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冬
【摘? 要】在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過程中,高中生需要養成整本書閱讀的習慣,不斷拓展自身視野,并在讀書的過程中,深入進行思考,仔細品讀文學著作中的內涵,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目進行賞讀。本文通過分析高中生的閱讀現狀,提出了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5-0099-02
A Probe In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Reading the Whole Book of Chinese in Senior High Schools
(The 12th Middle School of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HUANG Dongdong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learning, students need to develop the habit of reading the whole book to expand their horizons.While reading a book, the student should research it deeply,dig out the content of it to improve his comprehensive quality. Chinese teachers need to guide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reading habits and help students to choose the right book for reading.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the whole book reading.
【Keywords】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Whole book reading;Teaching strategy
學生在賞讀優秀作品的同時,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語文水平,提升鑒賞文字的能力,并學習到書中人物的優秀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念,了解到更多的中外文化知識,有利于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注意營造品讀整本書的班級氛圍,強化高中生深入探索故事情節的動機,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并在進行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仔細思考其中的內涵,深刻體會作者的情感歷程,將整本書的品讀變為“悅讀”的過程。
一、高中生閱讀現狀
高中生的學習壓力大,為了提升自己的考試成績,經常將課外時間用于補習和練習,很少主動進行文學作品的品讀。即便教材中會涉及一些文學著作的片段,也僅僅是在教師的要求下對相關書籍進行片面的了解,只追求在完成閱讀后能夠記住主要人物以及主要事件,對書中的細節則缺少探究的興趣。這樣的淺層閱讀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眼界,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很難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達不到研究性閱讀的目的。同時,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多數高中生缺乏品讀傳統文學作品的氛圍,更樂于通過手機或電腦讀一些青春小說、卡通漫畫、時尚雜志等內容。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很難主動去探究經典的文學名著。此外,還有部分高中生喜歡在課外主動開展讀書活動,但缺少教師的引導,書目的選擇缺乏一定的目的性和系統性,不知道自己應該讀什么樣的書,很難準確把握不同作品的創作時代和文化背景,不知道如何對書中的情節和作者的情感進行分析,長期下來,就會逐漸喪失讀書的興趣。
二、提高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營造整本書閱讀氛圍
想要轉變高中生的觀念,必須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讀書氛圍,使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可以定期在班級分享自己最近的讀書心得,引導學生體會到教師因讀書產生的愉悅感,并在教師進行分享的過程中,對該書籍產生深入了解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在班級成立“圖書漂流角”,將符合高中生讀書需求的書目進行分享。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主動借閱,也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書籍放到“圖書漂流角”內,供同學選擇。此外,高中生的校園生活主要是進行知識學習的過程,專心研讀文學作品的場所主要在自己的家中。因此,教師還需要引導家長以身作則,在工作之余與孩子共同進行文學作品的品讀與分析,并及時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行交流,營造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
(二)講解整本書閱讀方法
很多高中生都不知道如何進行高效的整本書閱讀,因此,教師在課上對讀整本書的方法進行講解。以《鄉土中國》的整本書鑒賞為例。學生在進行整體閱讀之前,需要先借助互聯網了解本書重點講解的內容,找到自己的讀書目標,如“了解中國鄉村歷史”“學習社會學研究方法”“了解更多農村問題”等,以此找到自己希望通過閱讀本書學到的知識。在此基礎上,瀏覽本書的序言、目錄等內容,了解本書的創作背景和主要內容,預測正文可能要描寫的細節。在解讀正文的過程中,需要研究作者的寫作思路,除了要關注作者得出的結論,還要分析作者的論證方法。最后在反復欣賞的過程中,對書中的片段進行精讀和分析,體會作者的情感,并與教師和同學共同探討書中的專業術語和抽象的語言。這樣,就可以實現高效地解讀整本書。
(三)強化整本書閱讀動機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產生深入探究整本書內容的動機,培養他們主動欣賞經典著作的興趣,而不是僅僅通過考試強制要求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通讀。對高中生而言,在繁重的學科知識學習后,需要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因此,教師可以結合當代高中生的興趣愛好與性格特點,將書籍中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元素進行講解,并在課上講解參加讀書活動的意義,提升學生參與讀書活動的積極性。此外,高中生的自律能力不佳,教師也需要在授課過程中強化他們的約束自我能力,保持主動讀書的熱情。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紅樓夢》的整本書閱讀活動時,很多高中生都認為這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經典作品,但內容枯燥,與時代脫節,很難產生深入探究具體情節、體會人物性格的興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班級播放“晴雯撕扇”“湘云醉酒”“寶釵撲蝶”等相關情節的影視片段。通過教師分享的視頻內容,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到《紅樓夢》中展現出來的女性美,進而產生了解更多內容的動機。在學生完成書中細節的探究后,教師還可以引導他們在班級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和體會。
(四)建立整本書閱讀小組
討論是提升閱讀效果的重要途徑,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傾聽和交流,深化對所讀書籍的理解,并且保持繼續研讀書籍的熱情,有效提升高中生品讀優秀作品的效率,并優化其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建立整本書閱讀小組,及時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根據特定情節,以某一話題為討論中心,讓學生將自己的心得和體會進行組內分享,提升對文本內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同時,為了緊緊跟隨小組交流的節奏,學生需要主動利用課外時間分析書中的故事情節,并主動借助互聯網查找書中的背景信息,提高對整本書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班會活動,引導學生將自己組內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構建出整本書的內容框架,總結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手法。班會上,需要請每個小組派出代表學生在班級分享組內探究成果,并開展不同小組之間的交流。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還可以有效激發其競爭意識,養成深入挖掘作者情感的習慣。
(五)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
書籍的精讀與寫作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同時,讀寫結合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深入探究整本書的基礎上,進行寫作練習,以此有效達到對整本書閱讀的延伸,實現精讀作品的目標。在寫作環節中,學生可以寫自己的讀后感,也可以對部分故事情節進行改寫和續寫。在這樣的過程中,都可以有效體現出學生在賞讀過程中產生的真情實感,并提升對選讀作品的理解。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意識到讀書興趣的養成,不能僅僅希望學生自己產生閱讀的需求,教師要注意發揮自己的引領作用,打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講解讀書技巧,并在授課過程中注意強化高中生的閱讀動機,引導學生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反思自己的收獲,提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姚佩瑯.高中語文學科新面向:整本書[J].文學教育(上),2019(01).
397250190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