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王師傅最近有點煩,前不久單位查體被發(fā)現(xiàn)血糖高,確診為糖尿病。當他得知這個消息時,大吃一驚,于是又到別的醫(yī)院復查,診斷結(jié)果一樣,并且醫(yī)生還給他開了一大堆化驗單,包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功能、血脂、肝腎功能、心電圖、眼底、尿蛋白檢查等。他心想:“既然糖尿病已經(jīng)診斷明確了,還有必要再做這么多檢查嗎?”
實際上,糖尿病的可怕之處不在于“血糖高”,而在于“潛伏”在高血糖背后對心、腦、腎、眼等器官的損害。因此,糖友需要進行與診斷、分型有關(guān)的檢查:
血糖檢查 它是診斷糖尿病的依據(jù),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兩小時血糖。需要注意的是,尿糖陽性僅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線索,不能作為診斷依據(jù)。餐后血糖對早期糖尿病的診斷意義更大。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試驗) 當患者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比健康人稍高,但還沒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時,就需要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來確定究竟是糖調(diào)節(jié)受損還是糖尿病。
胰島素功能測定 包括胰島素釋放試驗和C肽釋放試驗。通過測定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及各個時間點的胰島素和C肽的分泌水平,可以了解患者胰島功能的衰竭程度。此外,根據(jù)胰島素分泌曲線的形態(tài)特點,還有助于對糖尿病進行臨床分型。
胰島β細胞自身抗體檢查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
此外,患者還需進行反映血糖平均控制水平的檢查,即糖化血紅蛋白。無論空腹血糖還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時刻的血糖值,其結(jié)果會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響,血糖波動大的患者尤其如此,要想準確了解一段時期內(nèi)血糖的總體水平,就要檢查糖化血紅蛋白,它代表的是糖化血紅蛋白占全部血紅蛋白的百分比,不受偶然因素的影響,能客觀準確地反映近3個月內(nèi)的總體血糖水平。
總之,對糖尿病的治療可不是吃吃降糖藥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預防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生活質(zhì)量,改善預后。
(摘自《大河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