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 王平康
小兒肺炎多由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引起,是兒科常見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小兒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發育尚未完善,對外界的抵抗力差,病原體容易經口鼻進入呼吸道后在肺組織內繁殖,從而形成肺炎。其主要表現為咳嗽、發熱、氣喘等癥狀,發病早期多為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若病情進展或遷延失治,病原體可感染下呼吸道導致肺炎發病[1]。臨床多根據感染類型進行對癥治療,但部分患兒對抗生素存在耐藥性,或無法耐受抗生素不良反應,導致療效不佳,需要進一步聯合治療[2]。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對控制氣道炎癥、調節呼吸系統免疫功能有良好作用。氨溴索能稀釋痰液,協同發揮抗炎作用,有助于加快癥狀緩解速度[3,4]。本研究進一步分析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兒肺炎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6 個月~6 歲,平均年齡(2.8±1.5)歲;病程1~5 d,平均病程(3.2±1.1)d。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4 個月~6 歲,平均年齡(2.6±1.6)歲;病程1~5 d,平均病程(3.4±1.2)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經血常規、胸部X線檢查等確診為小兒肺炎,伴有明顯的咳嗽、咳痰、發熱、氣喘等癥狀,聽診肺部有明顯濕啰音。排除標準:重癥肺炎、合并其他器質性肺疾病、嚴重軀體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系統功能缺陷、藥物過敏者。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治療,給予頭孢噻肟鈉100 mg/(kg·d)復合維生素C(0.1 g)靜脈滴注,1 次/d,保持小兒呼吸道通暢,幫助小兒排痰,體溫>39℃者口服布洛芬混懸液(商品名:美林),劑量按照患者體質量5~10 mg/kg,每隔6~8 h 服用1 次,伴支氣管痙攣者加用氨茶堿,服用劑量按照患者提質量2~4 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稀釋至20 ml,靜脈緩慢注射。。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治療,鹽酸氨溴索2 mg、布地奈德0.5 mg 進行霧化吸入,2 次/d。兩組均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臨床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癥狀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各項實驗室檢查均恢復正常;有效:癥狀明顯減輕,體溫基本正常或有低熱,肺部啰音減少,實驗室指標明顯好轉;無效: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實驗室指標無好轉[5]。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癥狀主要包括咳嗽、咳痰、退熱、氣促、肺部濕啰音。③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惡心、皮疹、腹瀉、頭暈。④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療前后抽取患者肘靜脈血3 ml,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CPR、PCT 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咳嗽、咳痰、退熱、氣促、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CRP、PCT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RP、PCT 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出現2例輕微惡心病例,1例腹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0%;對照組出現1例惡心,1例皮疹,1例腹瀉,1例頭暈,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小兒肺炎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由病原體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類和過敏反應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癥,是嬰幼兒死亡的常見原因,也是兒科防治的重點呼吸系統疾病之一。針對小兒肺炎發病率高、起病隱匿、病情進展迅速等特點,臨床多通過血常規、胸片等檢查快速明確診斷,進行以抗感染為基礎的綜合治療。但小兒免疫力較差,單純抗感染治療無法有效清除呼吸道炎性因子,加之氣道對分泌物的清除能力較弱,導致癥狀緩解緩慢,甚至遺留頑固咳嗽癥狀,因此,加強抗炎、化痰等治療至關重要[6]。
鹽酸氨溴索不僅能刺激呼吸道界面活性物質的形成,而且能調節漿液和黏液的分泌,對患者呼吸道內纖毛區和非纖毛區的清除也有良好效果,有助于減少痰纖毛粘連,幫助患者咳出痰,其在緩解患者咳嗽癥狀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臨床使用鹽酸氨溴索治療慢性支氣管急性發作更有利于患者呼吸道粘性分泌物的排出,縮短粘性物質在呼吸道的滯留時間,保證患者呼吸順暢,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7,8]。呼氣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氣中段流量(MMF)、最大呼氣壓(PEmax)作為肺功能指標,三者水平與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肺部通氣功能呈正比,三者水平升高表明患者呼氣功能得到改善,對于患者臨床癥狀的緩解具有積極作用。布地奈德是可供小兒使用的糖皮質激素,短期局部應用安全性高,不會產生全身不良反應,其能增強呼吸道平滑肌及溶酶體膜的穩定性,減輕病原體對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性,抑制炎性因子的釋放,調節免疫應答,減少過敏活性介質的釋放,從而減輕氣道黏膜充血水腫,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氣道平滑肌收縮,緩解臨床癥狀[9,10]。鹽酸氨溴索是一種常用的黏液溶解劑,可調節呼吸道分泌細胞,減少黏液分泌量,并能溶解黏性分泌物中酸性糖蛋白的多糖纖維,降低黏液腺中酸性蛋白含量,從而降低分泌物黏稠度,促進分泌物的排出[11,12]。此外,鹽酸氨溴索能增強纖毛的擺動能力,提高氣道纖毛運動排除分泌物的能力,維持氣道的清潔和通暢,還可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和釋放,提高肺泡Ⅱ型細胞的內源性活性物質釋放,改善肺泡表面張力,提高肺通氣和換氣功能,促進炎性因子的消退,達到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13,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咳嗽、咳痰、氣促、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RP、PCT 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充分證明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能協同增效,增強氣道炎癥的控制力,促進氣道分泌物的稀釋和排出,提高小兒肺炎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氨溴索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小兒肺炎療效確切,能縮短治療時間,快速緩解病情,抑制炎癥,調節免疫,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