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瑞香
摘 要:三全育人教學模式具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重要作用,在雙減背景下面臨著兼顧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與提升育人效率等全新挑戰,這就要求教師采取提升教學效率等措施構建三全育人全新模式。基于此本文對雙減背景下三全育人模式落實策略展開分析,并提出具體策略,希望對教學有所助益。
關鍵詞:三全育人;教學實踐;策略
“三全”育人指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即以學校教育為主,學生家長、相關職能部門緊密配合,人員上人人參與、時間上相互銜接、空間上 全面覆蓋的育人格局。通過落實三全育人理念,學生能夠通過德育活動、實踐活動等教學環節收獲知識與技能,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而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目前在雙減教學背景下,學校層面面臨著兼顧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與提升育人效率等全新挑戰,這就要求學校與教師采取科學措施提升育人效率,以此實現雙減背景下三全育人教學模式的全新構建。
一、科學設置育人目標及方案,提升管理效率
為高效落實三全育人理念,學校與教師層面要科學設置管理目標及管理方案,提升管理效率,以此為三全育人理念的有效落實建立良好的基礎。為此在管理方案層面,首先學校要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念等綱領性文件科學設置學校管理方案,規范師生行為,明確教師工作職責,以此為三全育人模式的有效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班級層面,班主任要在學校層面的引導下科學設置班級管理方案,并圍繞班干部構建班級管理團隊,以此進一步提升班級管理效率,規范學生日常行為,進而為三全育人理念的深入落實提供保障。在這一環節,學校與教師可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參與制定學校與班級管理方案,以此提升管理環節的民主化,使學生能夠更加接受學校及班級的管理方案,進而提升其自我管理的意識及積極性,三全育人模式下的育人效果隨之得到保障。在育人目標層面,學校與教師都要結合三全育人理念、雙減政策等全新教育教學要求科學設置培育目標,即以學生為本,培養有修養、負責任、會學習、身心健康及全面發展的學生,以此為三全育人模式的有效構建提供思想上的有力引導。
二、課程滲透,提高三全育人效率
為深度落實三全育人理念,學校層面要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將三全育人基本內容寓于各學科教學目標之中,提升各學科育人效率,以此實現三全育人理念的深度、高效落實。因此學校層面首先要提升道德與法治課育人效率,使其德育教育主陣地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為此道德與法治課教師一方面可通過游戲、案例等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深度體會、理解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教師可通過合作學習、微課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體驗中感悟并收獲德育素養,以此提升道德與法治課育人效率,使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而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與德育素養的有效培養,三全育人教學理念也隨之在教學中得到有效滲透。其次學校層面也要鼓勵其他學科教師參與到三全育人教學模式之中,形成多學科聯動模式,以多學科合力育人實現三全育人模式的深度開展。為此各學科教師要深度挖掘本學科教學資源中蘊含的德育育人價值,并將其納入學科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之中,以此承擔起德育教育責任,進而實現三全育人理念在多學科教學中的有效補充與持續滲透。如音樂教師可以在音樂課中開展特色民族音樂等內容,為學生植入熱愛民族文化、傳承傳統文化等德育素養教育,并將這一德育教育內容納入學科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之中。
三、豐富實踐活動,營造和諧育人環境
為實現三全育人模式的有效開展,學校層面與教師要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以此為學生展現自身良好德育素養提供舞臺,并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收獲書本外的知識與感悟,進而進一步生成情感態度價值觀。這能夠為三全育人模式的有效構建營造更為和諧的育人環境,并達到進一步提升育人效率及深度的重要作用。為此學校層面首先可在校園組織豐富實踐活動,如校園文化節、閱讀節等,以豐富實踐活動為課堂育人提供有力補充,進而實現三全育人模式的進一步開展。其次學校層面可通過廣播、布置文化展覽等形式在校園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育人氛圍,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德育素養。最后學校層面可與校外實踐基地或社區合作,引導學生走出學校,通過參與豐富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深度的落實開展三全育人活動,拓展學生德育素養,以此實現育人價值的有效拓展。
四、家校聯合,提升育人深度
家長是學生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學生,家庭教育的優勢不言而喻。但在傳統育人模式下,教師多不重視與家長間的合作,未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力量,三全育人模式未能落實到深處。因此為深入落實三全育人模式,教師也要堅持家校聯合制度,打通三全育人模式落實的最后一公里,使三全育人理念延伸至家庭教育環節,以此進一提升三全育人模式下的育人效率。為此教師層面首先要通過家長會、學校開放日等途徑與家長多溝通,使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學生德育教育、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層面的重要意義,以此獲得家長的認可與支持,并為家長分享先進經驗,使家長能夠更為積極主動、高效的投入到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進而實現三全育人理念的持續、深度開展。其次家長自身也要堅持良好的德育素養,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和諧的家庭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德育素養,進而減輕三全育人模式下學校育人壓力,并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三全育人理念能夠起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重要作用。在雙減背景下,學校層面面臨著兼顧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與提升育人效率等全新挑戰。為此學校層面要以提升育人目標與管理方案、提升課堂滲透效率、提升實踐活動育人效率及家校聯合等豐富的措施提升育人效率,推動學生全面發展,進而實現三全育人模式的深度落實。未來在信息化背景下,學校層面與教師要將信息化系統引入三全育人模式之中,以數據將學生德育素養、知識與技能量化,搭建教師、家長與學生間的溝通渠道,創新三全育人模式,以此進一步提升育人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吉昌.“三全”育人模式深度思考與教學實踐[J]. 文淵(中學版),2020(8):44.
[2] 孫云霞,辛英男,周曉杰.“三全育人”路徑探究[J]. 中國冶金教育,2021(3).62239594-3CCD-4D0F-AC60-5411A8B312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