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洪波

張光輝在法庭上接受審判
作為在煙臺山醫院工作30余年的“醫療精英”,張光輝從一名普通的放射科醫生,一步步成長為分管信息管理科、門診部、急診科、預防保健科、CT/MR室等多個部門的副院長,并協助院長分管基建科、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辦公室。
隨著權力的增長,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張光輝逐漸喪失了理想信念、改變了從醫初心,最終走向違法犯罪的深淵。山東省棲霞市人民法院近日披露長達38頁的判決書,歷數張光輝自2014年5月至2018年9月利用職務便利,在藥品及醫療設備采購、工程承攬及工程款結算等方面為煙臺某醫藥有限公司、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李曉軍等7人謀取利益,索取、非法收受財物共計884.622萬元的犯罪事實。
醫院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人希冀與醫院的人認識,方便日后的尋醫問藥。身為副院長的張光輝身邊朋友無數,“會辦事”的朋友讓他特別看重。2012年前后,煙臺某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軍通過他人介紹認識了張光輝。彼時張光輝已是煙臺山醫院分管藥品管理等工作的副院長。為了增強在張光輝心目中的地位,李曉軍變著法兒與其接觸。隨著一起外出考察、旅游等活動越來越多,李曉軍和張光輝的關系逐步加深。
2016年,煙臺山醫院對醫療器械供應商進行整合,將小規模的供應商從采購名單中清除。李曉軍的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規模不大,很有可能被清除。事先得到消息的他找到張光輝,張光輝只一句話便保留了李曉軍的公司在煙臺山醫院的供應商資格。之后,李曉軍的公司每年對煙臺山醫院的供貨額更是較之前翻了幾倍,他從中賺得盆滿缽滿。
醫院采購新藥的流程是“臨床主任打申請報告到醫務科和藥劑科,然后將需要采購的新藥報到藥事委員會,藥事委員會投票決定是否采購”。身為藥事委員會副主任的張光輝有一定的話語權。他一見到李曉軍公司提報的新藥品,就一律表示“同意”,并在藥事委員會召開會議時投贊成票。最終,這些藥品都在藥事委員會被批準采購。2014年至2017年,張光輝還在醫院收取藥品供應商保證金以及結算貨款方面,通過少交緩交、打招呼、遞條子等方式,給李曉軍公司提供巨大幫助,為李曉軍謀取巨額利益。僅在少收取保證金方面,他就為李曉軍節省了1000萬元。李曉軍的公司為煙臺山醫院供應了價值2億元左右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李曉軍從中賺取2000多萬元。
李曉軍暗下決心:一定要抱住張光輝這棵大樹。張光輝喜歡車。2016年3月,張光輝打電話給李曉軍,告訴他自己看上了一款奧迪轎車。李曉軍是個“明白人”,當即帶著公司負責車輛管理的辦公室主任陪張光輝一起去專賣店看車。在試駕時,張光輝一直夸一款白色奧迪A4轎車,“內飾優雅,動力很足”。善于察言觀色的李曉軍對張光輝說:“張哥,這款車比較適合你,買了吧。”張光輝聽后沒有直接答復,只是笑著點了點頭。在試駕一款白色奧迪Q5車時,李曉軍看出張光輝也非常喜歡,就狠了狠心,安排辦公室主任將兩輛車一并買下,總共花了80余萬元。為掩人耳目,李曉軍辦理車輛登記等手續時,將兩輛車登記在其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名下,將車鑰匙交給了張光輝,供其長期使用。
據辦案人員介紹,2014年5月至2018年7月,張光輝先后10次索要、收受李曉軍銀行卡、現金、奧迪汽車等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623.622萬元。2018年4月至8月,張光輝為掩飾罪行,多次與李曉軍悄悄會面、串供,采取虛假退還、部分退還和轉移財物等方式對抗組織審查調查。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的。
王華明是某制藥公司煙臺地區的區域經理。為了保證其代理的藥品在煙臺山醫院的供應量,并且供應的品種不被削減,王華明多次找張光輝幫忙。張光輝每次都會跟藥劑科打招呼,讓他們給王華明的公司提供幫助和照顧。作為回報,2016年至2018年,王華明先后4次送給張光輝共計35萬元人民幣。王華明每次都把錢裝在一個調料禮盒里,里面除了錢還有一些調料。這些錢到了張光輝手里后,被陸續用于購買家用電器以及供其女兒在國外讀書。
2014年4月,張光輝準備裝修房子。一些“懂事”的老板從中看到了機會,張光輝也因此大賺了一筆。李曉軍專程去張光輝房子的裝修現場表示祝賀。他將一張存有100萬元的銀行卡交到張光輝手上,說:“張哥,你拿著用吧,一點心意,別見外。”張光輝絲毫沒有猶豫,心安理得地收下了。一藥業公司銷售經理盧開新找到張光輝,表示“需要用錢就說話”。張光輝毫不客氣,讓盧開新向包工頭梁某轉賬10萬元。
2014年11月至2017年中秋節前,盧開新先后3次送給張光輝共計9萬元人民幣,用于支付裝修尾款及日常開支。
2014年,盧開新想在煙臺山醫院建配送中心。張光輝親自召集各科室負責人協調推進,使得盧開新的配送中心順利建成。醫院在采購業務上也從不為難盧開新,并增加了其供應的品種,盧的供貨量穩中有升。
張光輝是醫學影像專業出身,曾擔任煙臺山醫院影像科主任。2017年7月,醫院影像科有關人員找到張光輝,提出其使用的PACS軟件速度太慢,無法滿足當前的業務需求。
煙臺某大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區經理孫曉華和張光輝很熟。在一次推介會上,孫曉華介紹某公司青島辦事處銷售經理林曉華認識了張光輝。林曉華找到孫曉華,表示想向煙臺山醫院銷售其代理的一款PACS軟件。
張光輝知道軟件的成本很低,利潤卻高得驚人,于是動起了心思。他通過孫曉華告知林曉華,做成這筆影像軟件交易后,林曉華拿走自己公司的成本和利潤,把剩余的利潤作為“好處費”留給孫曉華,供張光輝享用。沒有張光輝的同意和支持,林曉華不可能向醫院銷售PACS軟件。為了控制貨款,保證拿到“好處費”,張光輝讓孫曉華找二級代理商和煙臺山醫院簽合同。經過“公開招標、報價詢價”等一系列程序,林曉華所在的公司順利中標,煙臺山醫院最終以238萬元購買了該軟件,林曉華按照事先的約定,僅拿走了其中的133萬元。
當時,煙臺市紀檢部門巡察組已經發布了對煙臺山醫院的巡察公告,張光輝卻頂風作案,目無法紀!為掩人耳目,他把105萬元“好處費”暫存在孫曉華的銀行賬戶里,由孫保管,張隨時取用。2018年9月,張光輝讓孫曉華用這筆錢中的12.2萬元為其購買了一批茅臺酒。
王華明和張光輝是“釣友”。2016年,王華明申請到一處4000多畝海區的使用權,為了方便垂釣,二人想在海區內建人工魚礁。由于人工魚礁建設的花費比較大,張光輝動起了“腦筋”。
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煙臺山醫院新院區的建設工作由張光輝全面負責。從設計方案到確定招標、管理、監理單位等大小事務,張光輝都“親力親為”。某裝飾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林靜曉是張光輝的老鄉。利用張光輝及時提供的招標信息、審圖意見等,林靜曉的公司順利承攬了煙臺山醫院6億多元的裝飾裝修、智能化、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利潤有六七千萬元。在林靜曉的公司中標后不久,張光輝協調醫院為其撥付了6000萬元工程款,極大地緩解了林靜曉公司的資金壓力。
于是,張光輝以“借”為名找林靜曉要100萬元,投資人工魚礁。為了不留痕跡、避免被組織發現,張光輝特地讓林靜曉準備100萬元現金。為逃避法律制裁,張光輝安排干雜活的吳小軍去拿錢,并讓吳小軍打了借條。拿到100萬元后,在張光輝的授意下,吳小軍暫時把錢放在家里。后來,因為人工魚礁項目沒有啟動,這些錢一直放在吳小軍家中。
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分管煙臺山醫院新院區工程建設期間,張光輝為某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大區經理孫新力承攬幕墻安裝工程提供幫助和照顧,收受孫新力給予的價值人民幣1萬元的購物卡。2018年春節前,張光輝接受某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東齊新華的請托,為其承攬煙臺山醫院新院區醫用氣體工程提供幫助,收受齊新華給予的價值人民幣1萬元的購物卡。
據辦案人員介紹,2018年5月,紀檢部門巡察煙臺山醫院時,張光輝為逃避處罰、掩飾罪行,將孫新力、齊新華送給他的購物卡都退還了。
張光輝利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為自己大肆斂財,對黨紀國法毫無敬畏之心。
2018年11月27日,煙臺市監察委員會對張光輝涉嫌嚴重違法問題進行初核。12月7日,煙臺市監察委員會對張光輝立案調查并對其采取留置措施。2019年6月,張光輝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其違法所得被收繳,并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至此,張光輝才意識到他的“光輝之路”已到盡頭。到案后,張光輝自感問題嚴重,如實作了交代,并作出了深刻懺悔,積極退贓,表示接受組織處理。
法院查明:2014年5月至2018年9月,張光輝在任煙臺市煙臺山醫院副院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在藥品及醫療設備采購、工程承攬及工程款結算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索取、收受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884.622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張光輝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索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為他人謀取利益,且被告人具有部分索賄情節,其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之規定,構成受賄罪。被告人如實交代了部分未被掌握的同種犯罪事實,真誠悔罪,積極退贓并繳納罰金,法院依據上述情節予以從輕處罰。
山東省棲霞市人民法院依法對該案作出判決:被告人張光輝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60萬元。涉案贓款人民幣884.622萬元,予以沒收并上繳國庫。
(文中除被告人外,其余人名均為化名。本文謝絕轉載)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