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兆琳

運動損傷可以簡單理解為在運動中,或者由運動引起的損傷。那么運動損傷一定是在運動中,或者一定由運動引起嗎?不是的!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胡躍林教授說,最容易造成損傷的運動,就是我們的大球運動,比如籃球運動、足球運動。籃球運動有一個非常典型的損傷場景,運動員從高處落下的時候被別人頂了一下膝關節,這個膝關節在落地的過程中晃了一下。表面看晃動幅度不大,但普通的籃球運動員體重一般都在200斤左右,所以落下時向下的沖擊力非常大。這個輕微的晃動,可能交叉韌帶就斷了。足球運動跟曲棍球、手球都是膝關節損傷最高發的運動項目,主要是內外副韌帶和前后交叉韌帶的損傷。
胡教授說,運動損傷雖然冠名以運動二字,但實際上運動損傷不單單出現在運動當中,生活中也會出現,最簡單的就是崴腳。經典場景是,走路時沒留心地面有坑,一腳踏進去,扭了腳。更有甚者,地面路況很好,可就是不知道怎么了,走著走著就崴了腳,類似于常說的“平地里摔骨碌”。這種情況就是由于我們的踝關節不穩定造成的。如果踝關節的肌肉足夠強勁有力,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就要小很多。
還有看著手機下臺階,踩空了,因為沒做好相應的動作準備,猛地落到地上,就會造成踝關節的內翻損傷,使腳踝前外側的組織結構受力牽扯,就是運動損傷。
此外,一些特別的情景中,比如新兵訓練營中經常出現類似問題。軍訓中,因為剛開始不能適應運動訓練的強度和方式,身體沒有做好必要的準備,就會發生運動損傷。飛行員長時間坐著不運動,髕骨會出現軟化的情況。以前在坑道里工作的煤礦工人由于長時間蹲著,對半月板持續的擠壓,會造成半月板缺血,也會出現損傷。
所以,不要以為不運動就不會發生運動損傷。只要我們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不足,在突然運動時,就有可能發生運動損傷。
如何避免運動損傷呢?那就是在做各種動作前,對動作的強度和方式有預先的了解,讓身體做好準備。
此外,通過運動來加強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可以對關節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也能減少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