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提綱挈領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翻開重慶地圖,千余里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婁山環繞左右,形成了一個朝向右下的“山”字。重慶最不缺的就是山,山地丘陵面積占比高達98%。
如何打破山地局限,對于重慶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來說,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但重慶將地形劣勢轉化為資源優勢,將制約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大山逐步變成產業發展的“靠山”,讓百姓致富的“金山”。
數據最有說服力——2020年,重慶市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綜合產值達4500億元。
將大山變成“靠山”、“金山”的秘訣是什么?答案是黨建引領。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推進“三農”工作上更是如此,黨建引領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引擎。
在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需要全黨高度重視的一個關系大局的重大問題”,“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回望過去,中國共產黨在建設實踐中始終將“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優先考慮,優先安排;實踐也證明,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唯有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才能行穩致遠。
凡事講究提綱挈領。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也要提綱挈領,要抓住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個關鍵,以黨的建設為抓手把農業農村方方面面工作統領起來,在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服務群眾功能的同時,實現黨的建設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無縫對接,形成合力推動發展的生動局面。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抓住黨建引領這個關鍵,重慶逐漸將大山變成“靠山”、“金山”——
銅梁區黨員領導干部扛起政治責任,各級黨組織書記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和有關部門落實“一崗雙責”,形成從上到下、層層擔當的責任鏈條,為推進銅梁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各級黨組織亮出政策“組合拳”,圍繞“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出新招、出實招、出硬招,一條條緊跟時代發展又符合地域特色的惠農政策,無障礙到達群眾身邊,政策效應不斷顯現。
綦江區中峰鎮黨委把“蜂巢”黨支部建到蜜蜂養殖產業鏈上,用黨建陣地的吸引力、服務力把黨員聚在產業鏈,讓群眾富在產業鏈,甜蜜產業釀造出“甜蜜”生活。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各級黨組織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顯身手,在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等方面下足功夫,讓人才振興成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源頭活水……
進入“十四五”,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依然極端重要,須臾不可放松,務必抓緊抓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討論稿)》。今年的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黨建引領必定在其中繼續發揮巨大作用。
黨建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如何持續發力?重慶黨刊全媒體記者深入區縣,通過對“把政治責任扛起來、把優先政策亮起來、把活動陣地建起來、把鄉村人才育起來”四個著力點的觀察,探討“黨建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效途徑,為大家提供思考和經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