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賀
今天,我們討論未來營銷的發展趨勢,離不開社會的變化。在疫情肆虐的環境下,全球開始收縮生產、限制流動,世界經濟自然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全球經濟大停擺,中國卻迎來了高光時刻。截至2020年第3季度末,中國出口占全球的份額較2019年底提升了1.3個百分點,已占到14.5%,是近10多年以來的最高值。隨著海外政策和疫苗的普及,海外經濟將逐步回升,中國供給替代仍將持續。考慮到不同情形下的全球貿易增速和中國出口份額的回落程度,預計中國出口增速仍會保持5%—10%的增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年10月13日發布了《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將增長1.9%,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而全球經濟將萎縮4.4%。今年開始,IMF對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保持不變,2021年增速預期則下調了0.3個百分點。2021年1月,世界銀行在《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預計,2020年和2021年中國經濟將分別增長2%和7.9%。
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說,國家給了我們最好的成長土壤,雨露春風均在,未來大有可期。
新冠肺炎首先傷害我們的肺,而肺的一呼一吸,和目前新冠環境下老百姓的出行環境幾乎一模一樣。病毒來了,所有的人都回到住所,社區封閉,城市封城,像是肺在吸氣。病毒散了,人們會走出來,四處擴張走動,像是肺在呼氣。一呼一吸,生活常態。
在這種新型的自然環境下,中國的營銷環境、消費環境,也在發生本質的變化。適應這種變化的行業,將會得到倍增發展;與這種生態變化脫離的企業,將會日益艱難。
藍狙合作的楊掌柜公司,是一家做方便食品的企業。疫情期間,百姓缺少食品,楊掌柜的產品由于保質期長、便于儲存、味道又好,業績從2.5億元,直接飆升到了8億元,達到了楊掌柜公司成立16年來的最高峰值。這就是疫情環境造就的機遇。當然,我也遇到過很多其他行業的企業,破產轉型的比比皆是。
隨著這種生態的不斷演變,老百姓會逐步適應并習慣這種變化,從而變得越來越懶。這種行為不可逆,未來會走向“顧客—配送人員—企業”三點一線的消費世界。每當疫情出現,所有的人都窩在家里,利用互聯網在線下單,企業將生產的產品通過快遞配送人員送達社區,三點一線的營銷成立了。顧客全在家里,路上全是配送員,工廠分布在各個點上。
未來,很大程度上人類將會與新冠等各類病毒并存,在這種巨變的環境下,企業都應該提前思考如何應對,進而從戰略上快速調整。
除了新冠對企業造成的影響,互聯網的力量更是倒逼工廠創新升級。從沒有任何時代像今天一樣,讓企業如此緊張。過去很多企業不創新,或者微創新,暫且可以保持發展。但是在互聯網面前,在新冠面前,不創新只有死路一條,而且死得很快。
一方面,互聯網讓信息更透明,消費者可以通過工具了解更多信息,審美更高端、眼光更具全球化。在電商平臺搜索“牛奶”,你可以搜到全世界的好產品。除了國內電商平臺的進口產品,亞馬遜、阿里巴巴國際版、抖音國際等全球電商,又為消費者提供了更豐富的世界產品。企業面對的競爭者,不再僅是家門口的對手,還有來自全世界的品牌。
另一方面,年輕人對互聯網的應用更熟練、廣泛,更有針對性。傳統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如果不能與年輕人同頻,那么自身的產品、營銷方式,將會很快成為古董,被年輕人果斷拋棄。沒有任何時代,比當今的迭代速度更快。
越來越多的新型營銷方式誕生,直播、社區團購、電商等,讓傳統經銷商壓力如山大。比如出于本能保護,廣大經銷商會聯合廠家對這類新型渠道進行抵制。實際上,這種新型的營銷平臺,就像當年電商剛剛興起時一樣,無論你參不參與,都會有適合渠道類型的新品牌、新產品誕生,也都將擁有屬于自己的消費群體,你的蛋糕早晚會被分割。
以前是企業生產什么,消費者就吃什么;現在則變成了消費者喜歡吃什么,企業就要做什么。主從關系調換,消費需求、渠道需求正在不斷倒逼工廠創新升級。
隨著各類新型需求、新型營銷平臺的誕生,抓住機遇的企業將會快速崛起。在快消品企業我就見到大量的商貿型企業、創新型公司,沒有工廠,純靠代工,依托自己快捷靈敏、創意十足的營銷方式,在品類中快速勝出,成為新晉品牌。比如元氣森林、拉面說、三頓半、馬力噸噸等品牌。
隨著業績的增長,企業擁有了足夠的利潤,又將會大幅度并購、收購、重組工廠,將原有的傳統企業并為己有。而更多的資本,非常傾向于這類更具創新思維的新秀品牌,越來越多的資金向這類企業傾斜。財富最終將從傳統企業老板手里,重新分配到新秀領導者手中。
同時,隨著中國國際化步伐的邁進,中國的產品將會夾雜更多的文化元素,走向世界。未來我們賣的不再是簡單的產品屬性,站在世界之巔,每一款產品都將是中國文化元素的載體。
疫情讓更多人失去收入的來源,消費更加謹慎。很多企業不得不放低姿態,擁抱大眾消費。產品更具性價比,營銷更加接地氣,商業逐步回歸大眾本質。拼多多、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的本質,就是高性價比。

高性價比指的并不是低質。很多平臺充斥劣質、山寨、假冒品,是不會長久的,也根本做不成品牌。高性價比指的是讓消費者感覺物有所值的品質產品。互聯網如此發達,騙子豈能永遠得利。做品牌,必須要有工匠精神,為消費者研發好產品,同時保持鉆研,不斷為消費者降低成本,最終才能打造出高性價比的“長銷”品牌。
決勝未來,核心在于創新。如今,創新比在任何時代都更為迫切。除了軟件、硬件的科技創新,商業模式、營銷方式、產品創意、運營模式等商業創新,都將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保障。很多企業不具備科技創新實力,可以在商業創新上發力,同樣極具價值。胖東來是國內單店贏利能力最強的超市,5家店年銷售額 70億元以上。經常給胖東來供貨的鄭州龍婷貿易董事長李新濤先生就發現,在選品上,任何超市都很難與胖東來相比。胖東來的消費者,普遍在30歲左右,是主流的消費人群。而其他商超的消費者更多是40歲及以上的人群。為什么那么多年輕人喜歡逛胖東來呢?
胖東來的選品流程非常快,只用3天就能確定一款新品,同時不要任何進店費用、條碼費用。據李總反饋,一些大超市的進貨流程長達3個月之久,新品進超市的費用更是名目繁多。而胖東來為了加快自己的發展速度,比任何商超對新品的需求更大。在選品上的創新,也進一步造就了胖東來的輝煌。
愿大家在2021年都能夠抓住機遇,擁抱趨勢,在自己的行業揚帆起航,牛氣沖天。
作者:上海藍狙策劃董事長、食品策劃專家、《未來抖商》暢銷書作者、移動互聯網營銷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