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芳
臨床上常用的高血壓治療藥物主要分為五類,這五類藥物都可以作為高血壓患者的治療藥物,但醫生在為患者選擇藥物時,還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針對性地選擇藥物。
1.適用范圍。鈣拮抗劑既能單獨應用,也能和其他四類藥物聯合應用,適用于高齡高血壓患者、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以及伴有穩定性心絞痛、冠狀動脈硬化和周圍血管病的患者。臨床上常用的鈣拮抗劑藥物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2.藥理機制。鈣拮抗劑又稱為鈣離子通道阻滯劑,該藥物能夠阻斷血管平滑肌細胞膜上的鈣離子通道,從而抑制細胞外鈣離子的內流,隨著細胞內鈣離子水平的下降,血管平滑肌就能夠得到擴張,血管的阻力也會隨之減少,從而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3.不良反應。鈣拮抗劑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心跳加快、腳踝水腫、面部潮紅以及牙齦增生等。其中二氫吡啶類的鈣拮抗劑雖然沒有明確的使用禁忌證,但是心跳加速、心力衰竭的患者應慎重選擇。
1.適用范圍。ACEI具有非常顯著的降壓效果,并且不會對患者的糖脂代謝造成不良的影響。若患者在治療期間限制鈉鹽的攝入量或者加用利尿劑,能夠增加該藥物的降壓效果。ACEI適用于伴有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患者,同時也適用于伴有代謝綜合征、糖尿病腎病以及蛋白尿的高血壓患者。
2.藥理機制。腎素能夠對肝臟合成的血管緊張素原產生作用,使其形成血管緊張素Ⅰ,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則能夠將血管緊張素Ⅰ轉化為血管緊張素Ⅱ,而血管緊張素Ⅱ對血管具有顯著的收縮作用,使患者的血壓急劇升高。ACEI能有效擴張患者的外周血管,減小總外周阻力,從而使血壓下降。
3.不良反應。ACEI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干咳,常在患者用藥的初期出現,若患者的癥狀較輕則可以繼續用藥,若患者癥狀加重,則需要改用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其他不良反應還有低血壓、皮疹,偶有患者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以及味覺障礙等。長期服用ACEI的患者還可能會出現血鉀升高的情況,因此患者需要定期檢查自身血鉀和血肌酐的水平。該類藥物的禁忌人群為高鉀血癥、妊娠以及雙側腎動脈狹窄的患者。
1.適用范圍。ARB能夠降低高血壓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適用于伴有心力衰竭、糖尿病腎病、代謝綜合征、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同時也適用于伴有微量白蛋白或者蛋白尿的高血壓患者,對于心房顫動還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2.藥理機制。血管緊張素Ⅱ具有增強血管收縮的作用,能夠增加血管阻力導致血壓上升,ARB競爭性的結合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使血管緊張素Ⅱ不能與受體相結合,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3.不良反應。ARB藥物的不良反應較少,患者偶爾會出現腹瀉的現象。若患者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血鉀升高,因此需要注意檢查血鉀和血肌酐的水平。該類藥物的禁忌人群為高鉀血癥、妊娠以及雙側腎動脈狹窄的患者。
1.適用范圍。利尿劑適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同時適用于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以及伴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壓患者。常作為難治性高血壓的基礎藥物。
2.藥理機制。利尿劑在使用初期具有排鈉利尿的作用,能夠使人體中鈉和水的排出量超過攝入量,進而減少人體的血容量和細胞外液量。長期使用利尿劑會減少血管對收縮血管物質的反應性,進而減小血管的阻力,從而使血壓降低。
3.不良反應。利尿劑的不良反應和使用的劑量具有直接關聯,因此臨床多采用小劑量。噻嗪類利尿劑會導致患者發生低血鉀,長期使用的患者需要定期檢測血鉀水平,并適當補鉀。伴有痛風的高血壓患者禁用利尿劑,同時伴有高尿酸血癥以及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患者在使用利尿劑時也需要慎重選擇。
1.適用范圍。β受體阻滯劑適用于伴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以及高動力狀態的高血壓患者,同時也適用于伴有心律失常、交感神經活性增高的高血壓患者。
2.藥理機制。高血壓發病機理之一是交感神經活性亢進導致血漿中兒茶酚胺濃度升高,阻力減小,動脈收縮增強,而β受體阻滯劑主要通過抑制過度激活的交感神經活性、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從而起到降壓的作用。
3.不良反應。β受體阻滯劑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腸胃不適、疲勞、亢奮等,同時還可能會對患者的糖脂代謝造成影響。該類藥物的禁忌人群為哮喘、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耐量異常以及伴有周圍血管病的高血壓患者。
(作者單位:四川省涼山州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