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虎
牙頜面畸形的癥狀在日常生活中較普遍,不僅影響患者的容貌,引發咀嚼功能障礙,還會對患者心理狀態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對于牙頜面畸形的情況應積極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避免對患者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牙頜面畸形的主要形成原因有遺傳、后期不規則的生長發育以及口腔受到外力創傷等,導致患者頜骨的體積以及形態產生異常,同時患者上下頜骨之間或者頜骨與面部其他骨骼之間的配合協調出現異常,從而導致口腔的咬合功能下降,咬合關系發生異常,隨之導致患者的面部形態以及結構發生異常,常常還會伴隨著牙齒的生長畸形。
一般正畸治療主要是對牙齒進行矯正,將生長不規則或偏離的牙齒通過矯正器,讓牙齒逐漸移動到正確的生長位置,從而改善牙頜面畸形的情況以及相應的癥狀。佩戴矯正器進行牙頜面畸形的矯正,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畸形程度以及療程等因素發生變化,一般療程在一年左右,但是如果患者的病況特殊,治療療程也會有所增加。為了防止畸形復發,治療結束后還需要佩戴保持器,延長療程。
大部分牙頜面畸形會伴隨頜骨異常,而一般的正畸治療只能改變牙齒的排列,或改善患者的咬合功能,這樣的治療方式難以改善嚴重的牙頜面畸形以及頜骨異常情況,而且頜面異常的問題也不能得到根本解決,還容易造成牙齒的磨損以及下頜關節的疾病,極易造成復發。患者往往承受著身體與心理的雙重傷害。且在正畸治療中,牙根部位頜骨的形態以及大小會對牙齒的移動距離產生影響,如果因為頜骨的形態導致牙根間距離過大,牙齒移動時也會根據牙根位置有范圍限制的移動,通過移動牙齒的位置進行治療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所以只有頜骨的形態以及大小都處于正常狀態時,才能通過調整牙齒位置從而讓患者的牙頜面畸形得到矯正。同時頜骨的矯正與患者的年齡也有關系,如果患者進行診治時剛好處于頜骨的生長階段,那么醫生就可以利用患者頜骨的自身生長以及頜骨的生長特點,進行生長階段的生長改良從而矯正頜骨。一般人類的頜骨生長階段年齡在十歲半左右,如果錯過頜骨的生長階段,進行正畸治療則必須伴隨著外科手術共同進行。
外科手術的類型
1.地包天情況。主要表現為患者的下頜明顯伸長,與上頜不在同一平面,或者患者的上頜出現明顯的凹陷,導致上下頜不對稱,從側面觀察患者的面部會呈現凹面。
2.齙牙。主要表現為患者的上頜出現明顯的前伸情況,導致患者口腔不能完全閉合,咀嚼也會受到影響,從側面能夠看到患者的面部形狀呈現一個凸面。
3.下巴后縮嚴重,也就是“小下巴”情況。從側面觀察,患者的下巴有非常明顯的后縮情況,低于整體的面部結構。
除此之外,牙頜面畸形的表現還有患者的面部過長或者面部過短以及兩側面部嚴重不對稱等情況,對應癥狀較多,不過上面這幾種是最具有代表性以及對患者容貌與口腔功能影響最為嚴重的癥狀,所以當患者出現地包天、齙牙以及下巴后縮等癥狀時,就要積極進行外科手術聯合正畸治療。
對于牙頜面畸形的正畸治療,在聯合外科手術進行的時候要將正畸與正頜也聯合起來,根據嚴格規范的治療程序進行手術,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降低乃至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1.首先進行術前的正畸治療,將患者的上下牙弓進行調整,讓上下牙弓達到協調,并排齊上下牙弓,為滿足口腔的咀嚼以及發聲功能將畸形牙齒進行代償性傾斜糾正。
2.在結束術前正畸治療后,要根據患者正畸后的口腔以及頜骨的形態狀態,對正畸前確定的手術計劃進行分析與評估,并結合患者實際的口腔情況判斷是否施以手術計劃修改措施。
3.做好正頜手術的術前準備,準備好術中所需物品,確認核對好手術計劃,并根據以往治療經驗做好手術中可能出現情況的應對處理措施,對手術治療效果進行預測。
4.嚴格按照術前確定核對好的手術計劃實施手術,并做好術中相關情況的應對處理措施,以確保手術能夠正常實施。
5.手術順利結束之后進行術后的正畸以及康復治療,在此期間,要對患者口腔的咬合關系進行精細地調整,做好術后的正畸治療,同時要結合康復治療,讓手術矯正的效果得到鞏固與穩定,加快患者康復進程。
6.手術結束之后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6個月以上的隨訪觀察,對矯正效果進行觀察記錄,確保正畸治療達到改善患者口腔咀嚼功能、發聲功能的效果,并進一步改變患者面部形態,讓患者容貌更加美麗,達成雙重治療成效。
(作者單位:綿陽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