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育初中生政治認同感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重要內容,更是每個初中生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愛國題材的影片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國家建設的偉大征程中提煉出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文化資源,不但具有新穎、富有吸引力的優勢,且能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更生動,學生更容易投入其中。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應用愛國題材的影片,能有效強化初中生的政治認知,豐富其政治情感,促使其付諸政治行為,堅定其政治信念,培育其政治認同。
【關鍵詞】愛國題材影片;政治認同;初中生;學生素養
培育初中生政治認同感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重要內容,更是每個初中生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作為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情境,將初中生日常的所見、所聞,尤其是社會熱議、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從而強化初中生的政治認知,豐富其政治情感,促使其付諸政治行為,堅定其政治信念,從而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養高尚的民族情操和愛國情感,達到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立德樹人的目標尤為重要。其中,愛國題材的影片資源是創設良好情境課程資源的其中一種,具有新穎、富有吸引力的優勢,能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更生動,初中生更容易投入其中。
一、愛國題材影片的界定
(一)愛國題材影片的概念
愛國題材影片應該是指能代表中國先進文化,能傳承民族精神,能啟迪人們美好心靈,對塑造民族文化、弘揚正氣有著重要意義的愛國主義教育影視資源,包括微視頻、微電影、電影、劇集、綜藝節目和MV歌曲等。
(二)愛國題材影片的類型
愛國題材影片可以參照電影類型進行大致劃分,如故事片、戰爭片、記錄片、綜藝片和歌曲影視等。但是,從適應初中生課堂教學的角度,本人認為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劃分。從時空看,可以分為反映不同歷史時期國家的發展或變化的題材影片,如《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等;從內容看,可以是講述英雄人物的故事、呈現重要事件、描繪百姓故事等題材影片,如《黃大年》《2019年閱兵盛典》《我和我的祖國》等;從情感看,為的是傳承民族精神、弘揚正氣、樹立“四個”自信等題材影片,如《金剛川》《戰狼》《奪冠》等。
(三)用于初中教學的愛國題材影片的特點
用于初中教學的愛國題材影片應從不同歷史、不同題材、不同風格把歷史、知識和情感、藝術融為一體,影片的題材應該較為真實,能較好還原歷史,能反應它所處的時代的特征和當今時代的主題、社會的熱點、教學的需求,能使教學過程更生動、更直觀,具很強的感染力。
二、愛國題材影片對培育初中生政治認同素養的價值
初中生正是“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對初中生政治認同意識的價值引領尤為重要。但由于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仍未成熟,容易在形成政治認同的過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變革下傳播方式的改變,學生可以通過各類影像化更直觀的接收信息。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重視愛國題材影片資源應用的價值,在培養學生“對領導力量的認同”“對根本道路和制度的認同”“對國家、民族和文化的認同”“對價值觀的認同”等選取適用的內容和素材,結合教材,恰當的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愛國題材影片資源來落實初中生的政治認同感。
(一)愛國題材影片價值與初中生政治認同素養的關系
從意識形態看,我國的愛國題材影片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國家建設的偉大征程中提煉出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文化資源,它具有民族精神和英雄主義的思想風貌,它承載著國家的意志,體現著民族的品格。因此,愛國題材影片是以政治認同為價值引領,它與初中生的政治認同素養兩者從內容上講具有一致性。愛國題材影片的政治認同這個特性決定了它可以成為培育初中生政治認同素養的直接的材料,能夠增加初中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知識的理解。作為新時代的初中生,鑒賞優秀的愛國題材影片,學會把影片的文化價值和所學知識結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愛國題材影片是培育初中生政治認同的重要補充
愛國題材影片最重要是體現愛國性,在政治立場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因此能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教學提供素材來源。
1.愛國題材影片真實記錄了歷史,直觀幫助初中生從過去看現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走上了一條民族復興、強國富民的康莊大道。例如,在講《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教材第一課《踏上強國之路》,可以選用改革開放40周年題材的紀錄片,如《必由之路》《我們一起走過》《中國:變革故事》等,讓厚重的歷史在影片中得以展示。不僅可以讓學生認同改革開放是必由之路,同時對我國過去、現在的發展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從而深刻認識到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2.愛國題材影片體現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中華民族精神。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來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傳承與創新、發展,更來自偉大民族精神的培育、繼承和弘揚。例如,在講《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教材第五課《守望精神家園》,可以選取如《國家寶藏》《我和我的祖國》《奪冠》等,讓學生在賞識中加深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愛國題材影片堅持正確導向,發揮正能量。當代社會進入自媒體時代,低俗、色情、暴力等不良的影片、短視頻、直播等充斥著互聯網,而初中生由于自身閱歷不豐富,“三觀”正在形成,極易被這些不良視頻誤導。這時教師有意識的推送優秀的愛國題材影片,在教學中適時運用愛國題材影片資源,通過學生對影片的鑒賞、討論、點評,再結合教材的知識,有利于進行正確的價值引領,培養初中生的“四個自信”。
三、應用愛國題材影片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策略
(一)愛國題材影片的選取要科學
教師選取愛國題材影片應用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時要把握科學性的原則,這種科學性應該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愛國題材影片的選取應考慮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生對影片的興趣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師在選取愛國題材影片時候應避免學生產生抵觸情緒,應選取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和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影片,從而激發起對影片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選取愛國題材影片時候還應考慮學生是否能夠獨立進行分析,是否能夠理解影片題材的背景和價值,是否能夠較好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等。
2.愛國題材影片的選取應與教學內容相關。教師在選取愛國題材影片時,要對教學內容具有針對性,尤其是在學生政治認同這一方面;要正確明確課題教學目標,建立自己的愛國題材影片資源庫,注意挖掘各類影片的深度,從多角度結合教材的知識點,多維度培養學生的素質能力。
3.愛國題材影片的選取應緊扣新時代。愛國題材影片的選取應將教材知識與重大熱點時政結合起來,緊扣新時代的時代特色。所選擇的影片資源能緊緊向學科知識靠攏,能有效引導學生理解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能有效通過藝術的形式將政治認同方面的知識傳達給學生,從而進行政治認同素養培育。
(二)愛國題材影片需回歸課堂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是初中生政治認同素養培育的最重要陣地之一。愛國題材影片的應用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和體驗性,因此教師應避免將影片資源的應用隨意性和簡單化。具體應做到:
1.課前任務要感受政治認同。愛國題材影片資源要引入課堂教學,前提是學生需在課前先觀看了該影片,在觀看過程讓政治認同滲透其情感中。因此,為避免學生走馬觀花式的觀看,教師應在課前布置任務,帶著問題去收集影片拍攝的背景、題材的價值,然后學生對影片進行點評。點評可以在開始課堂教學前通過文字、圖畫、表格、PPT等方式進行影評的展示。教師應及時對學生準確、鮮明的觀點予以鼓勵和支持,對錯誤、偏頗的觀點及時指明和引導。
2.課中教學各環節要貫穿政治認同。在選好與初中道德與法治某課主干知識聯系緊密的某部愛國題材影片基礎上,應該盡量使該影片資源運用到教學各個環節中,各環節要貫穿政治認同。在導入、教學過程、練習等環節均可創設與影片相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的政治認知,形成正確、鮮明的政治態度。例如,在講《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教材第五課第二框“凝聚價值追求”,就可以充分運用最近放映的電影《金剛川》。作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電影,第一符合時政的熱點,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歷史背景和中美關系的緊張都迎合了初中生興趣,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二內容上須符合教學需要。首先,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表現了志愿軍戰士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的偉大民族精神。其次,該影片并沒有選取人們熟知的戰役和英雄模范,而選取了一場渡河的小戰役和一群17、18歲普通的志愿軍戰士的故事。這讓學生有強烈的代入感,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不是榜樣人物身上獨有的精神品質,他是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普通人同樣可以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國夢而作出不竭努力。
3.課后要內化政治認同。初中生政治認同素養的培育,不是幾部愛國題材影片或幾節道德與法治課就能形成的。作為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把習得的理論知識聯系實際,在實際中檢驗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加深認識,從而使政治認同素養內化于心。例如前段時間熱門的電影《奪冠》,隨著國家富裕,人民生活內容的多元性,從為國爭光,到為自己打球,重新執教中國女排的郎平告訴90后的女排姑娘們,你應該為自己打球,應該享受體育。那么,為國爭光與為自己打球兩者是否有矛盾、是否有沖突,這或許很多學生也會有類似的迷惘。這需要學生在課后去思考、去踐行才能找到答案真正理解課本知識;才能真正理解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綜上所述,愛國題材影片對培育初中生政治認同素養有其獨特的價值和特有的優勢,而應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選取的科學性和落實到教學的全過程,使愛國題材影片資源與教材知識高度融合,達到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才艷穎.基于政治認同的思想政治課堂時政資源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2]朱麗娟.新紅色電影 讓政治課燃起來——以國家認同感的培養為例探索初中思想品德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2019.
[3]王瑞好.時政教學對中學生政治認同感的實踐研究[J].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