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
摘要:紙質產品是基于紙質材料形態與性質的改變而創新設計出的新的工藝產品,能夠通過形態的改變來實現紙質視覺傳達的創新。將民族元素融入紙質產品設計開發中,能夠在產品設計與開發的過程中實現產品內容與形態的創新與推廣。通過對民族元素在紙質產品設計開發中的應用進行案例分析,全面探究民族元素在紙質產品設計開發中的表現方式,以此實現我國紙質產品設計的創新與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民族元素;紙質產品;表現方式
1民族元素在紙質產品應用中的意義與價值
1.1傳承文化理念,沉淀民族風格
在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背景下,民族元素能夠作為一個地方的民族特色與文化得到傳承與發展。比如地方性的民族服飾裝扮、色彩搭配等都能夠作為反映地方特色與文化的民族元素,這些元素能夠通過社會的長期傳承與發展來進行民族特色的傳承。將民族元素中的服飾圖案元素、色彩元素以及花紋元素運用到紙質產品的設計與應用中,能夠將傳統的元素符號賦予新的意義與價值,通過相應的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實現民族品格的沉淀與傳承,從而更好地實現民族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1.2挖掘地域文化,發展文創產品
民族元素主要是基于地域文化特色而發展起來的,是不同地區的人民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形成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例如壯族的板鞋和投繡球、瑤族的射弩、苗族的爬坡桿和打草球、侗族和壯族的搶花炮、仫佬族的步虎掌和草龍舞等都是地域性文化以及體育活動長期發展的成果。基于這些文化活動進行地域性民族文化的挖掘,即將民族文化活動中反映出來的民本思想、人文思想等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挖掘與解讀,可以在紙質產品的設計與應用中通過文創產品的開發與創新帶動地方性文化的現代化傳承。
1.3整合紙質資源,創新視覺傳達
在當今綠色環保理念的引導下,紙質產品的設計與應用能夠將紙質資源進行整合,并且在整合的過程中實現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同時形成新的文化產品。將民族元素與現代視覺傳達元素進行融合,能夠在各個時代民族文化符號的對比中形成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沖擊,從而使現代化的產品設計能夠基于民族元素進行理念創新,進而更好地在紙質視覺傳達作品的推廣與應用中實現民族文化的傳承。
2紙質設計作品中民族元素的應用分析
2.1紅色紙凳——簡約民族元素的融合
圖1中所示的紅色紙凳主要是由較硬的瓦楞紙板做成的,其折疊之后的體積只有一本書的大小,但是在展開之后通過紙質的連接能夠構成一個簡易的凳子。在凳子上放上中國傳統的編織坐墊,便構成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創意紙質作品。
從整個產品的設計與造型來看,其整體造型類似于中國的燈籠。該產品通過折疊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燈籠造型,在展示與應用的過程中能夠促進中國傳統紅色燈籠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從顏色來看,該產品主要采用了富有中國特色的紅色為主要色調,并且在產品的后期加工中,對于整個產品的花紋與圖案進行重新設計,使得最終的紙質產品更有視覺上的沖擊力。另外,為加強凳子的穩固性,在紙質凳子的上方放置了一個傳統的編織草墊,這一草墊使凳子具有了中國傳統農業的文化特征。總之,這一產品在現代化的家居設計中不僅節約了資源,也通過燈籠文化元素的運用實現了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2.2臉譜面具——紙質面具的戲曲呈現
圖2中的紙質面具主要是基于紙質材料的性質與結構,通過一定的模具而形成的面具造型。這些紙質面具通過多樣化的色彩設計以及創新的造型設計實現了中華戲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該紙質產品造型的突出特征是采用中國的戲曲元素來進行面具的制作。紅色臉譜代表的性格是忠勇俠義,相關性格人物如關羽、姜維和常遇春等;黑色臉譜代表剛烈、正直、勇猛和魯莽,相關性格人物如包拯、張飛和李逵等;黃色臉譜代表兇狠、殘暴陰險,相關性格人物如宇文成都、典韋等。這些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臉譜造型能夠增強我國紙質產品的顏色沖擊力,從而在紙質的視覺傳達設計產品中實現中華文化的傳承。
3民族元素在紙質產品設計開發中的表現方式探究
3.1形態傳承:以民族特色為依托,創新紙質產品呈現方式
在紙質產品的設計開發與應用中,民族元素需要基于一定的民族形態來實現紙質產品形態的豐富與創新。一方面,可以將民族元素的形態進行簡化處理。比如將民族服飾中的造型特色、裝扮特征進行概括與簡化,并將概括與簡化后形成的文化符號應用到紙質產品的設計與開發中去,以此來進行民族形態的傳承。又如中國的京劇臉譜造型通過圖案與造型的簡化形成了簡潔大方的造型藝術,將這些造型藝術特征設計在紙質產品中,也可以更好地傳承中國的戲曲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對含有民族元素的圖案原造型進行再加工來實現紙質產品的設計與創新,比如對諸如清明上河圖等反映中華民族山水文化的作品進行紙質產品的創新轉化,具體來說就是將這些作品通過剪紙藝術、紙雕藝術進行紙質形態的呈現,以此來豐富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內涵,創新紙質產品的表達領域。這樣,紙質藝術作品的開發與設計就將民族文化進行了更好的傳承,同時也豐富了民族元素在產品設計開發中的表現方式。
3.2色彩借鑒:傳統色彩融合應用,強化產品視覺沖擊
色彩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能夠呈現出較大的視覺沖擊力,不同色彩的沖擊能夠豐富紙質產品的視覺傳達效果。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賦予了不同顏色不同的內涵,也形成了代表本民族色彩的文化元素,比如在中華文化中,紅色代表喜慶,黃色代表尊貴等等。因此,可以將代表中華民族色彩的民族元素應用到紙質產品的設計中,這樣就可以基于產品的造型與色彩搭配強化紙質產品的藝術沖擊力,從而通過鮮艷的色彩來吸引大眾的注意力。同時,在紙質產品的設計中,還可以基于不同民族的服飾色彩來制作多樣化的紙質包裝袋、紙質工藝品等,這樣就通過地方性特色服飾的顏色搭配強化了紙質產品的視覺沖擊力,實現了紙質產品視覺傳達效果的最大化。
3.3紋飾表達:傳統紋飾結合應用,復古文化豐富造型
中國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眾多的工藝品與造型設計,這些傳統工藝品或造型設計中的圖案、紋路等都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例如彩陶藝術的魚紋、鹿紋和網紋等紋飾都傳遞出一定的古代造型特色與文化理念。因此,一方面可以將這些花紋圖案應用到現代紙質產品的設計中,比如將簡約的花紋應用到紙質手繪中,通過經典的花紋樣式進行復古式的紙質造型設計,從而以一種復古的趨勢潮流帶動紙質造型的變化與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基于古代紋飾的設計與表達,進行紙質造型作品的立體化再現,從而更好地將古代紋飾通過現代化的藝術手段與造型表現出來,推進我國紙質產品造型設計理念的創新與發展。
3.4情感寄托:產品形態趣味呈現,增強文化審美寓意
紙質產品在設計與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基于一定的情感與內容的表達來實現產品形態的趣味性呈現,從而通過多元化的趣味形式來進行產品形態的文化傳承。一方面,可以將民族文化發展的故事情節進行再現,即用紙質材料的重塑來表現歷史人物造型與服飾特征,通過人物造型的面部表情、動作神態等方面的刻畫來傳承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情感。另一方面,從審美形式的角度看,產品形態的創新可以基于歷史情感故事的再加工來進行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例如將古代愛情故事印制到現代的紙質包裝袋、宣傳海報模板上。這樣,在實現紙質產品實用功能的基礎上,可以全面豐富紙質產品的審美價值,更好地實現民族元素的現代化傳承。
4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元素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符號,在傳承與發展過程中能夠實現文化的傳播,從而實現地域性特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如今紙質產品的設計與開發過程中,民族元素的融入能夠將民族品格融入產品設計中,在設計理念與民族文化理念融合的基礎上創新視覺傳達設計產品,從而實現紙質產品的創新與開發,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民族文化內涵的拓展,推進民族元素文化符號表現方式的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易夢迪,鄧承鳳.紙質材料家具產品設計研究[A].北京中外視覺藝術院、中外設計研究院、中國創意同盟網.中國創意設計年鑒·2018-2019論文集[C].:成都蓉城美術館,2020.
[2]鄭穎瓊.廢舊雜志在家居陳設產品設計中的應用[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20.
[3]于博洋.新媒體環境下植物科普文創產品的設計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20.
[4]劉玉珍.涼山彝族服飾元素在箱包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0.
[5]穆楓.基于紙質材料的家具設計淺析[J].中國造紙,2020(02):92.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