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綜合經濟實力大幅躍升,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重大突破,改革開放創新取得明顯成效,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成果,民生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2021年1月25日,貴州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隆重開幕,時任貴州省代省長李炳軍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在2020年這極不平凡的一年里,貴州省取得了脫貧攻堅決勝戰、疫情防控阻擊戰、經濟發展保衛戰、“十三五”規劃收官戰四個重大勝利。
貴州省以6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2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千年一躍”,踐行了“一個也不能少”的歷史要求。貴州省以“走新路”的探索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問題。
當“十四五”開局起步、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序幕拉開,貴州省開始了新的出發,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
“兩個五年”交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濃墨闡明了貴州省“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和2035年遠景目標,高質量建設三大國家級試驗區也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回眸“十三五”,貴州獲得三張國家級“名片”,三大試驗區建設風風火火、風生水起。“十四五”砥礪奮進,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高質量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堅持先行先試,著力把大數據先行優勢、生態環境先天優勢、交通樞紐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2020年,貴州全省92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0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徹底撕掉絕對貧困標簽。綜合經濟實力大幅躍升,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8萬億元,經濟總量在全國位次上升5位,人均水平上升4位。綜合經濟實力快速提升,創造了趕超進位的“黃金十年”!
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2020年,貴州省數字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左右。持續高質量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提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形成超大型數據中心集群,提升數字化治理水平,打造“中國數谷”。
對此,貴州省政協委員、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婁松表示,下一步,省大數據局將努力把大數據戰略行動向縱深推進,在數據中心上下游全產業鏈、云服務首位產業、大數據頭部企業招商、一體化數據中心建設、發揮數據要素作用、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實現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力。
“‘十三五全省綠色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明顯提高,生態建設邁上了新臺階。”貴州省政協委員、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楊同光提出,要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必須按照省委制定的“一二三四”總體思路,始終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協同推進。
貴州省人大代表,榕江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二級調研員石瑞鸞認為,高質量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應該建立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增長的機制,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修復,探索生態保護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發展、群眾增收致富有機結合的新模式。
把開放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貴州積極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全力推進試驗區建設。
“在貴州省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中,省商務廳負責牽頭推進內陸投資貿易便利化試驗區。”貴州省政協委員、省商務廳副廳長潘路生介紹,近年來,省商務廳構建以“1+8”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為主載體、69個省級開發區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大力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開放載體不斷完善,開放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