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平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進步,我國民航事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對于行業可持續性發展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所以行業內相關維修系統培訓工作也將變得愈發重要。新時代下社會發展變化,人力資源發生轉變,大量應屆畢業生被引進到民航事業中的維修領域內,對傳統培訓模式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也提供了創新機遇。在民航事業中進行維修培訓必須要進一步加強新技術手段的應用能力,全面提高培訓效果,所以模擬機在維修培訓中的應用也將愈發廣泛。
關鍵詞:模擬機;維修培訓;應用;評定
本文主要針對模擬機在維修培訓中的技術應用和評定標準進行分析,通過對模擬機在維修培訓中的應用進行概述,提出目前存在的應用問題,以案例來分析某公司模擬設備在機務培訓中的應用措施以及所采取的評定標準,意圖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模擬機在維修培訓中的應用技巧,更好地提高我國民航事業中維修培訓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一、模擬機在維修培訓中的應用概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民用航空事業其先進性和現代化不僅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出行質量,也帶來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民用航空事業系統將進一步集成化,其復雜程度也將越來越高,對于維修人員的職業能力將有著更為嚴苛的標準,所以采取有效對于保障飛機維修效率和質量,促進我國民用航空事業的安全性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航空器維修作為實踐性的工種,必須通過高強度、高頻次的實踐操作才能夠提高培訓效果,但是受到民用航空器安全運行管理的限制,在運行飛機上進行培訓任務顯然并不實際,所以利用模擬機設備進行維修培訓將是實現培訓目標最為重要的途徑。
二、模擬機在維修培訓中的應用存在的問題
1、模擬設備在培訓環節中應用所占的比重沒有明確要求
模擬設備和實際航空器功能性可以實現交換對等,但是如何有效地確保模擬設備在維修培訓環節中能夠得到充分的使用,相關的培訓工作卻沒有提出具體的指示,對于學時占比也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規范制定。
2、模擬設備在培訓項目實現方式方面缺乏統一標準
按照我國目前的規定,在進行維修實習培訓時,應當覆蓋相關機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全部維修內容,而且應該覆蓋機體、航空電子和動力裝置來進行實習培訓。實習培訓的項目應該分為LOC部件位置識別、FOT功能測試/操作測試、SGH地面勤務/操作、R/I 拆卸 / 安裝、MEL 項目、TS 排故諸多工作類型,這就意味著在實習培訓階段對于模擬設備的使用也需要進行相關類別的劃分,但是目前國內培訓機構只是按照 CBT 軟件培訓、2D 桌面模擬維修環境、3D 飛機維修模擬訓練器,或者飛行模擬機等來進行劃分,總體而言模擬設備在實習期中的實現方式類別劃分上存在著強烈的隨意性,各個機型和各個專業以及具體的實習項目內容有著千差萬別的不同,即使采取同樣的實習項目所能夠獲得的實現手段或方式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性,這也意味著目前的培訓項目實現方式缺乏標準。
三、某公司模擬設備在機務培訓中的應用
在維修培訓階段,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夠對學生進行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鍛煉培養,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相關機型的知識掌握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才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能夠正確處理在實際工作崗位中能夠遇到的各類實際問題。在機務培訓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對學生的理論知識進行強化,通過設置相關的操作和實踐環節,幫助學生能夠教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進行有機地結合,最終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所以各個公司即使運營的航空器有所不同,工作內容也存在著差異,但是在進行維修培訓時所采取的培訓目標、能力提升重點培訓內容應該是一致的。最為重要的是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幫助學生能夠有效地完成例行工作;另一方面是能夠培養學生掌握正確解決突發性問題的能力。結合這兩點要求,再進行模擬設備機務培訓過程中,應該可以建立起具備普適能力的方法,進而指導制定規范性進行培訓實習項目內容。按照理論聯系實際的理論指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利用某公司飛機維護的大數據,找出有針對性地能夠解決實際工作的需要,利用實際動手去解決的項目來進行培訓內容的建設,以逆向的方式推導出詳細的實習項目清單內容。具體而言,第一部分例行維修工作,主要來自于公司維修實踐總結;第二部分非例行工作,主要來自于公司維修中的勤務性工作以及突發故障的排除工作,將公司的各個維修數據進行有效的收集,界定出邏輯判斷標準,鎖定維修工作影響中占比較大的工作,制定出詳細的培訓內容,提高模擬設備在機務培訓中的應用效果。
四、機型培訓模擬設備的評定標準
通過對我國兩家專業的培訓機構所應用的模擬設備培訓工作進行分析,可以得出大致的理論綱領和實習項目符合性評定標準。利用2D和3D模型進行模擬設備維修培訓可以滿足40%至75%的符合性要求,2D和3D模型模擬培訓設備配套真機使用則可以實現符合性達到95%以上。利用以上的方法結合目前行業所產生出的數據進行分析,并對各類模擬設備的特點進行參考,能夠得出機型培訓實習鍛煉過程中,針對不同類型的實習要求,模擬設備的實現方式會有各自的不同,并且會建立起相應的標準。另外,針對目前市場上模擬設備供應并沒有建立起統一明確的技術標準,需要結合廣泛應用的調研分析來得出評定標準的設計。本文主要推薦的是維修人員培訓模擬設備評定標準。
規章應該滿足我國AC-147-FS-2017-004-R2 培訓大綱項目內容、課時要求,采用的是AC-147-7 第 8.1 條機型培訓所要求設備的標準。
具體針對各種類型的模擬設備,標準如下:其一,CBT 系統應該覆蓋飛機所有的系統,包括系統原理,能夠實現學生正常與非正常操作鍛煉,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模擬練習;其二,在2D桌面進行模擬培訓系統應該具備飛機各個系統之間的功能檢測和操縱能力鍛煉,培訓過程中也需要幫助學生掌握具體故障的診斷和隔離能力,能夠對相關部件進行識別和拆裝,建立起專業的考試題庫,教師通過設置故障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模擬訓練。在培訓的過程中,也需要對相關的軟件和數據報進行不斷的升級,來進一步加強人機交互的能力,滿足音效功能;其三,利用3D維修模擬器需要對具有相同型號的飛機參數進行一致性的建設,包括尺寸、燈光、高度、顯示器、座椅等,全面提高仿真能力。與此同時,也需要對相關的軟件和數據包進行及時的升級,提高人機交互能力,并且建立起詳細的考試題庫,教師通過設置故障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模擬訓練,利用3D模擬機對學生進行系統操作測試、故障診斷和排除四個重要領域的實踐能力鍛煉;其四,真機上應該確保系統的完整性,系統各個部件應該完好、標牌清晰,能夠與維修資料相一致。確保管路導線連接規范,并沒有出現任何標準件、輔助件的缺失或損壞,在真機上進行實習的區域,一切參數都應該與實際飛行器一致。
結束語
當前,我國民航事業正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我國民航已經由國際民航規則的跟隨者,逐漸成為制定者和引領者。本文通過對國內目前維修人員培訓狀況進行分析,提出利用模擬機進行維修培訓相關的概念以及具體的方法,結合目前行業的實際情況,對培訓內容進行優化設計,希望能夠進一步明確模擬設備再進行培訓中所能夠帶來的實踐鍛煉意義,利用行業中實際生產出的數據進行分析所得出的各類模擬設備能夠有效地提高培訓效果,也能夠使評定標準更為科學,值得業內人士廣泛關注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安輝,王海鵬,代一豐,等.模擬機在維修培訓中的應用和評定標準[J].民航管理,2019.
[2]劉丹紅,馬穎學.飛行模擬器鑒定標準及其在工程研究中的應用[C]// 第七屆全國仿真器學術會議.中國系統仿真學會;中國航空學會,2010.
[3]張娜,夜楠.VMT技術在航空維修培訓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18,000(012):267.
[4]張文浩.飛機燃油系統故障模擬培訓系統的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3.
[5]蘇鵬.VMT技術在航空維修培訓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11):00313-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