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翔
除了每周一上門診,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部腫瘤中心主任江躍全大多數時候都在為患者做手術。
在30多年的臨床工作中,這位經常拿起手術刀的外科醫生一向小心謹慎。不過,他也曾做過“大膽”的事:通過網絡直播平臺,上演真實版“抗癌醫生的一天”,直播一天3臺高風險手術,吸引近百萬人觀看,讓更多人了解到手術室里的外科醫生。
手術室外,江躍全還一直深耕醫學技術領域。為減少患者痛苦,他創新了食管癌手術吻合方式,將食管癌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由30%下降至低于2%。國際權威外科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國際外科學雜志》)收錄了這一手術方式,并將其命名為“江氏吻合術”。
醫者仁心愛講“大實話”
每周一上午8點,胸部腫瘤中心診室外,總是擠滿了焦急等待的患者。診室里,江躍全習慣背窗而坐,逆光中,仍然可以看到他那有些花白的頭發。
一名51歲的女性食管癌患者,在兒子的攙扶下走進診室。此前,患者已在其他醫院做過一次食管癌手術,沒想到4個月前,脖子上又起了一個腫塊,而且越長越大。
江躍全經過仔細診療后,弄清了患者目前的病情。他想了想,對患者和她的兒子坦言:“病情惡化了,手術已無力回天?!?/p>
“那我媽媽還能活多久?”患者的兒子問。
“根據診斷,大約半年。當然,奇跡發生也許能活五六年?!痹捯魟偮?,小伙子的眼眶就濕潤了,但他仍然很感激江躍全能告訴他們實情。
對患者和家屬講“大實話”,是江躍全工作30多年養成的習慣。
這些年來,江躍全接觸了成千上萬名患者,十分了解他們的想法:“醫生也有生病的那天,我把自己當成患者或患者家屬,習慣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我想把真實的情況告訴他們,既能給他們吃一顆‘定心丸,也能讓他們有正確對抗病魔的心理準備?!?/p>
在患者和家屬眼里,江躍全有些嚴肅,話不多,卻總是默默觀察病情變化,細心照顧他們的情緒。
除了周一,每天早上8點的晨會,江躍全都會向醫生們詳細了解每位患者的最新情況。遇到病情有變化的,他會插話仔細詢問原因、用藥等情況。會后,他就帶著醫生們挨個查房。
走進病房,觀察患者,傾聽管床醫生匯報情況。在這個過程中,江躍全很少插話,遇到不對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他才會開口。
“江醫生有些嚴肅,話不多,但是很直接,不會拐彎抹角,這樣我們反而心里有底,不會瞎想。”患者陳先生說。
很多手術,負責術前術后跟患者家屬溝通的都是護士。但江躍全不同,由他主刀的每臺手術,術前他都會跟家屬溝通手術及術后相關事宜。他希望能對每個細節都了如指掌,只有做到心里有底,才是對患者最大的負責。
在江躍全辦公桌的抽屜里,有一本關于微創手術的專業書,這是一位美國胸外科專家送給他的。書的扉頁上,美國專家用英文寫了一段話,翻譯成中文是:“致一位紳士的醫生,你的善良和仁慈,不會被重慶人忘記。”
“江氏吻合術”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在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手術室里,食管癌手術是常見的一種手術。但傳統的食管癌手術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大,達到30%左右,其中最大的并發癥就是食管和胃的吻合口壁無法愈合或出現瘢痕。
“如果吻合口壁無法愈合,將發生手術后的吻合口瘺,這會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嚴重的只能回到醫院,用物理方法再次擴大吻合口。”江躍全說。
在2015年以前,每年都有數十位患者因為食管癌術后并發癥回到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再次擴大吻合口。
“擴大吻合口需要用一根長長的硬管子強制探進患者食管,反復擴張,這對患者來說特別痛苦?!苯S全說。
怎樣才能減少患者痛苦,是江躍全這些年一直努力的方向。
2015年,江躍全總結國際上通用的幾種食管癌手術吻合方式,想到可以嘗試做個“加法”。
國際上通用的食管癌手術吻合有“端端吻合”(食管端口與胃端口)和“側側吻合”(食管側切口和胃側切口),雖然“側側吻合”可以擴大吻合口,但胃的反流會更嚴重。經過反復研究,江躍全最終創造出了一套新的方法:在“側側吻合”基礎上,將一段食管重新套入另一端胃,保證了吻合部位無張力,減少了吻合口瘺發生的概率。
2018年,江躍全和他的團隊創新了食管癌手術吻合方式,這一創新手術在國際權威外科雜志上正式發表,被稱為“江氏吻合術”。
這項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地被應用于臨床。截至目前,江躍全已經為超過600位患者進行了這種吻合手術。
“網紅”外科醫生夢想不動手術刀
因為長期做手術,江躍全總是過了飯點才去醫院食堂吃飯。
通常,江躍全會在食堂吃些簡單的飯菜。吃完飯后,他便匆匆起身,準備下午的手術。在同事們的記憶中,他大部分時間都是這樣連軸轉。
每天平均2臺至3臺手術,是江躍全工作的常態。這種常態促使他每天清晨6點30分以前就必須出門,晚上9點左右才能回家。
2017年4月19日,一個名叫“抗癌醫生的一天”的直播節目登上網絡平臺,直播長達15個小時,最高峰時吸引了94.7萬人同時在線觀看。直播的內容,就是江躍全問診和3臺手術連軸轉的過程。
因為直播的高人氣,江躍全一下成了“網紅”,他在直播中用兩個半小時完成食管癌手術的高超技藝,受到了國內眾多同行的關注。大家紛紛發函,希望能觀看手術錄像或者來現場觀摩學習。
江躍全毫無保留地將“江氏吻合術”這項手術方式教給同行。他陸續組織了多屆食管癌微創診療新進展培訓班和腔鏡食管癌手術精品學習班,來自全國各大醫院的上百位醫生慕名前來學習。
“任何同行來交流學習我都歡迎,一定知無不言。因為只有更多的醫生掌握了這項技術,才會有更多的患者受益。”江躍全說。
有人曾問過江躍全,作為外科醫生的夢想是什么?
江躍全的回答令人有些意外,他說:“外科醫生不動手術刀,是我此生的夢想?!?/p>
江躍全解釋,外科醫生并不是想給患者做手術,而是患者的癥狀需要通過做手術才能緩解或痊愈。他相信,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未來外科醫生做手術將僅限于創傷性縫合,而癌癥等疾病服用一些科技含量高的藥物就能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