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
痔瘡發病原因多是因為久坐久站使人體長時間處于一種固定體位,從而影響血液循環,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曲張、隆起、靜脈壁張力下降,導致痔瘡。另一種情況是,若運動不足,腸蠕動減慢,糞便下行遲緩或因習慣性便秘從而壓迫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壓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也可導致痔瘡發病率增高。痔核位于肛門里面黏膜的稱為「內痔」,位于肛門口內側附近稱為「外痔」,二者都有的稱為「混合痔」,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痔瘡的臨床癥狀以瘙癢、疼痛等為前期主要特點,還有嚴重作痛、便血,嚴重時痔塊會凸出肛門外(脫垂),排便后才縮回。臨床當中痔瘡手術常見類型分為傳統類型手術和微創手術,本文對這兩種類型手術做一個對比效果闡述。
(一)結扎切除手術
將混合痔的外痔部分加以切除,創面不縫合,使其開放愈合。齒線上的內痔部分于基底部用線結扎,約5-10天后自然脫落。 也可將內痔部分切除后加以縫合,叫做切除縫合術。
(二)環性切除術
就是把環狀的混合痔,利用木栓或環切器加以固定,然后在齒線上將痔與部分盲腸黏膜環狀切除一周,且邊切邊把皮膚黏膜上、下緣加以縫合,切除完畢后使創面呈環周樣。
(三)外剝內扎切除術
沿外痔的外側遠端,作一個棱形或扇形的切口至外痔,充分剝離外痔至齒線,破壞痔的毛細血管團,在齒線處,結扎剝離之外痔,并同時結扎同點內痔,切除多余的殘留組織,保留結扎之殘端,以便于使組織自然脫落。
(一)痔上黏膜環切術(PPH)
PPH手術是用一種稱為“PPH 吻合器”的特殊器械將痔上方的直腸黏膜脫垂帶做環形切除。手術時先擴開肛門于齒狀線(直腸與肛管的交界線)上方約 4 厘米處將直腸黏膜環形縫合一圈,然后將 PPH吻合器插入肛門結扎縫線后擊發吻合器即可將脫垂的黏膜帶切除下來。
(二)液氮冷凍、激光療法
其治療原理是利用超低溫或超高溫產生冷或熱導效應,振蕩電離子透入生物物理效應,電場電容效應等,從而起到使病灶組織蛋白凝固,血管栓塞封閉,電灼電凝止血,切割組織變性,組織壞死脫落或硬化萎縮等治療目的。
(三)COOK痔瘡槍
采用天然橡膠套扎環以0.1MPa的壓力不間斷吸引病灶處,在較短時間達到吸引部位組織分離、壞死、干結,繼而脫落。
(四)注射療法
將藥物注入痔核內進行治療,臨床通常使用的注射劑主要有硬化萎縮劑和枯痔壞死脫落劑兩種硬化劑,適用于各種內痔。
(一)傳統手術效果
結扎切除、環性切除和外剝內扎切除術后均會使肛門部血液循環受阻,易產生淤血水腫、疼痛、排便困難等,且手術周期長、治療時間長、疼痛持續時間長、易復發。
(二)微創手術效果
其中痔上黏膜環切術(PHH)整個過程只需半小時左右,由于齒狀線以上的直腸黏膜受內臟神經支配,手術后患者幾乎沒有疼痛的感覺;手術既切除了直腸黏膜脫垂帶,又阻斷了直腸末端動靜脈的終末吻合支,消除了痔瘡發生的根源,所以效果比較理想,對一些用傳統療法十分棘手的痔:如混合痔、環狀痔、嚴重痔脫垂、脫肛等,痔上黏膜環切術也具有很好的療效。
液氮冷凍、激光療法和COOK痔瘡槍,無痛微創、安全高效、快速方便,創傷愈合快。
注射療法雖然方便快捷,但藥物引起的無菌性炎性反應消失后,纖維化收縮和擠壓作用逐漸緩和,痔核易復發;如注射部位過淺,則易引起粘膜潰爛粘膜膿腫,過深易引起荃層組織發生硬化,藥量過大可引起壞死大出血,藥液滲入齒線外可引起肛門劇烈疼痛,水腫或血栓形成;壞死劑用量過大常可引起術后壞死性大出血或感染壞死面形成潰瘍,特別是廣泛的組織壞死或感染,不但治療時間長,而且瘢痕收縮可造成肛門狹窄后遺癥。
(作者單位: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