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勤華



【摘要】能源熵值通過熵值的大小判斷能源安全自身的安全狀態,進而解構能源安全對該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大小和影響根源。以美國、英國和日本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經歷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之后,通過不斷提高能源熵值,即加速供給和消費兩側特別是供給側的多樣性和多元化,減少對單一能源品種的依賴,以增強本國的能源安全,降低能源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從我國國情出發,健全完善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戰略措施,應借鑒西方國家的做法,一方面降低不穩定供應來源的油氣在我國能源安全體系中的權重,減少油氣對外高依存度的安全風險隱患;另一方面快速發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加速能源結構多元化發展,提升我國能源安全保障程度。
【關鍵詞】國家安全? 能源安全? 能源熵值? 中西比較
【中圖分類號】F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23.005
當前,能源安全日益成為國家安全的重點,既要從國家安全的高度規范對能源安全的認識,又要從能源安全的角度定位其與國家安全的關聯性。能源熵值通過熵值的大小判斷能源安全自身的安全狀態,進而解構能源安全對該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大小和影響根源。以美國、英國和日本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經歷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之后,通過不斷提高能源熵值,即加速供給和消費兩側特別是供給側的多樣性和多元化,減少對單一能源品種的依賴,以增強本國的能源安全,降低能源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為我國進一步健全完善能源安全戰略提供了有益借鑒。
背景介紹:問題的提出
中國國家安全經歷了從傳統國家安全向總體國家安全的演變,隨著影響因素的逐漸增多,對國家安全內涵的認知也日益豐富。2011年發布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的國家核心利益既包括傳統的軍事與政治安全,也包括了非傳統的社會與經濟安全,我國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得到進一步深化。[1]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將中國的國家安全構建為包含11個領域的國家安全體系。這一總體國家安全觀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2]第一次以系統的安全思維將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整合起來,通過一定的相互依存和系統的辯證思維評估安全威脅和挑戰。[3]
英國學者巴瑞·布贊在《新安全論》中將安全分為五大安全域,分別是軍事、政治、社會、經濟和環境,任何一國的國家安全都可以歸類于這五大域中,[4]軍事和政治涉及一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傳統安全;其余三域都為非傳統安全。非傳統安全有跨國性、相對性、動態性和轉化性等特點,其中具有很強傳統元素的非傳統安全,更容易轉化為傳統安全。能源安全就屬于此類非傳統安全,其直接影響社會穩定、可持續發展乃至國家安全,“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又是社會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涉及政治、經濟、社會和軍事的大安全問題”。[5]
中國的能源安全可以概括為,在世界能源體系中實現綜合能源安全,保證能源資源的可持續供應和能源價格的合理水平,擁有可開發性、可支取性、可支付性、可接受性,并追求達到能源的利用與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安全各方面的平衡狀態。
2020年4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能源法》)首次提出將能源安全納入國家安全戰略,這是在能源領域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舉措。2020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在宏觀政策“六穩”的基礎上首次提出“六保”。其中,能源安全與糧食安全并列,在“六保”中居于基礎性地位。可見,能源安全在國家安全戰略中舉足輕重,《能源法》更是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能源安全戰略在國家安全戰略中的地位,在能源領域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6]
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這種方法能夠動態且較為準確地評估能源安全的狀態,以及國家安全與能源安全之間的關聯狀態;這種方法還應能分析出形成這種狀態的主要原因并找到應對不安全挑戰的方法。因此,本文嘗試借用物理學上的“熵值”概念,用熵值法評估能源安全及其對國家安全的總體影響,并對美英日三國國家安全中的能源熵值進行實證研究。同時,在案例分析過程中,介紹以上三國的能源安全維護措施,并開展中西對比,盡可能得出對新形勢下我國能源安全保障有益的一些啟示。
能源安全與國家安全的能源熵值:概念界定
能源安全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能源安全是指,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能源需求、價格調整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們對能源安全的認知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能源供應安全,[7]而是逐漸演進為實現綜合能源安全,考慮能源利用與經濟發展(Economic Growth)、能源利用與環境保護(Environment Protection)以及能源利用與社會安全性(Safety)各方面之間的平衡安全。亞太能源研究中心(APERC)對能源安全概述為:將能源價格維持在合理的水平,保證能源資源的及時與可持續供應。[8]
狹義的能源安全更為關注不同類型國家的能源安全重點。能源安全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內涵有著很大不同。能源消費國由于依賴境外能源進口,因而關注國際能源市場供給是否充足、能源運輸是否安全;而能源資源國因其政府財政收入高度依賴能源出口,則主要關注世界能源需求形勢。對歐洲國家來說,能源安全主要意味著實現能源供應渠道的多元化和能源種類的多樣化,避免供應國強迫消費國順從其政治意圖。[9]亞洲能源消費國面臨的主要能源安全問題是,世界主要能源產地是否會因地緣政治事件引發地區沖突和政局動蕩,以及霍爾木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的石油運輸安全能否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