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娟
【摘? 要】在當前新課改和素質教育不斷推行的背景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與寫作的教學工作面臨著新一輪的整改。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教師要加強閱讀教學并強化讀寫結合的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強化自身的語文能力。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問題及讀寫結合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問題;讀寫結合;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3-0153-02
【Abstract】Under the current background of continuous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s facing a new round of rectifi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use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reading teaching an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and writing to help students better strengthen their own Chinese ability. This article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for combi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problem;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Strategy analysis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對于哪個階段的學生,閱讀與寫作的教學內容從來不是獨立存在的,兩者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的融合關系。進行閱讀的意義在于,能積累學生的寫作素材,使學生明白自身寫作的目的和意義。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對于語文閱讀和學習的興趣不高。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自身的思維、認知及自控等能力尚處于發育階段,加上年齡特性的影響,在學習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較弱,容易受到其他新鮮事物的影響和吸引,較難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到語文學習過程中。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讀寫結合的意義分析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文章進行深層次的閱讀,不僅能使學生詳細了解到文章的內涵,也能幫助學生更快地實現對文章知識的掌握和積累。且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適當地引導學生閱讀一些課外讀物,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使學生能在課堂學習中更集中注意力,也使課堂氛圍變得更生動活潑,從而將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變得更加開。這樣的學習環境,有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策略分析
(一)利用相關閱讀內容來強化學生的生活寫作意識
寫作素材這一要素,在教師開展的寫作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也是學生開展寫作活動的基礎,同樣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素材積累的強度不但決定著學生寫作能力的強弱,也是誘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寫作題目和類型的主要元素。而寫作素材的主要積累途徑就是教師的課堂閱讀教學和學生課下的閱讀積累。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只有讓學生通過不斷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來豐富閱讀量,使學生形成一個系統的寫作素材積累系統,才能保證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應對不同體裁類型的文章,更及時地給出內容反饋。
小學階段寫作教學的開展,大多數的寫作內容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著聯系,需要學生將自身的生活經驗和體驗融入寫作過程中,從而更好地契合主題和完成對自身情感的抒發。但是對于大部分的小學生來講,其大多并沒有經歷過社會生活,自身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和體會,因此在寫作過程中難以將實際生活的內容與寫作活動結合起來,從而使文章整體內容顯得較為空洞。因此,在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觀念,引導學生逐漸將自身擁有的實際生活經歷和經驗逐步運用到寫作過程中,讓學生的寫作素材更好地從生活中獲取,從而強化學生的寫作思維。
例如,小學語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在小村莊里發生的故事,貼近生活,來源生活,所以教師可以首先帶領學生完成對文章內容的閱讀,引導學生從題目找出主旨——“村莊、故事、生活”,然后鼓勵學生各自思考在村莊中自身曾經經歷過的記憶深刻的故事,并以“記憶中的村莊”為題,要求學生進行寫作,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生活與學習的相互結合,強化學生的寫作素材來源。
(二)強調仿寫活動在讀寫結合中的地位
由于年齡特性的影響,新鮮的事物對于學生有著較強的吸引力,能夠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興趣,而學生自身具備的巨大潛力也能更好地與這一過程相契合。因此,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遇到的自身覺得優美、與自身寫作方式相契合或者能夠提高自身寫作能力的語句或者段落摘抄下來,并對其進行重點閱讀,去發現其中蘊含著的深層含義和寫作技巧。在學生充分掌握后,開展仿寫活動,從而強化學生的閱讀素材運用能力。
例如,教師教學小學語文《找春天》一課時,首先可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出文章描寫的主要事物和文章主旨,即“春天、代表春天到來的事物”,然后為學生創設相關的寫作框架:“尋找、春天、標志”,讓學生依據框架和文章內容自主進行文章的仿寫,如“我在田地里尋找春天,路邊的小草發芽了,嫩綠嫩綠的,春天要到了”“我在雨中尋找春天,春天的雨細細的,柔柔的,很舒服”等,使學生充分地將閱讀、寫作和仿寫三個環節更好地結合起來。
(三)利用文章擴寫來強化讀寫結合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強調閱讀與寫作的融合,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也是強化學生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關鍵。而想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能夠打開自己的心扉,利用閱讀內容來不斷強化自身的寫作能力,完成對寫作技巧的創新,對文章的擴寫是其中重要的開展途徑。
擴寫的主要內容就是引導學生通過對文章整體內容的閱讀,將原本已經結尾的內容改為帶有懸念的形式,并鼓勵學生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其添加一系列的后續內容,從而使文章的結局滿足學生自身的需求,以此強化學生的文章擴寫能力。此過程不但能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也能開發學生自身的想象力,鍛煉其寫作能力。
例如,小學語文《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課,文章主要講述的是對于“雷鋒叔叔”的懷念,“雷鋒叔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針對“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一文章主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擴寫,如“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紅綠燈說,他曾路過這里,牽著年邁奶奶的手穿過綠燈”“雷鋒叔叔你在哪里?小草說,他曾在田間,替農民伯伯擦去額頭的汗水”等。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擴寫出自身想要對“雷鋒叔叔”說的話,如“雷鋒叔叔,你看到了嗎?現在的中國已經變得強大!”“雷鋒叔叔你知道嗎?你一直存在于我們心中!”等,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寫作情感抒發。
總之,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的核心,實現讀寫結合,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凱薇.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新探[J].名師在線,2020(01).
[2]梁玉仙.關于讀寫結合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才智,2019(18).
[3]姜美蓉.讀寫結合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J].新課程研究,2019(07).
[4]吳贊贊.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名師在線,2019(07).
[5]盧聰勇.讀中學寫,以寫促讀——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J].好家長,2017(07).
[6]莊春紅.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20(08).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