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
摘要:云南現代綜合性藝術學校的始創,追根溯源是由日本留學歸來的李廷英等人于1924年創辦的云南省立美術學校為起點,其作為云南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所專業的現代美術學校,正式拉開了云南現代專門的藝術學校教育的帷幕。雖辦學短促,僅僅只有六年的光景,但它的創辦對后世可謂影響深遠,且不說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藝術才子,其中留法藝術家廖新學曾受教于李廷英,他也為現代藝術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即在昆明師范學院主持創建的藝術科后來獨立出來成為今天的云南藝術學院,是最具代表性的云南現代綜合性藝術院校的延伸和發展。
關鍵詞:云南現代藝術學校;藝術教育
一、云南現代藝術教育溯源
中國現代藝術教育肇始于晚清。受西方列強資本主義的沖擊,晚清政府的封建制度已瀕臨崩潰,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為尋求救國之路而選擇維新變法,并率先提出把改革教育作為推行新政的重要內容。為普及新式教育,需要培養大量的師資力量,各地陸續建立了一批師范學堂,此外積極派遣留學生也作為培養師資力量的重要渠道。1902年于南京創辦的兩江師范學堂,是專門為培養優秀中高級教師的伊甸園,也在此培養了大量優秀藝術人才,這得益于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其中師范學堂中設置的圖畫手工科,是推行現代美術教育的重要表現手段。此外,音樂科的設置,作為現代藝術門類的增設提供了一定的治學方法。
新學教育如火如荼的推行著,云南政府也應清學部的號召施行學制改革,創辦新式學堂,并積極派遣留學生。其中對于藝術教育的改革,是云南步入現代化教育的顯著特征。云南藝術留學生作為云南藝術教育的拓荒者,對云南由傳統藝術教育向現代藝術教育的轉型有著重大的貢獻。其中留日李廷英、留法廖新學作為對建立云南現代藝術教育體系和專門現代藝術學校的主要貢獻者,對云南現代藝術教育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二、云南現代藝術學校的初創
云南近代藝術教育的引進始于19世紀中期左右,是由傳教士創辦的教會學校授以零散的藝術教學,尤重視音樂;其專門的藝術教育始于清末的社會救濟學堂和周維禎創辦的女子風琴傳習所以及李燮曦、李懷南父女創辦的音樂新學堂①;而真正作為綜合性藝術專門學校進行專業的藝術教育,是于1924年2月所創辦的云南省立美術學校為標志。
1924年,云南省立美術學校經由教育司批準成立,授命陶鴻燾、李廷英為美術學校籌備員,于同年2月發布招生布告,次月開科考試,4月正式開始上課②。短短幾月的籌備,雖倉促,但這開辟了學校專門藝術教育之先河,對云南地方藝術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學習的場所和交流的場地。
云南省立美術學校是一所專門的藝術類綜合性院校,故而招收的學生都是對藝術有天賦或對其感興趣的青少年,期間由于是初步辦學,因此對于學生的招收年齡有做過調整,從招收12歲以上,20歲以下,后于1927年1月由李廷英訂立的《云南省立美術學校學則》呈教育廳,要求將美術學校定名為美術專門學校,招收年齡范圍改為14歲以上,25歲以下,學制也于同年6月由三年改為四年。
根據紅帆教授所著《云南近現代藝術教育探源》中所述,云南美術學校在辦學期間開設了繪畫、音樂、工藝美術、雕塑等課程,這些是必修專業課,同時也開設公共課程以培養學生基礎的國學素養。此外輔以選修課,供學生選修,如國畫、西畫、圖案(設計)、中樂、西樂及各種手工等。這些課程設置,基本符合了現代藝術教育體系的標準,可以看出當時的掌權者極重視對學生藝術教育的培養。當時的師資來源也是擇選了一批優秀的擁有極強的專業能力的藝術人才。大多是具有留學背景的藝術人才,如李廷英、李清華;也有國內留學的藝術人才如布青陽、周崧、李實卿等人;此外還有一些外籍教師,包括李廷英的妻子川田芳子和李廷英專門聘請來的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畢業學生吉川保正。當然,云南美術學校的創辦也吸引了一批云南本土的藝術家前來任教,藝術家的加入,使得教師的層次更高了,同時也加深了云南省立美術學校的聲望③。
盡管云南美術學校在學科建設、授課內容方面還不盡健全,但是它的創辦和建立對于云南省以后的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和完善提供了借鑒意義。
三、云南現代藝術學校的發展
20世紀三十年代中旬,云南官派了一批留法藝術生,其中榜上有名的便有廖新學。廖新學在法國生活了15年后,于1948年決心回到他的故土,這對于當時祖國來說,是非常熱烈歡迎的,最后因當時西南邊疆的云南人民政府也極重視文化藝術的建設,在省人民委員會的一再挽留下,廖新學選擇留在了故鄉。
廖新學對云南現代藝術教育的貢獻不亞于李廷英,若說李廷英作為云南省立美術學校為主要創辦者和領導人,開辟了云南現代藝術教育的先河,是云南現代藝術教育的拓荒者和領路人,那么廖新學便是云南現代藝術教育的延伸和發展的主要貢獻者。云南現代綜合性藝術學校以廖新學主持創建的昆明師范學院藝術科(今云南藝術學院)見長。他將在法國留學中所學到的西洋繪畫技法、西方藝術教育體系在歸國后的任教經歷中毫無保留的運用到教授當中,為云南培養了一批具有現代藝術觀念意識的新興藝術才子,加深了云南現代藝術和藝術教育觀的滲透,從另一方面也可展現出云南間接的與世界接軌,在中西文藝交流和碰撞的道路上,慢慢摸索出一條既能彰顯云南本土的民族特色,又能與時俱進的道路。
國立昆明師范學院的前身是西南聯大師范學院,“云南地處西南邊陲,交通較為閉塞,所以自近代以來其教育特別是師范教育發展一直落后于大部分省份。然而在某種程度上師范教育影響一省基礎教育的發展。”云南省當局深諳發展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西南聯大為報答學校遷滇各路支持,積極響應政府之號召,成立了聯大師范學院,為滇省培養師資力量做出了重要貢獻。1946年,聯大師范學院未跟隨大部隊返平,獨立在昆明建校,并更名為國立昆明師范學院。1950年,國立昆明師范學院更名為昆明師范學院。1951年廖新學受聘于昆明師范學院教授,并于1953年主持創建了昆明師范學院藝術科(今云南藝術學院)④,廖新學以其精湛的藝術造詣和質樸無華的個人品質,在云南文藝界有著較高的地位,其崇高的聲譽也使得他成為新中國成立后云南第一批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高級知識分子。
由于廖新學既要兼顧教學,又要進行藝術創作,他對學生負責任的態度和對藝術創作的嚴瑾,使得他需要花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過度的撲在了工作和創作上,1958年積勞成疾,辭世于昆明。然而,他那孜孜不倦的教導和嚴瑾負責的精神仍然激勵著身邊年輕的師生。1959年,因受中共云南省省委批準在昆明師院藝術科基礎上正式成立云南藝術學院。在成立之初,共開設了兩系,美術系和音樂系。學制定為5年,在課程設置方面則劃分為專業課和文化課的模式。這種授課模式也一直沿用至今。2019年,是云南藝術學院建校70周年的誕辰,回首過去建校的經歷,其前人的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換來現在的云藝,不斷壯大的優質師資以及眾多的芊芊學子在這里匯聚,令云南藝術學院又更上一層樓。云南藝術學院并不是繼云南省立美術學校的唯一的一所云南現代綜合性藝術院校,但它在云南現代藝術院校里起到了表率作用。它的創辦加速推動了云南現代藝術教育的發展,從該學校畢業的優秀藝術生們大多都成為了云南藝術界的中堅力量。
總之,不論是李廷英等人創辦的云南省立美術學校,還是后來人廖新學主持創建的昆明師范學院藝術科以及云南藝術學院的成立,都是云南由傳統藝術教育向現代藝術教育轉型的實踐產物,從古至今,促進教育一直是實現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藝術教育也不容忽視,它是全面提升人們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如今,藝術教育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學校的藝術教育作為我們學習藝術的主要途徑,可以令我們正確的認識美、發現美并創造美,其次學校藝術教育也具有前瞻性,優秀的藝術家必定受過系統專業的藝術訓練,而專業的藝術訓練必定是通過學校教育這一途徑去教授富有天賦的藝術才子的。云南的現代藝術學校從最初一所發展到現如今的多所,并以云南藝術學院為“領頭羊”為云南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人才,這些優秀者如丁紹光、姚鐘華、武俊等各大家也積極投身于學校中為云南藝術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和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注釋:
① 紅帆:《云南近現代藝術教育探源1823-1930年》,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頁。
② 紅帆:《云南近現代藝術教育探源1823-1930年》,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169頁。
③ 紅帆:《云南近現代藝術教育探源1823-1930年》,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196頁。
④ 孫炯:《從牧童到藝術大家——中國現代雕塑家、教育家廖新學》載《美術》2020年第10期
參考文獻
[1]紅帆.云南近現代藝術教育探源[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2009:166-196.
[2]孫炯.從牧童到藝術大家——中國現代雕塑家、教育家廖新學[J].美術,2020(10):52-58+2.
[3]趙星垣,黃永來.追尋地域特色——新中國70年云南高等美術教育的發展歷程[J].美術,2020(01):99-104+98.
[4] 紅帆,曾德鈞.云南第一所現代藝術學校的創辦者李廷英[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3(01):15-20.
(云南藝術學院?云南?昆明?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