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武
重癥胰腺炎是一種病情嚴重、并發癥較多的急腹病,屬于急性胰腺炎。在治療過程中,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極高,病程中也會經歷2次死亡高峰。針對重癥胰腺炎2次死亡高峰的治療也成了臨床治療研究的方向之一。近年來,我國在胰腺炎治療上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
1.胰酶自身消化:是指患者機體中胰酶在被激活的情況下,發生胰酶自身消化現象,在其自身消化過程中造成患者出現重癥急性胰腺炎。臨床研究發現,胰腺管堵塞或十二指腸液及乙醇對胰腺腺泡也具有直接影響,激活胰蛋白酶原后及激活其他蛋白酶時也會引起胰腺自身消化等問題,使患者發生重癥急性胰腺炎。
2.炎性因子:患者體內炎性因子的大面積擴散與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發生機體全身或者局部炎癥反應有一定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患者出現臟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重癥急性胰腺炎相關炎性因子數量比較多,血小板活化因子主要是類脂細胞因子,這一因子存在廣泛的生物活性能力,且可以對重癥胰腺炎患者的分泌及全身炎性反應做出更快速的反應。如果能夠對人體血小板活化因子加以清理,也可以充分緩解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現的微循環異常。研究表明,阻斷炎性細胞因子鏈啟動及炎癥信號轉導各個通路的關鍵環節能夠有效阻止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發生及發展,這為完善傳統治療方式提供了新的方向。
3.氧化應激:重癥急性胰腺炎出現的情況下,人體白細胞過度激活而出現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和其衍生物等在胰腺損害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過氧化氫和超氧化物等容易對細胞造成損傷,從而使人體微血管痙攣損傷,造成毛細血管通透性更高。
4.腸道細菌易位:繼發于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胰腺和胰腺周邊組織感染,容易造成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等現象。需要明確的是,在這一過程中致病菌主要為腸道菌群,這就充分證明胰腺炎是造成患者腸道發生細菌移位的主要原因,并最終使患者發生胰腺炎感染情況。
人體腸道菌群也會受到腸道屏障影響,通常情況下無法對豁膜易位的方式加以應用,促使其進入到人體的腸外組織中?;颊咭饶懝芗澳懙栏腥镜然A上出現明顯易位,對發生活化反應的巨噬細胞也會出現刺激作用,造成這些細胞產生較多炎性因子,對人體胰腺等器官均有嚴重不利影響。經研究發現,連續局部腸系膜上動脈灌注抗生素實施治療,能夠較大程度上降低患者腸豁膜損傷程度,防止患者治療過程中發生細菌移位現象,可以充分提高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存概率。
重癥胰腺炎有著急性胰腺炎的某些癥狀,同時臨床表現為腹痛、腹脹,經常會出現腹腔積液、腎功能異常、胰腺壞死感染等情況。該病病情兇險,癥狀明顯,可引起局部和全身多種并發癥,嚴重者還會導致患者猝死。
1.內科綜合性治療。其中包括一般治療,液體復蘇、營養支持及抑制酶治療、抗菌藥物使用、腹腔間隔室綜合征ACS.的處理。這些方法都是根據患者的發病機制而采取的相應內科治療方式,通過抑制炎癥,降低腹壓等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
2.中醫治療。研究表明,對于重癥胰腺炎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比單純西醫治療更加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復。早期使用大黃胃管內注入能促進腸道蠕動,改善腸壁及腹腔臟器血供,抑制胰酶,松弛膽管括約肌,同時具有抗炎作用,從而減輕了對胰腺自身及其他臟器的損害。芒硝外敷具有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減少腸源性細菌移位的作用,還可促進腹腔滲液的吸收、減輕腹腔內組織水腫和降低腹腔內壓力,從而緩解腹痛,減輕腹脹。
3.血液過濾治療。將患者血液引入血濾器,通過對流、吸附、彌散等方式清除血液中的各種炎癥介質、代謝產物等,同時以補充置換液的方式將機體需要的物質回輸體內以保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使內部環境穩定。血液過濾還可大大降低胰性腦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腎衰竭的發生,能夠縮短患者病程,提高治愈率,達到凈化血液及治療疾病的目的。
4.外科治療。外科治療包括手術治療和微創治療,手術方式主要是針對患者的病發部位采用有效切除或者引流等方式,能夠迅速緩解癥狀、節約治療費用、改善預后。傳統的外科手術已逐漸被微創治療替代,微創治療成了治療重癥胰腺炎的重要方法。
患有重癥胰腺炎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前期的治療中,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在一定時間內禁止食物攝入,這樣能夠有效緩解腹部壓力。在允許進食后,食物應以補充蛋白質為主的優質肉類為主,如精瘦肉、魚類等,避免含膽固醇較高食物的攝入,如動物內臟、肥肉等。蔬菜水果的攝入應保持適量,蔬菜應根據患者的情況補充相應的種類,而水果由于以生冷居多,患者在恢復進食時應少量食用,同時還要避免辛辣、油膩、高熱量食物的攝入。
作者單位:四川安岳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