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
(淄博市中醫醫院檢驗科,山東 淄博 255300)
多發性骨髓瘤(MM)為血液科惡性漿細胞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為貧血、高鈣血癥、感染、骨痛等典型癥狀[1-2]。腎臟損傷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常見嚴重并發癥,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就已出現腎臟損傷,錯失最佳治療時間,導致患者治療預后較差,致死風險較高,給患者及家庭帶來痛苦和負擔。有研究報道顯示,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發病初期(3 個月內),早期診斷,并予以積極、合理、針對性治療,能有效阻止腎功能進一步損傷,提升患者生命質量[3]。本研究選取本院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及健康體檢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血清CysC、LDH、Cr 檢測對多發性骨髓瘤早期腎功能損傷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0 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依據腎臟是否受損分為MM 腎功能正常組(n=26)與MM 腎功能損傷組(n=34),另選取同期本院體檢健康者60 名作為對照組。MM 患者中男31 例,女29 例;年齡43~89 歲,平均(54.69±7.75)歲;其中MM 腎功能正常組26 例,MM 腎功能損傷組34 例,Ⅰ、Ⅱ、Ⅲ期分別為20、16、24 例。對照組男 30 名 ,女 30 名 ;年齡 44~88 歲 ,平均(54.68±7.70)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MM患者均經相關影像學及病理組織檢查確診;②對照組均經醫院體檢結果顯示正常;③受檢者均知情本研究,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合并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者;②合并精神障礙者;③合并全身傳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檢測當天,采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離心處理后取血清,置于-20 ℃環境下保存待檢。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武日本日立,型號:7600),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CysC水平,采用終點酶法檢測LDH、Cr水平。
1.4 觀察指標 ①觀察3組血清CysC、LDH、Cr水平。②觀察MM患者不同分期CysC、LDH、Cr水平。依據ISS分期,將MM患者分為Ⅰ、Ⅱ、Ⅲ期。Ⅰ期: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3.5 mg/L,血清白蛋白值≥35 g/L。Ⅱ期: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3.5 mg/L,或水平處于3.25~5.5 mg/L,血清白蛋白值<35 g/L。Ⅲ期: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5.5 mg/L。③觀察MM 不同分期患者單項指標與聯合指標檢測陽性率。CysC 正常值參考范圍:0.40~1.40 mg/L;LDH 正常參考范圍:109~245 U/L;Cr正常值參考范圍:男,57~94 μmol/L;女,41~73 μmol/L。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 組血清CysC、LDH、Cr 水平比較 3 組血清CysC、LDH、Cr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血清CysC、LDH、Cr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CysC,LDH and Cr levels among the three groups(±s)

表1 3組血清CysC、LDH、Cr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CysC,LDH and Cr levels among the three groups(±s)
組別對照組MM腎功能正常組MM腎功能損傷組F值P值例數60 26 34 CysC(mg/L)0.90±0.33 1.40±0.50 3.50±0.93 13.054 0.000 LDH(U/L)165.07±20.09 184.69±11.01 269.87±50.29 25.641 0.000 Cr(μmol/L)70.97±5.01 113.68±14.68 169.87±30.94 24.358 0.000
2.2 MM患者不同分期CysC、LDH、Cr水平比較 MM患者不同分期CysC、LDH、Cr 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MM患者不同分期CysC、LDH、Cr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ysC,LDH and Cr level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MM patients(±s)

表2 MM患者不同分期CysC、LDH、Cr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ysC,LDH and Cr level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MM patients(±s)
分期ⅠⅡⅢF值P值例數20 16 24 CysC(mg/L)1.45±0.41 1.89±0.61 3.46±1.88 19.684 0.000 LDH(U/L)210.87±50.97 239.46±36.97 300.12±11.41 37.581 0.000 Cr(μmol/L)120.98±30.97 150.19±6.69 200.64±10.09 30.368 0.000
2.3 MM 不同分期患者中單項指標與聯合指標檢測陽性率比較 MM不同分期患者單項指標與聯合指標檢測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MM不同分期中單項指標與聯合指標檢測陽性率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itive rate of single index and combined index in different stages of MM[n(%)]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早期臨床表現大多為疼痛,臥床可緩解,不易引起患者重視,待臨床確診后,多數已出現腎功能損傷,錯失最佳治療時期。因此,需進行早期準確診斷,了解患者病情,積極采取干預措施[4-5]。
臨床上針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常通過檢測血清中血胱抑素C、尿α1-微球蛋白等腎功能損傷敏感指標,診斷價值較高。相關研究[6-9]報道顯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腎損害主要由腎遠端小管呈管型,腎近端小管影響重吸收功能及腎小球發生輕鏈沉積病等共同作用所致。因此,進行相應血清學指標檢測,有利于及時診斷及鑒別早期腎功能損傷。
本研究結果顯示,3 組CysC、LDH、Cr 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上述指標在評估患者早期損傷中價值較高。分析原因為,CysC雖無組織學特性,但在血管生成、腫瘤生長、浸潤、轉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CysC水平受其他影響因素較小,只經腎臟代謝,若腎臟出現損傷,CysC 在體內濃度會升高。因此,將其作為評估患者腎小球濾過率的重要指標[10]。LDH 為參與糖酵解和糖異生工程中催化乳酸和丙酮酸之間氧化還原反應的重要酶類,LDH升高表明患者病情進一步發展,預后效果不佳,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多發性骨髓瘤等血液疾病的檢測[11-12]。本研究結果還發現,不同分期患者LDH 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于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進行這一檢測確能有效觀察患者病情進展及預后情況,便于醫師采取措施針對性干預。Cr 亦為多發性骨髓瘤腎臟損害評估的常用指標,受腎臟排泄能力影響,Cr水平升高提示患者腎臟可能受損,應及時干預。值得注意的是,對患者進行上述指標檢測時,不能僅依靠單一指標檢測判斷患者是否出現腎功能損傷。本研究結果顯示,MM不同分期患者單項指標與聯合指標檢測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聯合檢查更有利于準確判斷患者是否出現腎功能損傷。
綜上所述,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進行血清CysC、LDH、Cr檢測,能盡早判斷患者是否出現腎功能損傷,且三聯檢查對多發性骨髓瘤早期腎功能損傷的陽性檢出率更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