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先
【摘? 要】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教師要發揮插圖的應有價值,讓靜止的插圖變成鮮活的畫面,在學習實踐中引導學生展開聯想,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關鍵詞】補白;插圖;情境;想象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2-0181-02
【Abstract】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observation and imagination, we ne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of illustrations, make static illustrations become vivid pictures, guide students to associate in learning practice, and give students wings of imagination.
【Keywords】Complement; Illustration; Situation; Imagination
我們現用的教材有些課文中配有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是每篇課文的有機組成部分,備課或者組織課堂教學都要充分考慮插圖的分量,充分發揮插圖的應有價值,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
一、充分觀察圖畫
部編教材“漢語拼音”這一部分,每一課都配有情景圖,每幅情景圖都包含著一個故事情景,這些情景圖提示了拼音字母的音或形。教學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充分觀察課文中的圖畫,看圖說話,通過觀察、說話將情景圖中整合的元素分離,進而將情景圖中隱含的相應字母的形或音從情景圖中觀察出來,形象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印入學生腦海中,從而實現借助具體事物幫助學生建立字母音和形的聯系,將發展觀察力、表達力與拼音教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如教學a,o,e,引導學生觀察本課中的情景圖:“拼音寶寶最喜歡捉迷藏了,它們就藏在這幅圖畫中,請大家仔細看圖,誰能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都有誰?在干什么?”通過學生看圖、發言,教師引領學生從圖中觀察到:鄉村的早晨,一個小女孩站在小河邊練唱:啊,啊,啊。河對岸大公雞在打鳴,一只大白鵝,正在欣賞自己美麗的倒影。至此,學生通過觀察情境圖,看圖說話,引出了小女孩發聲“啊”,公雞打鳴 “喔”,還有“鵝”字。小女孩的聲音“啊”,提示了“a”的聲音,公雞打鳴發出的聲音“喔”提示了“o”的聲音,“鵝”提示了“e”的音。這樣,學生就很自然地認知了a,o,e的讀音。再次觀察情境圖,找出插圖中與字母形狀相似的部分。學生只要用心觀察,不難發現,情景圖中女孩的頭部和小辮子構成的圖形與“a”的形相似,情景圖中公雞嘴巴前方的小泡泡,提示“o”的形,而大白鵝水中的倒影,則與“e”的形相近。這樣通過觀察圖,借助具體事物幫助學生建立字母音和形的聯系,鞏固學生的認知,將觀察力、想象力、表達力的培養與拼音教學有機地融為了一體。
二、讓插圖活起來
讓靜止的插圖變成活的畫面,借助插圖激發想象。教材中的插圖呈現的是某一人、物、景某一瞬間的靜態形象,要使靜止的插圖活起來,就必須指導學生觀察圖畫進行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借助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補充與畫面緊密相關卻又沒有直接表現出來的形象和情節。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講述了大年夜的街頭又黑又冷,天空中下著雪,一個小女孩赤著腳走在鋪滿白雪的大街上。課文中的第一幅插圖是這部分內容一個畫面的呈現。作者就是通過借助這幅圖,展現小女孩悲慘的命運。但課文沒有小女孩赤腳行走在雪地中細節的呈現。因而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文中插圖,引導學生仔細看圖,展開想象,讓插圖中的這個靜態的人物活動起來,想象凄冷的冬夜赤腳行走雪地的情景——刺骨的西北風吼叫著,刮在人的臉上像刀割一樣,雪花漫天飄舞,小女孩赤著腳,凍得渾身發抖的她走在鋪滿厚厚積雪的大街上,身后留下一串清晰的腳印,她看看街道兩旁,窗戶透出黃黃的光,那該是多么溫暖?。』丶野?,可她身上的火柴還沒有賣完,不敢回家呀,她只得艱難地走著,聲音微弱但依舊吆喝著:賣火柴,賣火柴……那細弱的聲音雖然被呼呼的西北風淹沒了,但她依舊喊著,喊著;雖然赤著的雙腳凍僵了,但她依舊在雪地中艱難地走著,走著……從圖中的靜止到變化,從畫內到畫外進行創造想象,想象力得到拓展。這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落在了教學實踐中。
三、內容補白
贊美鳥兒與樹高尚友情的課文《去年的樹》,無論是鳥兒尋找朋友的過程,還是鳥兒面對燈火時,作者都略去了那時那刻鳥兒的心理描寫,這就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如作者前面敘寫了鳥兒四處尋找,費盡周折,最后,終于找到的卻是由自己的好朋友“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后,作者寫道:“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边@是一處極為細膩的細節描寫,沒有鳥兒的心理描寫,讀來卻讓人心潮起伏,浮想聯翩。曾經,鳥和樹朝夕相處,形影不離,情誼真摯。現在,鳥兒看不到樹了,看到的只是由自己的好朋友“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看不到了,再也看不到自己萬分熟悉的深愛的樹的身影了。此時,鳥兒看著,盯著由自己的好朋友“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其中的兩個“看”字、兩個“盯”字特別傳神,讓人產生無盡的遐想。我及時引導學生:“想象一下,她心里會想什么?拿出筆和紙展開你的想象寫一寫吧。”通過想象進一步感受鳥兒心里充滿了憂傷和惆悵,感受無論是“看”,或是“盯”,還是“唱”都飽含了鳥兒對樹無比的深情和留戀。
四、引入情境
低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情景交融是很多課文的共同特點,使用這類課文時,我充分依據其特點,創設情境把學生引入配有合適音樂的詩情畫意的意境中,再讓學生想象說話。如在教學《望星空》導入課文時,我先利用視頻,出示形象的星空圖,借此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什么是“星空”,同時激發學生對奧妙星空的興趣,當學生陶醉在這一幅幅美麗的星空圖中時,我引導說:“同學們,看到這些星空圖,你想到了什么?”這時學生放飛了自己想象的翅膀,爭先恐后地說“我多想能到月球上看看玉兔號月球車,看看它走過的地方,和它照張相。”“我多想和月亮姐姐打個電話!”“如果有一天我能駕駛著飛船在太空飛翔,在太空行走,看看星空,那該有多好??!“我也好想飛到天上看看星空”“我不想上月亮,我想去火星!”……就這樣,學生聽著抒情的音樂,看著令人神往的畫面,盡情地張開了想象的翅膀。
五、畫想象畫
在一些意境優美的詩歌中,還可以讓學生畫想象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將課堂上剛學的知識內容復習鞏固一下,更可以培養他們的想象力,《使至塞上》詩人王維用生動、高度概括的語言,極其精煉、準確地描繪了他出使塞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言簡意深?!都t樓夢》第四十八回里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痹诮虒W中,我突出了對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學習。 這句詩由兩個畫面組成。一是大漠孤煙——黃沙茫茫,一望無際;天之盡頭孤煙升騰。第二個畫面是長河落日——傍晚時刻,落日低垂河面,河面波光粼粼。在教學中,我和學生一起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此基礎上品讀詩句,尤其是對詩句中的“大”“孤”“直”以及“圓”進行品味、賞析,讓學生感受詩語言的凝練、準確,言簡意深。一番品讀之后,我問學生:“讀罷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用筆畫出來吧。”毫無疑問,學生打開了聯想的窗口,放飛想象,畫出相應的景物,使學生感受到詩的意境,理解詩意,想象力得到訓練。
總之,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需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需要借助傳統有效的教學媒體和現代化教學信息的輔助;需要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開闊視野,多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打開聯想的窗口,給想象插上翅膀。
參考文獻:
[1]蔣漢武,馬金蓮.作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幾點做法[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5(12).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