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記者 邱瑞玲

“從站上講臺的那一刻起,我就立志當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這是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蘇家園學校教師尚嬪嬪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第一句話。
十二載春夏秋冬,尚嬪嬪對教育事業滿腔熱情,深深地愛著她的學生。在她身上看不到絲毫的職業倦怠,只有火一樣的熱情、釘子一般的鉆勁兒。“思想政治上求正”“業務水平上求精”“每天上班都是滿滿的正能量”……這是同事們對她的一致評價。
講好思政課,沒有幾把“刷子”不行。思政教師思維要新,視野要廣,業務素質要過硬。課堂上,尚嬪嬪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自己熱愛的教育工作中,始終把最好的笑容留給學生,把最寶貴的教學經驗分享給同仁。她堅信:只有思政教師自己真學、真信,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才能真正上好思政課。
為提高區域中小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2019年10月12日,在“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中小學思政課建設推動會上,尚嬪嬪以九年級上冊《凝聚法治共識》為題,做了一節既有高度又有溫度的思政課。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這節課共試講5次,經過反復打磨,在全體思政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將法治素養貫穿于思政課堂,通過層層設問驅動,引領學生做遵法守法的公民,把思政課講出理論深度和情感溫度,在學生的拔節孕穗期當好他們成長的引路人,也為打造思政“金課”做了表率。
在2020年濱海新區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中,她為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思政課教師進行了《讓道德與法治課“深入淺出”》的線上培訓講座,以發揮思政課鑄魂育人的作用,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
濱海新區大港蘇家園學校教師孟鴿對記者說:“作為思政教研組長,尚老師盡力培養和幫助我們青年教師,通過聽評課、互聽互評等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指導,給我們提供舞臺進行大膽展示,努力將課標理念轉化為教學實踐,促進我們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
2020年初,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學生們只能“宅”在家里上網課。學生手里沒有教材、沒有練習冊,教師手里沒有完整的備課資料……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確保七年級的思政課順利進行,尚嬪嬪主動接下濱海新區七年級思政課備課組組長的任務,及時向學生們推送電子課本,向教師們分享自己精心設計的每節網課,將“抗‘疫’故事”融進思政課堂,傳遞戰“疫”正能量。
“抗‘疫’戰‘疫’,我們雖然上不了‘前線’,不能沖在一線,但是我們全體教師也在行動,共同為戰勝疫情出一分力,盡一分責,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思政教師的殷切期望——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提起那段網上授課的日子,尚嬪嬪這樣說。
付出終有回報:2018年濱海新區大港“草根型”案例評選一等獎、大港教學論文交流比賽一等獎、2019年中學思政課學生主題演講比賽優秀指導教師……一個個沉甸甸的榮譽,正是尚嬪嬪努力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