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媛
種在地里的小辣椒給農戶帶來了一筆不小的收益,漫山遍野的舊院黑雞“跑出了”自己的品牌,萬畝茶園送走一批又一批游客,池塘里種類繁多的魚兒“游活了”一批僵化的資產……
3年時間,開州區大進鎮不僅發展起了“3+1”主導產業,更有了各具優勢、多點綻放的特色產業。
“我們將繼續以組織為保障,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州區大進鎮脫貧攻堅工作指揮部駐鎮工作隊隊長鄭夕明表示。
當前,一場產業振興的“接力賽”在大進鎮吹響號角。
整合資源
——發揮組織力量,整合各方資源,解決政策、資金、技術等難題,使產業發展選好方向
2020年12月11日,大進鎮紅旗村便民服務中心的會議室里傳出熱烈的討論聲。
會議室內,開州區農業農村委相關領導正和鎮村干部針對兩個問題進行探討:一是在新的茶葉加工廠還沒建成、加工還沒完全跟上的情況下,2021年春季茶葉如何加工;二是茶葉投產后,每天的加工量有多少,需要哪些加工廠來消化。
大進鎮地處大巴山南麓,境內山多林密、溪溝縱橫,南北差異性氣候在此交匯,形成了得天獨厚的產茶環境。
2017年,在邀請專家評估、開展市場調研等基礎上,大進鎮開始發展萬畝茶園。
如今,3年多時間過去,大進鎮的茶產業已步入正軌。不過,如何做好管護、加工和銷售,成為產業提檔升級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茶園管護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面對勞動力缺乏的情況,大進鎮紅旗村開始以生產可追溯產品為目標,探索發展智能農業。
2020年4月,在駐村工作隊的引薦下,重慶市農業科學院的專家來到紅旗村進行實地考察。結合紅旗村茶產業的實際情況,專家們為產業發展做了智能化設計和規劃。
無人機噴灑農藥、可視技術、全程可追溯……一張智能化農業圖景在紅旗村逐漸鋪開。
管護手段有了新嘗試,對于后期銷售,紅旗村也有了新方向。
“茶葉馬上就要投產了,由于規模較大,小企業可能無法消化,所以我們正和一些龍頭企業進行意向性接觸。”紅旗村第一書記王棟表示。
在紅旗村忙著招商引資的時候,長城村荒廢的43口魚塘又重新“活”了起來。
“這43口魚塘是村民自主創業的項目,可項目還沒完成,資金鏈就斷了,魚塘也就荒廢了。經過我們協調,這些還沒有建成的魚塘被整合到我們村引進的立體生態循環養殖基地,僵化的資產又重新‘活了過來。”長城村第一書記劉成國說。
從2018年的“空殼村”,到2020年村集體收入超過30萬元,劉成國為加強產業可持續發展提出的“四個一批”,即“村集體引領示范一批、引進企業發展一批、培育村民創業一批、盤活僵化項目一批”,已成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手段。
“脫貧攻堅積累的這些能人和成果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階段,這些資源將會延續下去,駐村工作隊不會撤,幫扶力量也一定不會少。”大進鎮黨委委員黃闖表示。
引育人才
——加強基層一線的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使產業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實現產業振興,要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要大量的復合型人才。
面對各村的復合型人才缺口,大進鎮積極行動起來——干部外出考察、入戶尋訪、電話詢問、積極引導,以及建立平臺吸引人才。
除了積極回引本土人才,大進鎮還對已有人才進行培養。按照“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原則,大進鎮黨委引導各村黨支部書記兼任集體經濟股份聯合社董事長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黨員能人吸納進村黨支部任職,牽頭推進產業規劃的落地實施。
紅旗村黨支部書記鄭代發作為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從茶產業的項目規劃、產業管護到后續發展等,他都全程負責,不僅牽頭帶動茶產業落地見效,更帶領不少村民成為產業發展能手。
與此同時,紅旗村還通過“頭雁培育”行動,在2020年12月將“90后”會計賀丹,培養成為村黨支部專職副書記。
除了積極回引和培育本土人才,大進鎮在引進培養外來優秀人才方面也持續發力。
2020年9月,博士研究生張渝浩被團市委派駐到紅旗村。
最近,紅旗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姚朝富有了新愛好——帶著張渝浩去茶園逛逛,給他講些產業發展的情況和茶葉的管護知識。
“老帶新,人才的發展才不會斷層。像他們這樣的優秀人才,今后一定是產業振興的主力軍。”姚朝富說。
看著越來越多的人才扎根大進,第一書記王棟和姚朝富等駐村工作隊隊員也有了新的期盼:“希望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階段,不僅能依靠已有的平臺,還能借助龍頭企業等大平臺為各村吸引和培養人才,為產業提檔升級做好人才儲備。”
新型主體
——搭建平臺積極對接市場,堅持市場導向,完善服務功能,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2020年10月,大進鎮的17個村同時收到來自巴渠郡農業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匯來的一筆款項。
“每個村10.5萬元,這是給股東的集體經濟分紅款。”巴渠郡農業開發公司總經理金小華介紹。
產業“結果”后,需要在市場上進行流通交易,但農戶自己對接市場有一定難度。出于這種考慮,也為了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2019年,大進鎮引導鎮里的17個村入股成立巴渠郡農業開發公司,整合開州北部山區農產品資源,統一包裝銷售。
為進一步做好公司的組織保障工作,增強集體經濟發展可持續性,巴渠郡農業開發公司成立了包括云鳳村、金爐村黨支部書記在內的董事會和泗峽村、長城村黨支部書記等人參與的監事會,并在2020年8月引進大進鎮電商人才金小華擔任公司總經理,負責全鎮農產品的銷售推廣工作。
“公司的運行由董事會和監事會全程監督管理。”金小華說。
2020年9月,巴渠郡農業開發公司就營銷部和市場部的人才引進問題召開會議。
“我們要以脫貧攻堅的成果和資源為新起點,逐步向外拓展,持續提升產品的質量和口碑,通過對接更大的市場,使公司在鄉村振興中繼續帶動村集體增收。”大進鎮黨委書記張太雷表示。
除了收集各個村的農產品進行統一銷售外,巴渠郡農業開發公司的售賣區內還留有一個展臺,免費幫農戶代賣一些零散農產品。
“這些農產品的質量都很好,但是包裝、產品外觀等參差不齊,所以很難賣出價格、賣出品牌。”金小華介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正在修建農產品初級加工廠,在鄉村振興中逐漸憑借自身的特色和品牌形成新的產業優勢。”
除了提質量、做品牌外,巴渠郡農業開發公司還有一個目標,即希望能借助公司這個平臺,用銷售端來刺激生產端,為農戶指引發展方向。
“通過各類農產品的銷量,分析出更有銷路的品種,并由公司購買種子,免費發放給有意愿種植的農戶,再由公司保底回收。”金小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