特征,構建體能互助小組,通過優勢互補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訓練,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好地調動學生體能訓練的積極性。最后,應當組織開展簡單的體育競賽,更好的幫助同學感受到體育競技的魅力,進而促使學生自發的展開體能訓練。
高校的體能訓練不能僅僅在課堂上展開,還應當結合到學生的生活當中,進而更好的提升增強體質的目的。因此,高校展開的體能訓練前應當將“終身體育”理念作為指導思想,幫助學生將被動訓練的狀態轉變為主動展開訓練。首先,體育課堂作為體能訓練的“主戰場”教師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針對自身的日常訓練進行分享,幫助學生理解管理身材的心得,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眼光看待體能訓練,進而更好的改善自身以瘦為美的審美思想,領略到健康的身材具備的美感;其次,學校體能訓練的相關負責人應當組織一系列具備娛樂性的體能訓練活動,通過獎品的激勵,幫助學生感受到體能訓練的重要性。例如,晨跑打卡活動,打卡到一定天數后可以兌換獎品;最后,高校需要構建良好的訓練氛圍,為學生提供現代化的體能訓練場所和設備,進而更好的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體能訓練過程中。
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十分重要,良好的興趣才能帶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引導學生更為積極的參與到訓練當中。因此,高校在發展過程中應當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近些年來,社會和對于學生體質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一些高校也逐漸開展了一系列的體能訓練課程,例如,拉丁舞、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通過開設這些項目,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強化自身的體能,還能夠滿足學生對于不同的體育項目的需要,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不同興趣選擇適當的體育項目展開鍛煉,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投入到訓練當中,進而更好的提升自身的體魄。因此,在“健康中國”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教師應當結合不同的項目特點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進而更好的展開教學,還需要針對教學項目進行適當的創新,進而更好的提升這些項目對于學生訓練的實用性,增強學生的訓練興趣。
總之,通過開展高校體能訓練研究,加強了學生體能訓練教學效率,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新時期高校教師,要提高對于健康中國理念的認識,應重視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科學的開展教學實踐與創新研究,從而加強學生綜合素質,進一步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專業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