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永哲
摘 要: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發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處環境發生巨大改變,在新形勢背景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全面處理好組發展中各種財會問題。做好農村集體經濟財會深化改革工作,能夠有效盤活農村集體經濟資產,實現各項資源的科學分配,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造更多的效益,促進農村建設發展。本文就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集體經濟實施財會工作的意義,重點分析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關于農村集體經濟財會工作存在的問題,根據分析結果,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關于農村集體經濟財會工作的深化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村集體經濟;財會工作
在黨的十九大會議召開中,明確指出推行“鄉村振興戰略”的必要性,在該戰略下,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體系改革提供新的方向,并且有效處理新形勢背景下“三農”問題。為了能夠促進農村經濟更好發展,實現小康社會,應嚴格按照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要求,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積極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建設工作,探索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相關對策,保證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到位。
一、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集體經濟實施財會工作的意義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對現有財會模式進行改革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實施財會工作時,應對財會流程進行規范化處理,選擇適宜的財會模式,建立完善的財會工作體系,有效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會工作水平,獲取理想的經濟效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推動財會改革過程中,應保證財會工作質量,從根源上加強財會質量管理,實現組織內部各項資源的科學分配,節省管理成本,避免腐敗問題出現,順利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改革發展目標。
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關于農村集體經濟財會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不規范
首先,部分資產沒有做到入賬處理。當前,利用“三資”來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重點,農村有著自己的優勢,比如可開展農產品加工生產、農家樂旅游等,還可對村落進行升級改造,打造高品質的鄉村文旅項目。但無論是選擇何種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模式,都需要購置相關物資,并做好賬務處理工作,為農村集體經濟做好基礎性保障工作,但一些農村在對村集體經濟形成資產或者購置固定資產折舊攤銷過程中,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做好賬務處理工作,容易產生賬外賬。其次,部分村級沒有對年度考核需求進行充分思考,產生虛增集體收入狀況。各級鄉鎮部門需要定期對村級進行直播考核,考核結果需要與村干部薪酬相結合。但是部分村級為了獲取理想的考核結果,將會采用虛增收入的方式,一般在增加收入的同時,一邊會設立“應收賬”賬戶,這樣不但無法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同時也虛構村干部工作績效[2]。除此之外,在農村集體經濟財會深入改革中,財務人員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將會給改革效果帶來直接影響,但是當前相關部門沒有為財會人員提供專業培訓機會,使得其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比較落后,無法滿足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要求。
(二)財務賬制不完善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規模逐漸擴充,為了更好滿足時代發展要求,應該對現有財會工作思想和方式進行創新,形成新的財會工作思路,完善財會工作體系。但是從目前情況來說,因為部分村集體組織相關人員專業水平有待提高,財會人員業務能力相對薄弱,缺少專業培訓,無法建立迎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的財務賬制。
(二)內部控制不到位
首先,民主理財比較形式化,集體資產收益大量流失。從目前情況來說,部分農村雖然已經開展財務公開管理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依然會面臨“一把手”管理問題,缺少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通過調查得知,部分村干部把村集體沿街店面進行出租,出租人群為自己的親屬或者朋友,在這種情況下,使得村里將會丟失部分租金收益。部分村干部還從事擔任企業老板的職責,時常會向村里群眾借款但是沒有支付相應的利息,造成集體資產效益流失。內部監督管理比較薄弱,相關手續不規范,容易產生經濟糾紛問題。通過調查得知,部分鄉村在小工程項目上,沒有簽署相應合同,即便簽署合同但是在內容上缺少全面性和具體些,權利義務不明確,如果出現經濟糾紛無法處理,嚴重損害農村集體組織利益。
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關于農村集體經濟財會工作的深化措施
(一)規范會計核算流程
首先,在利用“三資”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時,無論是采用何種生產經營模式,都應當首先要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做好各項資產的入賬及核算。村級為了更好完成對村集體經濟形成資產或者購置固定資產折舊攤銷工作,應該第一時間做好各項資產的登記工作,將其計入到賬目中,避免產生大量的賬外資產。對于村集體購置的各種固定資產,都要將及計入到村集體賬目中,保證及時入賬,防止形成賬外資產[3]。其次,加強對村干部績效考核,將考核結果與村干部的工資績效相結合,從根源上規范村干部工作行為,避免為了一時的利益而損害村集體利益,保證各項財會信息的真實性,給后續農村集體經濟財會工作開展提供數據參考。最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加強對現有財會人員的專業培訓,做好財會人員管理工作,讓財會人員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提高財會人員專業水平,保證村級財會工作的規范性,提高工作水平。農村發展將會受到農村群眾素質的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穩定運行取決于村集體整體素養的提升,農村集體經濟管理質量往往取決于財會人員專業水平。因此,相關部門應為財會人員提供接受專業培訓的機會,讓其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術,給農村集體經濟財會工作的深化改革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加強財會內控
為了從根源上處理農村財務混亂問題,首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完善的財會工作體系,做好村級內控管理工作。在此過程中,應該對制度薄弱環節進行處理,制定貨幣資金、固定資產等轉讓、對外投資、資產處理等內部控制體系,加強財務會計控制,結合當前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實現重要崗位的充分分離,明確各崗位工作職責,劃分具體的工作權限,尤其是規范財務審批權限,將重大事件決策權交由村民大會,不可出現“一言堂”現象。只有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才能執行。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做好資金管理工作,全面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資金管理過程中,應對現有資金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體系進行改革優化,保證制度體系落實到位,規范財會流程,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會工作的標準化和專業化。
(三)強化內部監督
首先,完善審計工作體系。在由政府部門帶頭進行農村審計之外,還要在專業會計師事務所的配合下,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將注冊會計師優勢充分發揮,對農村各種經濟活動進行追蹤和調查,由社會專業組織機構結合現有的審計法律要求,配合政府部門行使社會監督管理職責,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會深化改革的實效性,形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良好工作氛圍。其次,加強民主理財,提高財務公開力度。結合實際情況,做好民主理財工作,定期對財務工作情況進行公開,揭露財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讓個別存在私心的人員不敢對農村集體資產有所圖謀,樹立村干部威望,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穩定發展。與此同時,做好農村財會公開工作,可以促進農村民主建設,對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為了保證農村集體經濟利益,促進農村經濟建設發展,做好農村集體經濟財會工作的非常必要的。相關部門應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對農村集體經濟財會工作進行改革創新,從思想意識上給予高度重視,結合當前農村集體經濟財會工作現狀,對存在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農村財會工作體系,規范農村財會基礎工作,讓農村集體經濟財會工作順利進行,保證農村集體經濟穩定運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連堯興. 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與對策[J]. 山西農經,2020(01):161-162.
[2]張彩榮. 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探討[J]. 財會學習,2020(08):225-226.
[3]龔晨.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聯探析[J]. 改革與戰略,2020,36(01):103-109.
[4]朱紅麗.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問題和措施[J]. 財會學習,2018(35):179+181.
[5]龔晨.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文化振興協同治理探析——基于廣西賀州的思考[J]. 行政與法,2019(02):8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