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華
(云夢縣中醫院婦產科,湖北 孝感 432500)
妊娠期糖尿病是產科常見的一種合并癥,屬于高危妊娠,由于妊娠期產婦血糖水平異常升高且難以控制,血糖水平波動較大,若未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可影響圍產兒及產婦的生命安全,影響妊娠結局。因此,早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是改善母嬰結局的關鍵。有研究認為,胰島素抵抗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發病因素,胰島素泵注射可有效降低胰島素抵抗,控制血糖水平;二甲雙胍對胰島素抵抗有改善作用[1-2]。本研究探討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聯合二甲雙胍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及母嬰結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經藥物治療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盲抽法分為兩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25~36歲,平均年齡(30.59±2.46)歲;孕周21~28周,平均孕周(24.58±1.56)周。對照組年齡26~33 歲,平均年齡(29.58±2.13)歲;孕周20~30周,平均孕周(25.06±1.22 周)。納入標準:符合《婦產科學》[3]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均為單胎妊娠;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等器臟功能障礙者;孕前患有糖尿病者;精神異常、交流障礙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運動指導和飲食管理控制血糖,定期測量血糖變化情況。
1.2.1 對照組 給予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根據不同患者病情計算每日所用藥量,將相應劑量胰島素與餐前所需量按照1∶1 比例進行配置,將德谷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Novo Nordisk A/S,S20191008,規格:3 mL∶300單位,筆芯)裝入胰島素泵中,以每天胰島素量50%為基礎量,模擬胰島素分泌24 h 持續皮下輸注,剩余50%量于三餐前30 min 輸注,動態觀察血糖變化情況并及時調整藥量。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上海宣泰海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023,規格:0.5 g),每次0.5 g,晚飯后服用。兩組均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①糖脂代謝水平:于治療前、治療12 周后抽取兩組晨間空腹靜脈血3 mL 及餐后2 h 靜脈血3 mL,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低密度脂膽固醇(LDL-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②臨床療效:治療12 周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顯效:臨床癥狀基本緩解,空腹血糖降低>30%;有效:臨床癥狀緩解,空腹血糖降低10%~30%;無效:無明顯癥狀改變,空腹血糖無變化或下降<1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本組總例數×100%。③母嬰結局:產婦主要通過羊水過多、胎膜早破、妊高癥方面觀察;嬰兒通過呼吸窘迫、巨嬰、肺炎方面觀察,比較兩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糖脂代謝水平比較 治療12周后,兩組FPG、2 h PG、HbAlc、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糖脂代謝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兩組糖脂代謝水平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FPG(mmol/L)7.48±0.91 7.46±0.94 0.097 0.923 5.28±0.49a 6.01±0.64a 5.728<0.001 2 h PG(mmol/L)9.92±3.18 9.89±3.21 0.042 0.967 6.39±1.58a 7.65±1.46a 3.704<0.001 HbAlc(%)7.11±1.08 7.15±1.12 0.163 0.871 5.48±0.91a 6.45±0.76a 5.174<0.001 TC(mmol/L)6.62±0.88 6.59±0.91 0.150 0.881 4.48±0.81a 5.22±0.93a 3.795<0.001 TG(mmol/L)3.73±1.79 3.71±1.82 0.050 0.961 1.51±0.56a 2.02±0.92a 2.995 0.004 LDL-C(mmol/L)3.82±1.32 3.85±1.29 0.103 0.918 2.17±0.68a 2.84±0.95a 3.627 0.00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母嬰結局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產婦妊娠結局異常率為7.50%,低于對照組的25.00%,新生兒異常率為2.50%,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表3 兩組母嬰結局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maternal and infant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見疾病,隨著目前人們不良習慣的增多,加之妊娠期產婦缺乏疾病防治意識,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該病主要因妊娠期產婦葡萄糖需求量增加、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大部分產婦早期無明顯癥狀,但該病對母嬰遠期健康存在較大影響,如不定期檢查或及時控制病情,極易引發產婦羊水過多、胎兒過大等并發癥,且對產后產婦康復效率和嬰兒健康造成嚴重影響[4-5]。常見糖尿病治療措施為胰島素注射治療,但因妊娠期產婦胰島素抵抗較高,且分泌不足,對于藥量的需求量也增大,因此,采用胰島素泵持續治療有助于調節患者胰島素作用。胰島素泵由泵、輸液管和小注射器組成,將胰島素注射至皮下具有微量、持續性,有助于控制患者全天血糖穩定。胰島素抵抗是引發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采用胰島素泵皮下治療可以模擬人體胰腺功能,且藥效迅速,可快速降低胰島素抵抗,從而穩定患者血糖水平,縮短血糖達標時間,減小胰島素使用量,提高治療效果[6-7]。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糖脂代謝水平低于對照組,母嬰結局異常率低于對照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為,二甲雙胍是一種口服降糖藥物,該藥具有穩定性和受耐性,可促使周圍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增加,從而提高胰島素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還可降低肝糖原糖的異生作用,從而降低肝臟對葡萄糖的分泌。有研究認為,炎癥因子是造成胰島素抵抗的主要因素,二甲雙胍可有效降低炎癥因子水平,進而降低胰島素抵抗,且二甲雙胍具有穩定性和安全性,研究中無患者因藥物不良反應導致中斷治療[8-10]。因此,兩種治療方式聯合使用,可快速調節胰島素抵抗,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從而控制血糖水平,且具有安全性和持續性,藥效迅速,臨床效果顯著[11-12]。
綜上所述,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聯合二甲雙胍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糖脂代謝水平,改善母嬰結局,臨床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