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
胃炎是多發性消化系統疾病,主要表現為腹痛、惡心、上腹隱痛等,與情緒過度緊張、不合理的飲食結構等密切相關。胃炎患者除了及時治療外,還需要進行適當調理,那么胃炎應該如何調理呢?
情志具有調節機體脾胃系統的作用,其中思、憂極易影響脾胃,中醫認為思則氣結、憂則氣郁,容易導致脘腹脹滿、大便不爽、飲食不思等。此外,過怒、過悲、過驚、過恐等均容易致病,導致脾胃氣機紊亂,出現泛酸、惡心、腹痛、噯氣等病癥,所以情志調理是調理胃炎的關鍵。胃炎患者要盡量保持舒暢、愉悅、輕松的心理狀態。情緒心理學指出,笑不僅是精神爽快、心情愉悅的一種表現,還有助于促進肌肉運動與新陳代謝,調節神經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中醫學認為笑能疏氣,促進氣血調和,延年益壽,防止早衰?,F代醫學認為,笑能促進胃泌素釋放,增強迷走神經興奮,加速消化道活動與消化液分泌,增強食欲,有利于吸收和消化。
首先,胃炎患者需要養成規律、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以緩解疲勞,加速血液循環,增強自身免疫力與抵抗力。如對于青少年而言,合理的作息能夠促進人體分泌生長激素,而生長激素有利于青少年長高;對于成人而言,睡眠有利于促進脂肪燃燒,修復受損身體組織。
其次,胃炎患者要學會有效地發泄情緒。負面情緒容易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加重胃炎的病情,所以胃炎患者要學會發泄情緒,克服消極情緒,如聽舒緩的音樂、觀看感興趣的電影等,也可通過大聲呼喊、擠壓塑料袋、做高強度運動等,均有助于消耗患者的多余精力,改善其心理狀態。
再次,胃炎患者還應多做有氧運動,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肌肉與骨骼生長,改善血液循環、消化系統功能與呼吸系統功能。并且,經常鍛煉身體有助于減緩衰老速度,加快新陳代謝,增強體質,促進胃炎康復,因為運動會使人體分泌內啡肽,能夠抑制悲傷情緒,產生愉悅的心情。值得注意的是,患者需要注意控制運動的時間、強度、運動量等,否則容易產生副作用。
最后,胃炎患者還需要保持健康的社交。缺少社交活動會影響人體大腦神經通路與多個區域,主要表現為適應力減弱、呆滯等,甚至還會引發社交恐懼癥與自閉癥,均會影響胃炎病情的進展。
飲食控制是調理胃炎的重要環節,飲食調理可以促進胃病的痊愈,即“胃病三分治,七分養”,飲食調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戒煙戒酒,嚴格控制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與食物的攝入。相關報道指出,煙和酒極容易損害胃黏膜,飲酒后約80%的酒精會在胃內被吸收,對胃炎患者有較大影響。此外,濃咖啡、濃茶、寒涼食物以及服用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藥物,均會刺激胃黏膜,不利于胃炎患者的康復。
第二,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如合理控制每日進餐的攝入量、就餐時間,可以有效保護人體的腸胃功能。并且,胃炎患者還應合理搭配飲食,切勿暴飲暴食,增加腸胃壓力。
第三,進食時需細嚼慢咽,尤其在食用富含膳食纖維或堅硬食物時,應該充分咀嚼,避免增加腸胃負擔。
第四,伴有其他疾病的胃炎患者還需要合理補充營養。例如,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而言,其胃酸分泌減少,容易影響維生素B12的攝取,導致出現貧血的現象,因此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應該謹遵醫囑多食用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
第五,當胃酸分泌過少時,可以增加果汁、酸性水果以及濃肉湯等食物的攝入量,有助于刺激胃酸分泌;當胃酸分泌過多時,應適當補充堿面饅頭、豆漿、牛奶等食物的攝入量,有助于中和過多胃酸。
(作者單位:廣安宏州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