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華
唐氏綜合征(Down’s syndrom,DS)屬于最常見的染色體疾病,是導致人類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1]。唐氏綜合征主要是患者的21 號染色體有3 條,患者表現出智力低下、生長發育遲緩、肢體畸形等癥狀[2]。對于唐氏綜合征患者來講,臨床目前暫時還沒有治愈疾病的方法,最好的治療手段就是在孕婦生產前終止妊娠,減少家庭與社會的負擔[3-5]。因此,如何提高唐氏綜合征的產前診斷準確率,防止或降低唐氏綜合征的出生率成為了臨床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鑒于此,本文將本院收治的3178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均接受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聯合甲胎蛋白、雌三醇檢查,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1 月1 日~12 月31 日本院3178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年齡15~41 歲,平均年齡(26.81±5.41)歲;孕周最短15 周,最長20+6周,平均孕周(17.03±1.94)周;其中15~24 歲673例(21.18%)、25~29 歲1459例(45.91%)、30~41 歲1046例(32.91%)。納入標準:①均對本研究知情,簽訂同意書;②均為單胎妊娠者;③接受篩查發現異常后,同意進行羊水穿刺DNA 檢查者。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或者無法隨訪者;②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障礙者;③存在不良孕產史者;④合并精神疾病者;⑤存在溝通障礙、認知障礙者;⑥合并惡性腫瘤者。
1.2 方法 3178例孕婦均接受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聯合甲胎蛋白、雌三醇檢測,檢測方法具體如下。①用采血管抽取孕婦空腹狀態下的3 ml肘靜脈血液作為標本,進行離心處理,取上層血清后,放置在冰箱保存。②采用時間分辨熒光分析儀(芬蘭,儀器型號:1420)檢測游離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雌三醇水平。③根據孕婦的年齡、孕周以及體重、病史等基本情況,對唐氏綜合征的風險進行評估,若是風險系數≥1∶270,則提示其屬于唐氏綜合征高危險人群,建議該類孕婦進行遺傳咨詢,同時接受羊水穿刺檢查。
1.3 觀察指標 隨訪3178例孕婦至妊娠結束。比較不同年齡段孕婦唐氏綜合征高風險檢出率;分析確診為21-三體綜合征及18-三體綜合征孕婦的血清檢查結果,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聯合甲胎蛋白、雌三醇檢查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年齡段孕婦唐氏綜合征高風險檢出率比較 3178例孕婦中檢出唐氏綜合征高風險120例。673例15~24 歲孕婦中,15例高風險,檢出率為2.23%;1459例25~29歲孕婦中,36例高風險,檢出率為2.47%;1046例30~41歲孕婦中,69例高風險,檢出率為6.60%。孕婦年齡越大,唐氏綜合征高風險檢出率越高,不同年齡段孕婦唐氏綜合征高風險檢出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0例高風險孕婦接受羊水穿刺和無創DNA 檢出21-三體綜合征2例(1.67%)、18-三體綜合征1例(0.83%),均放棄妊娠。余3175例孕婦中,分娩后進行隨訪,新生兒均健康。
2.2 確診孕婦的血清檢查結果分析 確診的2例21-三體綜合征(①、③號)風險值均明顯≥1∶270,18-三體綜合征(②號)風險值明顯≥1∶350。見表1。

表1 確診為21-三體綜合征及18-三體綜合征孕婦的血清檢查結果分析
2.3 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聯合甲胎蛋白、雌三醇檢查結果分析 3178例孕婦,接受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聯合甲胎蛋、雌三醇檢查后,共檢出120例陽性(3.75%),以羊水穿刺和無創DNA 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聯合檢測結果中真陽3例、假陽117例、真陰3058例、假陰0例。
唐氏綜合征在胎兒出生缺陷中屬于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臨床特征表現以先天智力障礙、面容特殊為主,且同時還會伴有各種類型的先天性畸形[6]。有相關資料顯示[7],唐氏綜合征的發生率在活產新生兒中的占比大約在1/800~1/700 之間。除此之外,也有其他相關研究資料[8],認為唐氏綜合征的發病率與父母的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大胎兒發生唐氏綜合征的幾率就越大。無創DNA 檢查現在作為臨床篩查唐氏綜合征的主要手段之一,雖然具有較高的篩查價值,但價格昂貴,使得其應用受到限制[9]。
目前,臨床上普遍認為通過標記物聯合檢查篩查唐氏綜合征具有經濟實惠、操作簡便、無侵犯性等優點,適用于大規模檢查中,可作為臨床篩查唐氏綜合征的首選方式之一[10]。本研究中,3178例孕婦接受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聯合甲胎蛋白、雌三醇檢查后,可看出年齡越大的孕婦,篩查出唐氏綜合征的高風險率就越高。采用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聯合甲胎蛋白、雌三醇篩查唐氏綜合征具有方便、價格便宜的優點,可作為產前首選篩查方法。其原因分析可能為:①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最初分泌在受精卵滋養層的細胞中,隨著孕婦的孕周逐月增加,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便會從孕婦的胎盤組織中產生[11]。當孕婦的孕周在15~20 周時,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會隨著孕婦的孕周呈現出逐漸下降的趨勢[12]。由于唐氏綜合征患兒的胎盤發育與正常胎兒比較,速度相對比較遲緩,所以此時若是檢查孕婦的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結果會顯示為異常升高的現象,約為>2.5 MOM 左右[12]。②甲胎蛋白作為臨床用于篩查唐氏綜合征最早應用的一項指標,它屬于單鏈糖蛋白,妊娠早期階段主要由黃囊分泌,孕中期階段時則是由胎肝分泌,同時甲胎蛋白的水平也會隨著孕婦孕周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對于唐氏綜合征胎兒,與同期正常胎兒比較,其上升水平速度相對較緩慢,所以甲胎蛋白的水平較低。因此,在進行唐氏綜合征篩查的時候,臨床若是聯合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與甲胎蛋白、雌三醇檢查,能取得較高的檢出率。
綜上所述,臨床在篩查唐氏綜合征時,檢測妊娠中期孕婦的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聯合甲胎蛋白、雌三醇指標,有助于為臨床醫師判斷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