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香
(遼寧省阜新市第二人民醫院(阜新市婦產醫院),遼寧 阜新 123000)
急性腦血栓是以動脈粥樣硬化為基礎的一種常見腦梗死類型,減少或中斷局部區域的血流供應,造成腦組織軟化或壞死,進而產生意識障礙、口齒不清等神經系統性癥狀,且隨著其病情發展將影響患者預后。若不能及時采取有效干預措施進行救治,將增加猝死風險[1]。因此,及時改善腦部血流、控制腦血栓區域、使受損神經細胞功能恢復是治療重點。臨床上多采用抗凝、溶栓、擴血管等方式進行治療,但對神經系統本身功能的保護作用不夠重視[2]。而低分子肝素鈉具有較強的抗凝作用,奧扎格雷鈉可擴張血管,促進循環障礙和能量異常代謝改善[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奧扎格雷鈉聯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急性腦血栓的效果,對本院急性腦血栓患者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腦血栓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7例。對照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41~73歲,平均年齡(55.12±2.81)歲;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20~36分,平均(28.13±2.68)分;發病至入院時間3~29 h,平均(20.57±6.81)h。觀察組男22例,女15例;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55.15±2.84)歲;NIHSS評分20~35分,平均(28.09±2.59)分;發病至入院時間3~30 h,平均(20.59±6.84)h。兩組入院時間、發病部位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經CT 或MRI 檢查確診;②腦部無明顯出血傾向;③初次發病;④近期無外傷史和手術史;⑤年齡≤75歲;⑥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①嚴重意識障礙;②嚴重心、肝、腎疾病;③血液系統性疾病或消化道潰瘍;④不耐受本試驗藥物。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拉西地平(浙江金華康恩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192)聯合格列吡嗪(洛陽新春都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83170)治療,口服拉西地平,每次2 mg,每天2 次;口服格列吡嗪,每次5 mg,每天2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鈉(意大利阿爾法韋士曼制藥公司,注冊證號H20090248)聯合奧扎格雷鈉(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668)治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每次5 000 U,每天1次;靜脈滴注奧扎格雷鈉60 mg+0.9%氯化鈉溶液250 mL,每天2次。兩組均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 ①血清神經細胞因子: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4周時空腹靜脈血3 mL,3 000 r/min 離心5 min,取上層血清,血清神經生長因子(NGF)、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神經營養因子(NTF)水平均由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②NIHSS 評分:采用NIHSS 評分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4周時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包括構音障礙、肢體共濟失調、上下肢運動等11項內容,共42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4]。③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乏力、口干)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神經細胞因子比較 治療前,兩組NGF、NTF、NSE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血清NSE水平低于治療前,NGF、NTF 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血清NGF、NTF、NSE 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神經細胞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neurocytoki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神經細胞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neurocytoki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對照組(n=37)觀察組(n=37)t值P值NGF(pg/mL)治療前48.25±6.28 48.17±6.03 0.056 0.956治療后65.27±7.28a 85.54±8.73a 10.847 0.000 NTF(ng/mL)治療前2.18±0.34 2.22±0.36 0.491 0.625治療后3.76±1.22a 4.97±1.27a 4.179 0.000 NSE(μg/L)治療前21.64±3.38 21.48±3.47 0.201 0.841治療后17.64±3.18a 13.41±2.56a 6.303 0.000
2.2 兩組NIHSS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IH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IH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組別對照組(n=37)觀察組(n=37)t值P值治療前29.13±3.68 29.09±3.59 0.047 0.962治療后17.19±2.74 15.03±2.32 3.660 0.001 t值15.830 20.008 P值0.000 0.000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口干2 例,乏力2例,總發生率為10.81%(4/37);對照組口干 1 例,乏力 1 例,總發生率5.41%(2/3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81,P=0.394)。
急性腦血栓多發生于頸內動脈系統,多由某些固體、液體或氣體等栓子物質進入腦動脈或供應腦的頸部動脈引起,導致在血液流動緩慢及血壓較低的情況下,腦動脈內膜上有部分血液依附形成血栓,造成腦組織缺血、缺氧,甚至發生軟化、壞死,誘發急性腦功能障礙,嚴重者甚至引起癱瘓或猝死。因此,對該病患者及時實施有效的治療方案,促進其腦組織血流灌注、受損神經細胞功能盡早恢復,及較好的控制腦血栓區域,對改善患者預后及生存質量尤為重要。
急性腦血栓發生后將損傷血管內膜,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及血管的聚集率,降低血液的流動性,影響患者神經功能,進而產生體液因子和細胞因子異常[5]。NTF和NGF由神經內分泌細胞分泌,其可通過結合相應的受體發揮促進神經元軸突發育及突出生長的作用,有助于建立腦組織側支循環,而當發生缺氧缺血性壞死時,其水平降低產生神經功能損傷;NSE主要在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胞漿及大腦神經元分布,當發生缺氧缺血性損傷,將造成血液循環中NSE 釋放量增加,可較為準確的反映神經元損傷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 NSE 水平及 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NTF、NGF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奧扎格雷鈉聯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可有效調節患者神經細胞因子水平,改善神經功能。低分子肝素鈉可通過抑制Xa及Ⅱa凝血因子,發揮抗凝作用進而抑制血栓形成。奧扎格雷鈉是一種高效、選擇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劑,可有效調節血栓烷A2及前列環素水平,發揮抗血小板聚集和擴張血管的作用,還可抑制大腦血管痙攣,促進大腦血流量增加,有效改善能量代謝異常和大腦微循環障礙情況,改善患者運動失調情況[6-7];同時,奧扎格雷鈉可通過對血栓烷A2和前列腺素H2水平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前列腺素H2轉向內皮細胞,促進其與前列環素結合,進而改善患者血栓烷A2和前列腺環素平衡異常情況,發揮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擴張的作用。因此,奧扎格雷鈉聯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可有效控制腦血栓區域,促進缺血區域血流恢復,進一步修復受損神經細胞功能,有助于其預后改善。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雖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奧扎格雷鈉聯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并不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安全性好。分析原因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具有較高的生物利用度,且在肝臟代謝,經尿排出;雖奧扎格雷鈉易產生嘔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但與低分子肝素鈉聯合使用可減少使用劑量,抑制不良反應發生[8]。
綜上所述,奧扎格雷鈉聯合低分子肝素鈉治療可有效降低急性腦血栓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程度,有效調節神經細胞因子水平,且有一定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