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黃暉 徐曙光 許煥玲 岑紅藝
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是指起源于終末導管小葉單位(TDLU),并且局限于終末導管小葉單位內,細胞增生可形成復雜的結構,同時與乳腺癌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1,2]。乳腺增生性病變包括乳腺乳頭狀腫瘤、乳腺普通型增生、乳腺不典型增生及乳腺原位癌等。目前認為部分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可以增加乳腺浸潤性癌患病的風險。因此明確診斷乳腺增生性病變對患者至關重要。病理性乳頭溢液是乳腺疾病,其是乳腺增生性病變的臨床表現之一[3]。目前研究證實纖維乳管鏡檢查對于病理性乳頭溢液病因的準確率高[4],但是對于三級以下的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的準確性不高[5,6]。病理性乳頭溢液的液基細胞學檢查因其玻片內的背景干凈,細胞結構清晰等特點,便于診斷。本研究選擇了2019 年4 月~2021 年3 月期間江門市婦幼保健院內收治的100例具有病理性乳頭溢液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評判纖維乳管鏡檢查與液基細胞學檢查對具有乳頭溢液表現的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的臨床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9 年4 月~2021 年3 月期間收治的100例具有病理性乳頭溢液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均進行了纖維乳管鏡檢查、液基細胞學檢查和手術標本活檢檢查,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患者均與世界衛生組織(WHO)2003 年乳腺疾病相關診斷標準相符,有明確的病理學診斷,同時將哺乳期女性和妊娠女性排除。患者全部為女性,年齡22~68歲、平均年齡(43.8±8.2)歲,病程3 個月~5 年,平均病程(4.8±2.1)年。
1.2 方法
1.2.1 纖維乳管鏡檢查 ①儀器:日本三菱公司生產FDS-3000 纖維乳管鏡系統,內鏡直徑0.72、0.55、0.45 mm。②檢查方法:根據乳管的情況,選用相應的內鏡檢查,用生理鹽水沖洗乳管,收集乳管內灌洗液,放入液基細胞學保存瓶中。
1.2.2 液基細胞學檢查 將收集的纖維乳管鏡灌洗液的保存瓶放入LBP SYSTEM 2601 液基細胞制作設備中處理,染色后閱片。由病理科1 名主治醫師和1 名副主任醫師分別閱片,得出最終檢查結果。
1.2.3 手術標本活檢檢查 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獲取患者活檢標本,進行檢查,經過相應的步驟制片、閱片。由病理科1名主治醫師和1名副主任醫師分別閱片,得出最終病理結果。
1.3 觀察指標 對比纖維乳管鏡檢查、液基細胞學檢查、纖維乳管鏡聯合液基細胞學檢查、手術標本活檢檢查的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手術標本活檢檢查結果顯示:乳頭狀腫瘤70例,導管上皮增生6例,乳腺癌4例,乳腺其他良性病變20例。纖維乳管鏡檢查結果顯示:乳頭狀腫瘤55例,導管上皮增生3例,乳腺癌2例,乳腺其他良性病變40例。液基細胞學檢查結果顯示:乳頭狀腫瘤53例,導管上皮增生2例,乳腺癌2例,乳腺其他良性病變43例。纖維乳管鏡聯合液基細胞學檢查結果顯示:乳頭狀腫瘤65例,導管上皮增生5例,乳腺癌3例,乳腺其他良性病變27例。纖維乳管鏡診斷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乳頭狀腫瘤、導管上皮增生及乳腺癌)的符合率為75.00%(60/80)。液基細胞學檢查診斷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乳頭狀腫瘤、導管上皮增生及乳腺癌)的符合率為71.25%(57/80)。纖維乳管鏡聯合液基細胞學檢查診斷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乳頭狀腫瘤、導管上皮增生及乳腺癌)的符合率為91.25%(73/80)。纖維乳管鏡聯合液基細胞學檢查的診斷符合率高于纖維乳管鏡檢查、液基細胞學檢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530、10.503,P<0.05)。見表1。

表1 纖維乳管鏡檢查、液基細胞學檢查、纖維乳管鏡聯合液基細胞學檢查、手術標本活檢檢查的結果對比(n)
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是乳腺的癌前病變,有一部分最終將發展成乳腺浸潤性癌。患有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的患者早期臨床癥狀并不明顯,主要的癥狀表現為乳頭溢液[7]。同時由于早期病灶體積較小,不僅在體表不易捫及,彩超、鉬靶及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也不容易發現。纖維乳管鏡可以提供清晰的視野,觀察到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的情況,對于具有乳頭溢液表現的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的診斷敏感性明顯高于高頻超聲等檢查[8]。正常情況下,纖維乳管鏡觀察到的乳腺導管表現為管腔均勻,管壁平滑。當發生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時,乳腺導管內的形態、顏色及血管的情況都會發生改變,從而可以初步判斷病變的良惡性。同時纖維乳管鏡因操作簡單、直觀、損傷小及可以多次重復檢查等原因,已經在臨床中廣泛運用[9,10]。由于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可能存在于三級以下的乳腺導管內,或者彌漫分布于乳腺導管內等原因,導致纖維乳管鏡存在一定的漏診率[11]。乳腺溢液的脫落細胞學檢查可以觀察到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脫落細胞的情況,其中液基細胞學檢查方法可以提供最優良的制片技術,提高乳頭溢液的病檢率[12]。
本次研究對100例具有病理性乳頭溢液的患者進行了纖維乳管鏡檢查、液基細胞學檢查和手術標本活檢檢查。分析比較三種檢查結果,發現對于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纖維乳管鏡檢查聯合液基細胞學檢查的診斷符合率明顯高于單一使用纖維乳管鏡檢查或液基細胞學檢查。兩種方法的聯合使用可以提高診斷符合率及乳腺癌的檢出率。
綜上所述,纖維乳管鏡檢查聯合液基細胞學檢查對具有乳頭溢液的乳腺導管內增生性病變的診斷符合率高,值得臨床工作中進行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