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


【文本課程定位】
《反對黨八股》隸屬于統編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六單元,體裁為演講稿。該單元的主題為“學習之道”,該課文的主題為“批判教條主義、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倡導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和文風”。
教材的“學習提示”中,要求思考“這篇文章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關注“這篇文章的表達方式和語言風格與作者提倡的文風”的一致性,并能夠“從表達目的、聽眾感受等角度品評其表達效果”?!皢卧獙W習任務”第二項則在強調“本單元的文章以說理為主,運用了多種說理方式,語言也各有特色”的基礎上,要求“梳理作者的論述思路,體會其說理藝術”,“分析對比和比喻的方法在闡發觀點上的作用”,品味課文“詼諧幽默”的語言特色。
整合上述信息可知,《反對黨八股》的學習任務至少可分解為三點:梳理論述思路,學習論證技法,鑒賞語言特點。其中,第一點既可用于文本內容的梳理與整合,又可用作解決當下寫作中各種問題的一劑良藥。
【文本內容解讀】
一、背景尋蹤,感知意義
《反對黨八股》的學習重點,不在于“黨八股”是什么、如何表現,而在于為什么必須反對之。
原因一: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國共兩黨開始第二次合作。1937年11月,王明從莫斯科回國,教條地搬用共產國際的指示,提出“一切服從統一戰線,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右傾口號。在1937年12月政治局會議和1938年3月政治局會議上,他還一再反對洛川會議以來黨堅持統一戰線中獨立自主的路線、方針、政策,并不點名批評了毛澤東。由于王明手握共產國際指示這道圣旨,而共產國際當時在中共黨內有著很高的威信,因此他的這種右傾思想一度占了上風,帶來了很大的思想混亂,給黨在抗戰初期的工作造成了不良后果。
原因二:1937年至1940年間,中共黨員由原先的3萬多人迅速增至80余萬人。這些新黨員,絕大多數出身于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們雖有高度的革命熱情,但對黨的理論、黨的綱領、黨的斗爭歷史知之甚少。在他們的頭腦中,還普遍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宗派主義、主觀唯心主義等不健康的思想意識。這些非無產階級思想意識的普遍存在,成了黨內各種錯誤傾向滋長的溫床。
原因三: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新四軍遭受慘重損失。皖南事變前,毛澤東曾制定過一個先發制人的計劃,打算派15萬精兵打到國民黨后方去,但這個計劃最終被共產國際否定了。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毛澤東決心盡快改變與共產國際的關系,從實質上擺脫共產國際對中國革命的干預。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開展一次全黨的整風運動,從思想根源上破除將共產國際指示神圣化和教條化的氛圍。
二、歸納提煉,突破重點
《反對黨八股(節選)》在結構上體現為“總—分—總”,即先以第一段總領全文,引出論題;再用最后一段總結全文,總括“黨八股”的危害,點明確立馬克思列寧主義文風的重要意義;主體部分則分條列舉八大罪狀,簡述其表現形式,解剖其危害性,提出正確主張。
剖析前六條罪狀時,文章采用了相近的論證結構:先亮明觀點,揭示本質;再概述現象,探究病因,揭示其危害性;然后提出正面主張,結合實際論證正面主張的合理性。概括而言,即“亮觀點、擺現象、挖根源、論危害、提方法”。
論證方法選用上,文章既有正面例證,也有反面例證,在正反對比中明辨了事理。文章還多處運用比喻論證,比如將內容空洞、文字冗長的作品比喻為“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將不看對象、無的放矢的作品比喻為“老鴉聲調,卻偏要向人民群眾哇哇地叫”,以貼近生活的喻證技法,將原本深奧的思想認知問題闡釋得形象而生動。
語言運用上,文章大量使用多種修辭手法,排比、對偶、設問、反問、反復交叉使用,不但營造出良好的現場表達效果,而且和所批駁的“語言無味,像個癟三”形成鮮明對照。整篇文章充滿了詼諧的諷刺與幽默,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教學設計】
一、整體構想
《反對黨八股》雖是一篇具有極強針對性和現實意義的宏文,但其批判的教條主義、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與當下的學習生活并無太大關聯,很難引起中學生的情感共鳴。如果撇開特定的政治情境,只將文中的八大罪狀和當下的中學生作文結合起來,用文中的觀點品評某些“高考滿分作文”,反而能夠讓學生帶著特定的學習任務去自主研讀文本,把握文中的主要觀點,感知文中的寫作技法。基于此種學情,擬將整節課的學習活動預設于特定的學科認知情境和個人體驗情境之中,借特定的驅動性任務推動課堂的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
二、教學目標
基礎目標:
1.列表提煉“黨八股”的八條罪狀、具體表現、危害性、根源和對應的正確主張,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核心目標:
2.以《反對黨八股》為解剖刀,解析高考滿分作文,引導學生探究應有的文風。
3.依托《反對黨八股》的相關觀點,借助“修訂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專項活動,深化對課文內容以及日常寫作的雙向理解。
拓展目標:
4.查閱相關資料,簡單了解“延安整風運動”。
四項目標中,目標1、2為教學重點,目標3為教學難點。
三、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明確任務
師:2020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全國范圍內引發軒然大波。一段時間內,不同的讀者立足于不同的審美認知而紛紛發表觀點,或高度褒揚作者的豐厚學養,或極力批判作者的“不說人話”,或抨擊高考作文評價的扭曲變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反對黨八股》充當解剖刀,解析這篇高考作文。
今天的學習有三項任務:1.列表提煉“黨八股”的八條罪狀、具體表現和危害性;2.以《反對黨八股》為解剖刀,解析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3.依托《反對黨八股》的相關觀點,修訂“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提示】情境的價值,在于為自主學習提供真實的載體。有了載體,思考與探究才能落到實處。情境須貼近生活,能夠激發真實的思考,能夠服務于真正的學習。時事在變,情境也要隨之而變。
2.整體感知,突破重點
任務一:列表提煉“黨八股”的八條罪狀、具體表現、危害性、根源和對應的正確主張。
【提示】前六條罪狀及相關條目的內容,可在文本中發現;后兩條罪狀涉及的具體條目內容,可根據自身理解推知。填寫各條目內容時,注意強化歸納的完全性、提煉的準確性和表達的嚴謹性。先自主研讀文本,獨立完成表格內容,再合作交流,最后抽樣呈現,教師點評。
活動1(思考與探究):作者反對“空話連篇,言之無物”“裝腔作勢,借以嚇人”“無的放矢,不看對象”“語言無味,像個癟三”,《反對黨八股》在這四個方面表現出什么樣的特色?請舉例分析。
【提示】該活動需引導學生指向文章的論述思路、說理藝術和語言特色。宜分點研討,各個擊破。
活動2(質疑與發現):作者給“黨八股”列出的第五條罪狀是“甲乙丙丁,開中藥鋪”,《反對黨八股》在結構上是否也是“開中藥鋪”?請依據課文內容形成結論并提供相關論據。
【提示】需抓住“不提出問題,不分析問題,不解決問題,不表示贊成什么,反對什么……沒有什么真切的內容……不用腦筋想問題,不去思考事物的本質”進行分析。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馬克思主義的方法”。
活動3(歸納與提煉):《反對黨八股》的八大罪狀分別指向哪些內容?可歸納為哪幾大類別?
【提示】前三條罪狀,指向內容;四、五條罪狀,指向形式,含語言形式和結構形式;六、七、八條罪狀,指向危害性。
3.學以致用,解析樣本
任務二:以《反對黨八股》為解剖刀,解析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活動4:閱讀《生活在樹上》(ppt展示,此處略去),對照《反對黨八股》中列舉的八大罪狀,逐點解析。
【提示】可依照《反對黨八股》列舉的八條罪狀逐條比對,也可依照病因歸類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進行剖析。對作文中難懂的字詞不作詳細講解,只要求有興趣者課余查閱相關資料自主認知。文中難懂的字詞,類似于《反對黨八股》中的轉了兩個彎的“工”字;似是而非的引用,類似于“下決心不要群眾看”,“裝樣子故意嚇人”;佶屈聱牙的語言,類似于“沒有幾句生動活潑切實有力的話”……
4.舉一反三,豐富認知
任務三:研讀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結合《反對黨八股》的具體內容,補充完善相關細節性要求,形成修訂版“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的基礎等級評分細則(發展等級略):
ppt呈現:
活動5:以《反對黨八股》為理論依據,為“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基礎等級”的九項內容擬寫具體的寫作要求。
示例:(內容)禁絕一切空話、大話、套話,言之有物,盡量寫得簡短、精粹。
【提示】該活動既用以繼續提煉文本中的核心信息,又用以引導學生關注高考作文的寫作要求。擬寫具體寫作要求時,須注意語言的簡潔和得體。
活動6:針對黨八股的八大罪狀,從反向提煉出好文章的八大特征,再選擇其中的一條作詳細闡釋。
【提示】后三條罪狀主要是解剖黨八股的危害性,反向提煉好文章的八大特征時,需要轉換思維方式,注意從讀者視角歸納。
【參考答案】好文章的八大特征:言之有物,遠離空話;真情表達,真心交流;心有讀者,有的放矢;語言生動,表意清晰;講究邏輯,結構精巧;思想健康,情趣高尚;潤澤靈魂,豐富生命;傳承文化,播種文明。
(闡釋略。實際授課中作為一個重要環節予以落實,強調借鑒課文中的對應文段的論證方法而分析闡釋,對語言和論證方法均提出一定的要求。)
5.細節突破,賞析語言
活動7:學習提示中說,《反對黨八股》“說理切中要害,深入淺出,語言特點鮮明”。文章的語言有哪些特點,作者又是如何將這些特點落在實處的?
【提示】“單元學習任務”已對《反對黨八股》的語言進行了歸納提煉,不但點出了“態度鮮明而又詼諧幽默”的特征,而且從“比喻論證”這一細節上揭示了語言“詼諧幽默”的原因。該問題的答案參見“文本內容解讀”最后一段文字。
6.延伸訓練,積累知識
(1)課后利用網絡資源,查閱“延安整風運動”的相關資料,了解教條主義、經驗主義、主觀主義、宗派主義等概念。
(2)查找并閱讀《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與《反對黨八股》組建自讀任務群,了解“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的價值主張,并據此寫作一篇短評。
[作者通聯:江蘇儀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