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韻
現行幼兒園教學模式越來越引起家長們的關注。在幼兒園階段,不僅應注重幼兒智育、德育的培養,應以培育其運動智能為重點,增強幼兒們的體質。而自然觀察在促進小班幼兒運動智能開發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自然觀察的方式,幼兒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大自然,釋放天性,不再拘束于日常課程的束縛。教師通過靈活性教育,可以促進幼兒運動智能的發展。現階段,教師應當加大力度改革幼兒園教學方法,重視借助自然觀察促進小班幼兒運動智能的開發與實踐,繼而促進小班幼兒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我國學者很早就開始對幼兒的身體運動智能進行分析,首先是針對幼兒身體運動智能的開發,這類課題主要集中于利用多種形式對幼兒的身體運動智能進行開發,包括設計教學游戲、或者結合其他智能共同開發的方式。有學者指出,針對幼兒身體運動智能開發的教學游戲,要秉承尊重幼兒天性、培養自由意識、體驗生活情境以及豐富體驗環境的原則進行設計,通過教師自主的搭建游戲活動的平臺,關注和尊重幼兒的一舉一動,還要建立對幼兒活動的客觀評價機制,這樣才能在教學游戲中達到開發幼兒身體運動智能的目的。也有學者主張將運動智能將空間智能進行共同開發和培育,通過實驗發現,如果空間智能的開發不完全,則可能對運動智能的開發造成影響。另外,為能夠更準確地進行兒童身體運動智能開發,很多學者也對運動智能的測評工具進行了研發。
身體運動智能是由兩方面的能力構成的,一方面是有效控制自己的整個身體進行運動并用身體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靈活、熟練地操作某些物體的能力,包括手指與手等的精細的小肌肉動作和小臂、大臂等的大肌肉動作。身體運動智能是人們認識并改造整個世界的核心智力,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更具有重要的意義。良好的身體運動智能是幼兒其他智能發展的基礎,更是基本條件。具有較高身體運動智能的個體往往表現為全身都充滿活力、喜歡運動,喜歡用手拆、修、裝、發明一些小玩意,也特別善于模仿別人的動作,還可以運用肢體動作或其他身體語言來和他人進行良好的交流和溝通。
任何一種事物都不是單純作用于單一的某方面,其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自然觀察既屬一種方法,亦屬一種智力。在幼兒園的自然觀察活動中,雖然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但我們絕不應該只注重觀察力,在培養自然觀察力的同時應同時注意培養幼兒的運動智能,以便幼兒在活動中、在操作中更為有效地進行自然活動。運動智能的培養在幼兒成長發育階段占據著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通過自然觀察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更能使幼兒獲得真實的體驗,讓幼兒真正理解知識的來源,幫助幼兒形成對自然活動的探究興趣,從而促進其運動智能的發育。
首先,教師應當以自然觀察為入手點,根據小班幼兒的實際發育水平,注重區分不同幼兒個體在體質、性別和接受能力方面的差異制定科學的培養策略,同時,要注重培養策略的實現形式。在進行自然觀察時,由于幼兒的好奇心強,對事物都存在的懵懂心理,因此,教師應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保證幼兒的安全。
其次,幼兒園應提高對幼兒體能狀況的重視,注重幼兒教師體育專業知識學習及培訓,提高教學技能和水平,讓園所教師真正成為幼兒體育運動的健康指導者。幼兒教師應利用游戲教學順應幼兒天性,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選擇適合幼兒特點的項目,實施多樣化的戶外體育活動形式,創設各類體育活動區,激發幼兒參與興趣和積極性,并建立體能監測檔案,時刻關注幼兒情況。
再次,幼兒園應大力倡導親子互動教育,安排以家庭式為主的親子戶外活動、趣味運動會、體能大比拼等。家長要帶動幼兒參加,培養幼兒競爭意識,讓其在享受快樂的同時提高身體素質,促進體能提升。
幼兒體能的提高不可一蹴而就,在進行自然觀察時,教師應根據人體運動的體能循環規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從培養幼兒自信心入手。幼兒教師進行教學時,應注重突出重點動作的練習,科學安排運動負荷和密度,促進其各項運動素質的提高,已達到最佳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