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迪
選題來源: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檢察院
案件類型:買賣身份證件罪
2020年5月27日,張某在網絡上看到招聘辦理某貓商鋪注冊人員的信息,隨后就聯系了一名自稱“成陽”的男子。當天,“成陽”就帶其前往移動營業廳辦理實名手機卡,并轉賬600元,扣下了張某的手機卡和身份證,同時告知其三天之后簽字便可獲利2000元。張某等了一天后按捺不住,主動聯系了“成陽”,但是被其用借口胡亂搪塞。后來張某漸漸沒有了耐心,想要回自己的身份證,于是再次聯系對方。“成陽”不勝其煩,遂將其微信拉黑處理。張某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在這起買賣身份證件案中,犯罪嫌疑人王某化名“成陽”,以幫助辦理貸款和注冊某貓商鋪為由,誘騙多名被害人辦理實名制手機卡,后將被害人身份證和手機卡扣下,將其出售給朱某等人用以辦理企業營業執照。然而,通過違法方式辦出的企業營業執照層層轉賣后,造成購買方濫用公司法人資格,并帶來證照被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的種種風險。2020年2月至6月間,王某向朱某等人出售居民身份證共計27張。
2020年10月12日,嘉定區檢察院依法以買賣身份證件罪對王某、朱某等5名被告人提起公訴。

近年來,“被法人”現象頻發,不法分子較為猖獗,隨意使用他人身份作為“擋箭牌”從事各類非法活動,給被害人帶來巨大麻煩的同時還有可能將其卷入不必要的法律糾紛中。
檢察官提醒廣大群眾應增強防范意識,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居民身份證、銀行卡、對公賬戶等重要信息,小心警惕他人冒用身份信息,切莫在不知不覺中淪為不法之徒的“擋箭牌”。
(周堯杰,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