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晶
案例背景:
時間:2020年5月2日 ? 第2節課
地點:第十中學圖書館三樓
科目: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
課型:復習課(師徒同課異構課)
課題:地球和地圖復習課
案例主題:
集體備課提供了教師合作、探討、實踐的平臺。備課是否深入,備課是否透徹,對課堂教學能否充滿活力,教師在授課中能否揮灑自如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集體備課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手段,充分發揮全體教師強大的凝聚力和巨大的創造力,優化教師教學行為,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它要求同學科或相關學科的教師為實現相同的教學目標和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通過集體討論、共同研究、合作攻關、智慧碰撞等形式制定出教學預案。集體備課的過程其實就是教師自我矯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過程,要求老師們有效地對備課思想、資源、技術、方案進行再設計、再補充、再創造,實現智慧的碰撞和資源的共享,激發群體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更準確地把握課堂、吃透教材,實現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案例描述:
本節課的內容為復習課,瑣碎知識量較多,內容偏難,是四本地理書中最難的一章。作為青年教師,我非常希望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復習,努力提高復習效率,但真正實施起來又尋在很多困難與盲點。
為此我查閱了大量復習課件與教學設計,開動腦筋,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一個大體的模型在心中悄然形成,但是很多細節與實施還真有問題,我著急又疑惑,而且在復習課這方面網上內容與創新點很少。我把自己的大體思路告訴了本組的其余老師,說自己想設計一個知識競賽來增加課堂氣氛。大家對我這個想法表示贊成,又給我提出讓我在知識競賽環節創設搶答題。
還有一個大難題就是在知識競賽前如何給學生復習,高效課堂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而不是一個一個瑣碎的復習,這樣既耽誤時間,又難以避免老師說的多,學生說的少的局面。如何解決?我們四個老師在一起探討了很久,最終按照瑪老師的提議,在開頭給學生發專門設計的復習學案,學生先小組合作,完成后再進行小組匯報,老師糾正總結,之后是知識競賽。這樣整個課堂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全組,全班總動員,真正實現高效課堂。
肖老師也給我指出了我上課存在的一個關鍵點,要實現重難點突破,如何突破,老師一定要帶領學生解決難題,不能放置不解決。還有課堂的應變能力要加強,在對學生評價方面,豐富語言,評價到位。最后一定要多試講,試講的次數越多,發現的問題越多,講得就會越來越順。
楊老師也給我指出了我的搶答題不要太多,這樣會亂,大概五六道即可。在開頭要又引入導課,哪怕是復習課,也一定要有合適的導入,不用太長。同時給我指出我的復習學案中概念填空題減少,地理一定要落實到圖,要放圖,這樣學生復習起來才能事半功倍。在學生容易出錯,不明白的地方,要加強,這樣在知識競賽時學生出問題率會減少。
最后政史地組的老師們都來聽了我的課,每次聽課結束都會我提意見,我在這些意見中快速成長。老師們給我提出把學案合成一張,正反面打印,上課前發給大家。在時間把握上再繼續加強,務必做到整個課堂豐滿充實。開頭導課要出彩,結尾設計不錯大家課堂記憶,再抽背,效果好。
案例結果:
通過集體備課,我成長進步很快,前面的很多迷茫與困惑也都迎刃而解,自己再看看最終備好的課,簡直特別滿意,感覺棒極了,最終上課時很多評委老師都對我的課給予了好評,我非常非常開心,特別感激給我指導和教育的老師們,是他們奠定我今天的成功!整個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真正實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全組全班總動員,幾乎每個孩子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課堂的導課環節用視頻導入,選材精細,引課自然流暢。知識競賽環節更是將整個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熱鬧非凡,斗智斗勇!由于我總共上了7遍,整個課程也是爛熟于心,每句話都經過了提前推敲,在這里真心感謝每次不辭辛苦聽我課的老師們,不斷給我提出建議,促使我進步!
案例反思:
這次集體備課活動給我的感覺就是“釀百花之蜜,集眾家所長”,開闊了我的教學思路,提高了我的教研水平,大大促進我的教師專業發展,讓我受益匪淺。在一次又一次的集體交流后,我形成了完善的教學方案。又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歸納,提升和再創造,實現了我的個人特色,適應學生學情,彰顯教學個性,使集體智慧得到了升華。
我個人也非常感謝集體備課,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常常迷茫與困惑,急需各位老師的提點與鼓勵,在集體備課中,我收獲了很多知識,成長飛速,同時也加深了我和同事前輩們之間的感情與友誼,我喜歡集體備課!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也一定會將集體智慧與個人特長有機結合而立,促進課堂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與效果。
171150051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