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體育學院
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是政府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最基本的體育需求而提供的體育服務,是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基礎,是在一定社會條件和經濟水平下,以政府為主導,為人民群眾提供平等的公共體育服務,其目標是讓城鄉居民都能平等享有參加體育的權利[1]。在構建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逐漸規范化是核心內容,因為它充分解析了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多少”等的基本問題,并整體規范與指導著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2015年至今,國家及廣西壯族自治區先后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基本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和實施,特別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對“國家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指導標準”提出明確要求,可見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逐漸標準化、規范化,受到國家和廣西的廣泛關注。
近年來,廣西頒布實施了《廣西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提出要推進群眾體育星火燎原工程、“健康廣西”體育惠民工程,以期掀起全民健身的熱潮。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頒布了《關于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對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等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人員配置和建設標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極大推動了廣西農村社區的體育發展,且場地、設施建設規范統一。截至2019年3月廣西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行政村數量將增至11522 個,覆蓋率達80.3%,并實現14 個民族自治縣、邊境縣的2077 個行政村全覆蓋。
但由于廣西基本公共體育服務事業底子薄,起步晚等客觀原因存在,致使基本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不足,相關內容和標準缺失嚴重。隨著廣西的整體發展和公共事業的推進,僅僅依賴政府供給已經無法滿足廣西城鄉居民愈漸增長的體育需求。從實地考察得到的數據發現,在體育設施建設方面,政府工作成效顯著。但體育活動組織開展、技能傳授、健康知識宣傳普及等方面的服務較少且內容、形式單一,城鄉居民滿意度普遍偏低;就組織形式而言,大多是村委會組織管理,沒有設置專門的體育運動組織機構。因此,廣西社區基本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大多是以政府供給為主,社會和市場鮮有參與,且存在事權和支出責任“兩不清”的問題,對構建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造成很大實施困難。
2019年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印發《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19年版)>的通知》,對公共體育服務提出兩點具體要求:一是服務于城鄉居民,對公共體育場館開放,推進有條件的學校體育設施逐步向公眾開放;二是為城鄉居民提供全民健身服務。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細化國家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并要求各地根據標準內容制定具體的,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確保標準實施。
在此之前,其他省份早已率先制定了相關標準規范體育服務內容。2012年以來,寧波市前后完成《社區體育服務規范》《公共體育健身場地管理規范》《體育現代化村建設與服務規范》等地方標準,是國內首個通過標準方式探索體育治理模式轉變的地級市之一。2016年10月1日浙江省寧波市質監局發布的《體育現代化村建設和服務規范》更是我國首個農村體育公共服務地方標準。通過開展體育標準實施試點,研究體育標準化工作體系等,寧波市改變了基層體育工作無章可循的現實困境,推動了基層體育工作水平提升,為省級體育標準制定實施積累了寶貴經驗。2010年,北京市體育局制定了《北京市體育生活化社區達標標準》,采取“試點先試,總結經驗,逐步推廣”的模式,在體育生活化社區全面落實全民健身組織、設施、活動、社會體育指導員、科學健身指導和體質測定等六個方面的全民健身核心工作。2016年,北京市質監局頒布實施全國第一個關于社區體育的地方標準《體育生活化社區建設規范》,推動體育生活化社區提檔升級建設、提升社區體育管理水平。
截至2019年,我國各省出臺與體育相關的地方標準數量極少。在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以“體育”為“中文標準名稱”搜索我國31 個省份出臺的體育相關的地方標準情況,結果顯示13 個省已出臺相關標準化(文本)共計74 個,而廣西等18 個省至今未出臺體育相關的地方標準。如表1所示,我國以體育場所、設施的建設和維護等技術規范為核心已出臺64 個標準,而涉及公共體育以服務為主的規范標準僅有10 個,占總數的13.5%,說明當前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領域的標準主要以體育場所建設、體育設施維護等為核心,以技術要求和管理規范為主要內容,其他諸如體育信息、體育組織、健身指導等方面的建設和服務標準長期處于空白或不完善的狀態。

表1 13 個省份與體育相關的地方標準匯總表
借助全民健身“六個身邊”工程、廣西體育強區建設行動等重點工程,結合廣西作為國內較早開始構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探索的省區,2011年,國家體育總局將來賓市確定為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區)試點并開展相關探索,2014年自治區體育局與來賓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及標準化試點;2017年區府辦印發《廣西“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同步出臺《“十三五”時期廣西基本公共服務清單》明確體育領域具體服務項目和基本標準,開始探索以標準化推動落實清單等相關工作開展所積累的經驗。同時廣西壯族自治區高度重視全民健身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對這方面投入了充足的資金。
因此,廣西社區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研究具有以下幾點可行性:一是以標準化推動完善廣西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健全城鄉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系統和保障條件,促進體系建設與標準的匹配性、針對性,建立與廣西實際相符的城鄉統一的公共體育服務制度;二是探索建立動態的公共體育服務清單制,明確廣西地方公共體育服務范圍和標準,內容具體細分,增強標準應用的可操作性,促進城鄉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使標準成為衡量城鄉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實施效果依據;三是合理劃分自治區和市、縣各級公共體育服務事權和支出責任,規范明確各級支出責任分擔方式;四是以標準化規范城鄉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用語。標準是行動規則和依據,嚴謹、統一確保權威性;五是以標準化健全公共體育服務績效評價制度,促進全區各地公共體育服務質量水平有效銜接。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體育運動已逐漸成為人民必不可少的一種生活方式,為減少城鄉社區之間公共體育服務差距,需要實現全民健身公共體育服務質量目標化、供給多元化、過程程序化、內容規范化。針對廣西城鄉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現狀、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及適應廣西城鄉社區未來公共體育服務發展趨勢,建立廣西城鄉社區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標準,為群眾體育發展提供基本保障,使得廣大人民群眾共享全民健身的發展成果,普遍增強人民體質,漸漸形成健康的、科學的生活習慣和積極向上的生活體驗,從而提升國民參加體育活動的滿意度。同時,為打破廣西尚未出臺公共體育服務相關的地方標準提供有利的理論意義和重要數據支撐,特進行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