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陳怡君

在當今時代,學前教育非常強調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幼兒早期閱讀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廣受重視,被視作幼兒園語言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大班的孩子而言,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因為早期閱讀能有效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表現力,以及豐富的情感,對他們銜接小學生活也有極大的益處。我任教的江蘇省昆山市新鎮中心幼兒園的園部特色就是閱讀。一直以來,我們都致力于研究早期閱讀的思想概念、指導方針,力求剔除指導糟粕,提煉策略精華。以下將分享如何關注大班幼兒特點,多樣化地指導其進行閱讀。
看準幼兒特點,優先設定目標。做事必須有目標,早期閱讀也不例外,好的教師應該在每一次幼兒早期閱讀前都制定好目標。目標是教師期望幼兒通過一次次活動能得到的收獲,是多樣化指導幼兒的總方向,這直接影響著幼兒接受早期閱讀教育的有效性。
制定教學目標應該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各個班集體的實際情況,同時依據《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目標條例來制定。例如,大班幼兒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表現欲和表現程度相比從前更甚,能夠自主理解故事內容、學會重點語句,并且具有較深層次的情感體驗。結合《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內容,如“能根據故事的部分情節或圖書畫面的線索猜想故事情節的發展,或續編、創編故事”“能初步感受文學語言的美”等,可以從認知、技能、情感三個方面制定目標。
每個班級幼兒的情況也不一樣,如我班的幼兒總體較為活潑好動,那么目標可以偏向于完成一些機動性較高的任務,如合作表演故事劇,而我園某班幼兒總體而言喜靜,那么目標可以偏向于完成續編、創編故事等任務。
選擇合適又有趣的閱讀材料,讓閱讀變成一件趣事。每個人對待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會有更多的注意力和專注力,因此培養幼兒對早期閱讀的興趣十分重要。大班幼兒愛說、愛動,在閱讀材料上就要注重“花樣”,閱讀材料豐富多樣,幼兒的興趣就會提升,專注力自然會更高。因此,在選擇材料時,教師要注重內容的豐富性,不僅可以選語言類的閱讀材料,還可以選科學類、健康類、數學類的閱讀材料。除此之外,教師在選擇時還應遵循符合幼兒實際生活的原則,任何教育都要回歸生活,貼近生活的閱讀材料可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提高幼兒的理解、表達能力,為幼兒未來的生活打下好的基礎。
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讓閱讀變得舒適。在閱讀活動中,環境非常重要,閱讀是需要安靜氛圍的活動,而且幼兒常常需要坐著欣賞,因此創造一個良好、舒適的環境能大大提高幼兒閱讀的效率。在環境方面,教師可以利用繪本的部分內容,讓環境也動起來、活起來。例如,教師可以放置一些符合幼兒閱讀材料主題的裝飾等。
除此之外,創設主題墻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幼兒多數時間是在教室中學習、生活,主題墻是他們經常接觸、經常欣賞的區域。在主題墻上提供豐富的閱讀信息,同時按照主題活動變換,可以讓幼兒每隔一段時間都能學習新的閱讀內容。在大班幼兒的環境上可以做更多區域的創設、劃分,在看、說、演的基礎上還能增加聽、做的內容,促進幼兒閱讀能力的全面發展。
指導要適當,讓幼兒做閱讀的主人。第一,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現在是網絡科技時代,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幫助幼兒開闊眼界、豐富閱讀知識。幼兒仍然以觀察、欣賞的認知方式為主,對他們而言,看是最直觀的過程,在看多媒體內容的過程中,幼兒不僅能欣賞,還能學習。《快樂旅程—交互式幼兒閱讀指導》一書中提到:“多媒體手段將圖畫、聲音等相結合,為幼兒提供具體生動的感性經驗,能夠喚起高閱讀動機。”教師使用多媒體手段,輔以豐富的課件形式,能夠提高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理解閱讀材料內容。
第二,引導幼兒仿編、創編、續編。大班幼兒已經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基礎和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可以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重點的句子形式,引導幼兒仿編故事,由此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作品的結構,鞏固幼兒對故事的掌握,同時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想象力。創編、續編故事是一個慢慢遞進的過程。從仿編到創編故事,讓孩子從只能仿照到學會創作;從創編到續編故事,讓孩子從能夠創作到能夠將創作與原內容相結合。這對大班幼兒而言是一個既符合最近發展區,又具有很大挑戰的過程。教師可以以仿編、創編、續編為主體開展階梯式教學,也可以單獨拿出一部分,或打亂順序教學。通過仿編、創編、續編,教師能培養幼兒的想象力,打破固性思維,使幼兒在理解內容和表達的能力上都提升一個階梯。
早期閱讀在幼兒的生命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它能讓幼兒在黃金時期得到最好的發展,有利于幼兒在思維理解、想象力、情感感觸、欣賞能力、社會性、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