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藥及用法:淫陽藿、仙茅、當歸、肉桂各等份。上藥共研細末,洗凈并擦干陰部(會陰、陰囊、陰莖),用細末1克左右均勻涂搽。為了大范圍均勻用藥,搽藥時須拉直陰莖。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
功效:疏肝補腎。主治陽痿屬腎氣不足型或肝氣郁滯型,癥見不能勃起,下體感冷,腰膝酸軟,小便清長,耳鳴時作,舌質淡紅,苔薄白或白膩,脈細弱;或不能勃起,兩脅脹悶不舒,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弦。
療效:治療105例,經治1~5個療程后痊愈83例,好轉20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98%。
方藥及用法:商陸、澤瀉、杜仲各90克。上藥洗凈切片,用溫開水浸泡1~2小時后,文火煎熬2次,濾液合并濃縮,再加糖及防腐劑,制成合劑300毫升。日服3次,成人每次10~15毫升,兒童、體弱及腸胃不適者酌減。飯后服,同時限制食鹽及水分。
功效:補肝腎、利水瀉熱,主治慢性腎炎及肝硬化。
療效:治療慢性腎炎9例及肝硬化腹水8例,經1~6個月觀察,9例慢性腎炎有8例獲得改善,1例無效;8例肝硬化有5例尿量增加,腹水減輕,3例效果不明顯。慢性腎炎除晚期者,多見尿量增加,水腫減輕或消失。
方藥及用法:狗脊、骨碎補各20克,牛膝、杜仲、當歸、補骨脂、續斷、益母草各15克,桃仁9克,乳香、沒藥各10克。水煎,每日1劑,分2~3次服,每次200毫升。
功效:補腎強腰,活血祛淤。主治腰肌勞損,腰椎肥大(腎虛而淤血阻絡)。
療效:臨床治療腰肌勞損25例,結果顯示,全部患者在服藥10~15劑后癥狀明顯減輕,服20~30劑后,癥狀全部消失。
方藥及用法:甘遂、白芷、白芥子、半夏各15克。上藥共為細末,等分3包,每次用1包。以鮮姜汁調成厚糊狀,敷于雙側心腧、肺腧、膈腧穴上。每次1~2小時,微感疼痛即可取下。每隔10天敷1次,3次為1療程,每年可連貼1~2個療程,季節不限。
功效:散風除濕,化痰平喘,可有效預防哮喘發作。
療效:治療哮喘患者數例,臨床療效滿意。
方藥及用法:白酒、雞蛋。將白酒100毫升倒入瓷碗內,用火點燃后,立即將雞蛋打入酒中,不攪動,不放任何調料,待火熄蛋熟,晾涼后服下,1日2次。
療效:臨床治療167例,治愈159例,一般服1~33次而愈,無效8例。屬實熱證牙周炎者,屢用屢效。
(以上內容選自《中華醫學雜志》《廣西中醫藥》《河北中醫》《浙江中醫學院學報》《中國骨傷》)
編后:偏方驗方數不勝數,很多人自行應用,有用對了的,也有用錯了的。由于每個人的體質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種疾病,用藥也可能差異很大。因此,我們不主張讀者自行用藥,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安全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