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摘 要:隨著教育的改革,高職教育也在不斷發展。在高職院校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突出職業特色,并結合職業進行教學改革,進而突破傳統體育教學限制。本文將分析突出職業特色在高職體育改革的核心作用,進而分析相關改革策略,為高職體育教學突出職業特色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職業特色;高職;體育教育;改革策略
一、高職體育教學職業特色化改革的相關概述
(一)高職體育教育概念
高職教育和普通高校教學存在著差異,高職教育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承擔著為社會輸送高級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務。高職體育教學主要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思想素質和敬業精神。在高職體育院校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理論和實踐共同進步,讓學生具有專業能力,同時學生實踐能力較強,突出體育學生的職業特色,為學生今后的職業崗位服務。
(二)突出職業特色在高職體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畢業后就業會更具有針對性,學生的職業素養得到一定提升,同時學生將會在各個崗位工作,也許崗位與自己的專業并不對口,但是學生仍需要用較強的專業技能應對。首先,能夠促進學生身心發展。高職體育教育教學突出職業特色,教學會更具有針對性,對于學生的訓練也會目標明確,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位學生進行不同專業安排,然后進行職業化的體育活動。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學生的身體強健,然后學生心理健康,要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讓學生具有敬業精神,在今后就業后能夠良好適應職場環境,同時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學生的言行得體,為學生今后生活做好保障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其次,為社會培養實踐型人才。社會需要創新型人才,越來越多行業會出現交叉現象,社會需要更多復合型人才。但是往往學生理論知識偏高,但是實踐能力卻不足,在工作中經常遇到各種問題無法解決。通過突出職業特色,教學會根據學生今后的職業進行規劃,并且會對學生進行職業化模擬訓練,來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從而讓學生對未來工作有一定了解。此外,還能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就業單位要求學歷越來越高,為了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減輕學生的就業壓力,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加強教學力度,讓學生提前體驗職場生活。根據專業不同,其工作強度和工作難點也不同,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指導,從而讓學生適應職場生涯。通過教學讓學生成為實踐型人才,學生實踐能力更強,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和交流,認識到團隊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向上、不屈不撓,擊破一切難題,為人才培養提供基礎保障。
二、高職體育教學職業特色化改革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教學中,高職體育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到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忽略了體育的職業特色化教學。學校不夠重視體育職業教學,對于體育課程安排缺乏合理性,沒有能夠發揮其教學作用,教學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一)高職院校不重視體育職業化改革
高職體育是高職教學中的一部分,在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高職院校在教學安排中,沒有重視體育教學的作用,經常會因為其他學科內容剝奪體育教學的資源,比如場地、上課時常、校園活動等等。高職院校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過于注重其他文化類課程教學,壓縮體育課的時長,認為其可有可無,從而影響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高職院校領導將體育資源轉移到其他學科,導致院校內體育設施缺乏更新,甚至缺乏許多體育用品,不完善的體育教材設施影響了學生的體育學習,部分體育課程無法正常開展,因此影響了學生全面認識體育,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高職體育教師綜合素質不夠
目前,高等職業學校的部分體育教師專業水平中等偏下,缺少專業化的體育教學實踐經驗,很難達到當代高等職業學校的體育教學要求。另外,很多高等職業學校招生比較困難,造成部分體育教師流失,嚴重阻礙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缺乏專業體育教師隊伍,就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不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沒有健康的體魄,也就不能給正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提供保障。
三、高職體育教學突出職業特色的改革策略
(一)轉變傳統教學理念
高職院校要轉換傳統教學觀點,結合高職院校的教學形式開展新的教學安排。傳統高職院校在設計教學方案時總是與普通高校進行對比,但是兩者教學情況并不同,學校要結合自身發展狀況進行教學目標制定。高職院校要突出職業特色教學,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專業和市場發展需求進行課程安排,學校要重新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在課程安排時要注重合理分配課時,保證其科學性和實用性,能夠具有較高的教學意義,從而提升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有效性。[1]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安排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能夠只注重學生的身體發展,心理健康依然非常重要,讓學生進行職業化課程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早日走向職場生涯。
(二)改善體育教學教材
高職院校在設計課程中,要重新完善體育教學教材。體育教材要能夠突出高職特點,讓學生學習更具有針對性。首先,教學教材要具有實踐意義。教材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教材的描述要詳細,加強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理解,從而在實踐中游刃有余。教材還要有一定針對性,結合高職院校的特點進行改編,要貼合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推薦最合適的體育項目,幫助學生強身健體。其次,要突出體育教學的特點。體育教學涵蓋了許多內容,包括健身、娛樂、職業等多種內容,教材制定中要圖畫相結合,表現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同時,書中涵蓋的內容要全面,體現體育教學的全面性。
(三)科學設計體育課程
高職體育改革課程設置非常重要,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從職業出發進行課程基本設置,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傳統教學中有許多限制,影響了學生個性發展,新教學方式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針對體育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多進行競賽,在競賽環節增強學生的體育能力,同時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今后進行更改。對于體育專業相關的職業,比如運動員、體育教師等,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體能,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體能訓練。針對體育教師,除了體能訓練外,還要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讓學生學會站在教師角度思考問題,學會如何管理學生。針對運動員,除了體能訓練外,還要增強心理訓練。運動員經常進行訓練,有些時候無法突破自己,內心比較焦急,就可以通過心理課程來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讓學生擁有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對于學習體育,但不是專職體育的學生,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專業具體分析。比如,建筑工程類專業,學生在職業工作中需要消耗一定體力,同時學生的怕平衡性要好,因此在課程設置時就要針對性進行高度和平衡力的訓練,增強學生的平衡能力。有的學生可能會比較恐高,教學過程中要克服學生的恐懼心理,讓學生不再害怕高,可以通過爬山、攀巖等方式,讓學生習慣高進而不再恐高。
(四)建立專業教師隊伍
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需要堅持娛樂性以及針對性,結合高職院校教學規律,有效改編以及改進教學內容,促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有效運用于實踐中。作為課程設計者以及課程開發者,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需要重視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提升高職院校教師綜合素質,轉變傳統教育理念以及傳統教育方式,全面性把握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動態,拓展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知識結構,構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職業化發展路徑。
結論
綜上所述,高職體育改革核心是突出職業特色,高職院校要根據職業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結合教材內容,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社會輸入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程曉龍.高職體育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實踐應用分析[J].才智,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