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是國富民強的重要標志之一,它影響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和諧穩定、長久興衰。《“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指出:“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把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主要教育方式,學校體育顯得尤為重要。羽毛球是高校體育課程中重要教學項目,是促進青年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熱門運動方式之一,同時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是穩居第二的大眾體育運動項目,此外我國在羽毛球競技上從零冠軍到橫掃世界羽壇,如今已是世界羽毛球競技強國之一。在我國無論是學校體育、社會體育還是競技體育中,羽毛球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羽毛球運動在高校中健康發展,對提高青年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以及進一步提高國民身心健康素養,助推健康中國戰略目標,助力健康中國行動具有一定正面意義。
羽毛球是一種主要依賴于運動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的需要全身參與的隔網對抗型小型球類運動。它受運動場地、器材設施的限制較小,無論在室內還是室外,即使沒有球網和標準場地,兩個拍子一個球也可進行運動,且童叟皆宜,不受年齡、性別、民族等差異的影響,可單打可雙打亦可混雙,組織形式靈活多樣。羽毛球運動從新中國成立起始發展至今的70余年里,已成為國民普及的運動項目,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這與羽毛球運動自身所具有的健身性、簡便性、娛樂性、競技性、觀賞性等特點密不可分。
高校羽毛球運動的開展價值及策略。
(1)文獻資料法。
借助CNKI數據庫,以“羽毛球運動”和“價值”為關鍵詞,通過高級檢索,共搜集與羽毛球運動價值相關文獻30篇,研究現狀起步較晚,成果少,但近年來該方向研究達到穩定狀態,(見圖1)。

圖1 羽毛球運動價值相關文獻年度發表數量趨勢圖
(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需要,設計高校羽毛球運動開展現狀調查問卷,以石河子大學為例,在校內隨機發放問卷,采取現場發放現場回收的方式,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86份,有效率93%。
186份問卷,調查人員性別構成為男生88人,占47%,女生98人,占53%,其中,39%的學生對羽毛球運動非常熱愛,43%的學生表示比較喜歡,兩項內容均能說明學生對羽毛球喜愛程度較高,比例合計82%,且男女生占比合計分別為85%和80%,性別差異不大;13%的學生表示一般喜歡,其中男生占比11%,女生占比14%,性別差異不大;僅有3%的學生表示一點都不喜歡,從不關注。由此說明,大學生對羽毛球的喜愛程度普遍較高,且在性別比例上差異不大,這是高校羽毛球運動健康發展、持久生存的人氣基礎。
本次調查中,認為羽毛球任課教師技能水平很高、較高的學生分別是20%和48%,只有17%的學生表示不滿意或不清楚。學生對本校羽毛球任課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是能夠普遍接受的,且羽毛球選修課開展狀況良好,有63%的學生選修過羽毛球課程。但在羽毛球技能習得情況調查中,卻有32%的學生表示沒能在羽毛球選修課上習得相關的專業技能。顯然,學校羽毛球教學組織過程存在一定問題,教學效果及質量有待提高。
在參與經歷調查中,45%的男生和43%的女生表示有過羽毛球運動經歷,共計164人,總占比88%,且男女學生參與情況差異不大。可見,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參與程度較高,無明顯的性別參與差異。164名學生中66%表示從未接受過羽毛球培訓,只有34%的學生有過相關培訓經歷,可見,大多數愛好羽毛球運動的學生沒能夠接受正規的羽毛球訓練。此外,80%的表示沒有參加過羽毛球社團或相關活動,羽毛球社團也沒能在高校羽毛球運動發展中發揮有效作用。
石河子大學共有中區、北區、南區、東區4個校區,在標準羽毛球場地數量調查中,石河子大學室外羽毛球場地中區10片,北區8片,東區和南區均沒有,共計18片,室內羽毛球場地僅中區有23片,全校室內、室外標準羽毛球場地,總計34片。以一片場地4人使用為例,全校場地僅能同時滿足136名學生運動需要,基于石河子大學41200多名在校大學生和2650多名教職工而言,羽毛球場地需求顯然緊張。石河子大學現有標準羽毛球場地數量,難以滿足學生、老師的運動需求,在問及學校羽毛球場地投資情況時,均對學校羽毛球基礎設施相關經費投資不滿。
(1)促進青年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2017年《中國學生體質監測發展歷程》顯示,我國大學生體質呈下降趨勢,肥胖率持續上升,每5年提高2%-3%。羽毛球作為一項綜合性的全身心運動項目,基于它集快速反應、快速爆發、持久耐力、沉著鎮定等于一體的運動參與需要,能夠有效帶動眼部、四肢、心肺及腦部等全身心的同時參與,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較好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同時具有釋放學習、工作壓力,宣泄不良情緒等心理調節效果。羽毛球在高校中深受男女學生的共同喜愛,且無性別差異,以學生為本,促進高校羽毛球運動發展,對促進大學生整體的體質健康狀態及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大作用;
(2)促進全民身心健康發展。國家以人民為本,人民以健康為本。《綱要》提出到2030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要達5.3億的建設指標。高校羽毛球教學促進了羽毛球運動的普及,這符合全民健身計劃的指示。促進高校羽毛球運動的發展,能夠提高更多青年學生的終生體育意識,帶動未來我國城鄉居民的體育人口增長,為踐行全民健身行動和終身體育理念奠定基礎,從而提高國民健康素養水平。
(1)體育強國戰略任務。《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將促進青少年提高身體素養和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促進高校羽毛球運動的開展,滿足學生體育運動需求,使學生放下手機、關閉電腦、遠離WIFI、走向球場,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校羽毛球推廣開展的應有之意;
(2)助益健康中國行動。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對學校的績效考核是健康中國行動的主要任務之一。關注青年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對祖國未來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提高廣大青年學子的生活質量,強健其體魄,完善其人格,進一步促進我國發展事業,助益健康中國行動。
體育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而羽毛球運動能夠帶動巨大的體育經濟效益。2015年僅在阿里巴巴零售平臺上,購買羽毛球用品的消費者超過900萬人,2014年和2015年羽毛球及周邊產品累計成交額達到33億。作為國民普遍喜愛的第二大運動,在14億人口基數面前,羽毛球及其附屬品的經濟價值不可估量。
“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是21世紀后學校體育改革始終堅持的指導思想。羽毛球作為一項學校體育課程,在促進其健康發展的同時,學校體育學科的發展同樣會產生一系列的“健康效應”,從而提升學校體育健康教育質量。
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已是當今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旋律,高校教育基于此理念,應當一切從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出發,滿足學生的健康發展需求。隨著羽毛球運動的普及,羽毛球運動深得高校學生的喜愛,成為了一門深受學生歡迎的課程,然而,我國高校羽毛球嚴重缺乏相關的場地和設施,甚至滿足不了學生最基本的鍛煉需求,更不用提滿足高校羽毛球教學活動。因此,加大對校內羽毛球運動場地和器材的經費支持,滿足學生最基本的身體鍛煉需求——運動設施需求,這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保障。
不容質疑的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確實多多少少存在著問題,最終導致大學生只是修夠學分,而未學到技能等,體育教學效果不佳的現象。如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加強專業人才引進,是保障羽毛球教學質量的前提,融以時代教育條件,利用“互聯網+app”“互聯網+課程”等等,優化羽毛球教學資源,豐富羽毛球教學形式,全面思考和促進高校羽毛球運動的發展及高校體育的發展。
羽毛球社團是有效推動學校羽毛球運動發展的途徑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高校對學生社團或是缺少監管,放任自流,內部管理不夠規范。高校領導應當重視這個問題,應當從上至下的管理和指導社團的運行和管理機制,各社團也應當從內而外的完善自我,避免“小小社團、官僚成風”、“交友為主、活動為輔”等問題的產生。適時舉辦活動,使社團作用最大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高校的和諧穩定應當是社團的本職工作。
善于運用羽毛球專業體育生,在檢驗和培養羽毛球專業體育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學實踐能力的同時,引導愛好羽毛球而未參與其中的學生快速了解和學習基本技術,培養其終生參與意識;提高或鞏固羽毛球參與學生的基本技術、動作,促進其良性的羽毛球運動能力發展,促進高校羽毛球運動的廣泛普及和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