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乳腺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疾病,通常發生在>30歲的女性,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處于較高水平。據悉,我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占惡性腫瘤的1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對該病的治療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在這個階段,改良的乳腺癌根治術通常被用來治療乳腺癌[1,2]。但由于手術創傷較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上肢功能,術后不良反應較多,有必要在圍手術期進行相應的護理以改善預后。如果術后不做好護理工作,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并發癥和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乳腺癌術后的康復和治療[3,4]。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以循證醫學為基礎,在圍手術期應用優化措施的護理干預理念,以減少術后患者的身心創傷,達到促進患者身體康復的目的,為有效促進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術后康復,本研究將本院2016 年6 月~2021 年1 月6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進行對比研究,探析快速康復小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作用,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 年6 月~2021 年1 月6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依據隨機法分為快速康復外科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其中快速康復外科組年齡21~76 歲,平均年齡(52.73±7.84)歲。對照組年齡21~78 歲,平均年齡(52.21±8.6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術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項、進行準備、飲食護理、指導用藥等基本護理方法。快速康復外科組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引入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理念,主要方法如下:①建立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團隊:護理工作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影響很大,在開展快速康復護理業務培訓的同時,要提高護理團隊的整體素養。提高護士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知識,提高護理團隊的疾病意識和自身責任感。同時,每個小組成員對不同病情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工作,提高患者的護理效率。②術前心理護理:心理護理主要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心理和情緒護理,有效消除術后患者產生的焦慮等情緒。護士通過親切問候、與患者交談等方式,積極向患者介紹主治醫生和護士,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消除彼此之間的陌生感,從而緩解患者剛開始時的緊張恐懼、躁動心理,同時患者可以積極配合護理工作和后續治療。③加強術前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護理:結合患者需求和病情特點,用患者能聽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手術治療過程、術中、術后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醫院能提供的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術后身體功能恢復訓練,使患者對疾病有認識,為手術治療做好心理準備。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為患者解疑釋惑,減少患者的恐懼和擔憂等,影響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通過講解成功案例,堅定患者對治療的信心,讓患者認識到做好護理對術后康復的重要性。④術中護理:對手術室進行消毒,隔離相關醫護人員采取消毒措施。手術前30 min 對手術臺進行加熱,并采取保溫措施,提供必要的術中保暖措施,使用加熱至37℃的液體進行補液或沖洗,以減少冷刺激應激反應引起的各種術中并發癥。對切口處的皮膚進行消毒,以防感染。術中給患者使用抗生素,以保證患者的切口出血和引流。⑤術后飲食護理:術后護理應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喜好進行針對性的飲食指導,在飲食方面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和病情恢復情況進行營養評估并盡早給予進食流食,以改善機體營養狀況,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制定相應的營養飲食規劃,一般在術后第1 天給予葡萄糖補液護理,術后48 h根據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判斷是否可以進食流質食品。⑥術后活動護理:術后根據患者身體狀況給予科學的運動護理,術后24 d 內允許能活動的患者在床上進行翻身等活動。術后48 h,如果患者能夠下床,可以在幫助下站立或行走,并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判斷訓練強度和訓練時間,避免因過度勞累而疲勞,影響正常康復。術后24 h,應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合適的康復活動和功能鍛煉活動。比如握掌練習和屈肘練習,鍛煉時間一般在4 min 左右,不宜過長。術后4~8 d,患者可以根據情況進行適當的肩頸背部鍛煉,促進肩頸背部肌肉的血液流動。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SAS、SDS 評分,SAS、SDS 評分分值20~80 分,評分越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好。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分值0~100 分,評分越高護理效果越好。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后SAS、SDS 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快速康復外科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SAS、SDS 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護理前后SAS、SDS 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同期對比,aP<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快速康復外科組的滿意度評分為(95.24±3.72)分高于對照組的(83.21±2.5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5.070,P<0.05)。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快速康復外科組發生并發癥1例(3.13%),對照組發生并發癥8例(25.00%)。快速康復外科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35,P<0.05)。
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目前對女性構成極大威脅的惡性腫瘤。由于近年來接受乳腺癌手術的女性患者越來越多,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不僅關注乳腺癌手術,還關注術后康復護理,其中強調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理念,這是一種新的護理方法,國外已證明其有效性和可行性[5-7]。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理念是控制患者圍手術期的病理反應,制定有針對性的康復護理方案,在臨床護理和治療中盡量減少對患者的不必要損害,保證術后康復的質量。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理念是將飲食營養規劃與康復訓練相結合,既能為患者術后提供所需的營養,又能幫助患者更好地進行鍛煉,以恢復身體功能,加快康復速度[8-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快速康復外科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快速康復外科組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快速康復外科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一般說來,改良根治術主要用于乳腺癌的臨床治療,但該方法創傷大,術后恢復周期較長。常規護理干預往往達不到良好的護理效果。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理念是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成立專業的快速康復護理小組,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康復訓練護理,減輕患者術后康復期間的心理壓力和情緒壓力,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狀態,通過康復期間有效的肢體鍛煉促進患者血液循環。為了提高患者的康復效率,有針對性的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提高治療有效率,并能有效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
綜上所述,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效果確切,可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的情緒障礙,加速術后康復并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