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峰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2018年11月,閻良區關山初級中學根據校情與學情,打破傳統的課前唱歌形式,引入國學經典誦讀?!罢n前兩分鐘國學經典誦讀”成為學校推進傳統文化進校園的重要措施?!罢n前兩分鐘國學經典誦讀”工作于2019年底有幸得到陜西師范大學國學院的關注和指導。作為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理建構、價值認同與教育策略研究》課題合作實驗子課題的《課前國學誦讀的實踐與思考》來研究?,F就我校此項工作的實踐、思考進行總結,從為什么開展、怎樣開展、有哪些不足、今后的方向等四個方面作如下梳理。
一、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均明確要求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按照《閻良區教育局關于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工程》文件要求,我校作為本地唯一一所實施傳統文化進校園試點的初中學校,能結合校情,主動求變,引領學生走進國學經典。我校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與勞動教育相結合,與關山當地的“羊奶基地”“甜瓜基地”“晶晶面粉廠”“關山傳統文化基地”結合,建立傳承傳統文化暨勞動教育大課堂,將傳統文化課堂搬到田間地頭,讓孩子們體驗文化與實踐結合的課堂,從而走向綜合素質的發展與提高。
我們學校礪志教育包含了礪志德育、礪志課程、礪志課堂、礪志文化、礪志科研、礪志合作六個方面。而礪志德育包含課堂德育、紅色基因、國學傳承、主題活動、綜合實踐德育勞育、體驗親潤六個部分。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的做法主要有文化長廊、每周一詩、楹聯文化、課前國學誦讀。文化長廊上有老子、孔子、孟子等31位文化先哲的簡介、名言名語,讓師生在課余可以了解熟悉古代文化名人的常識、特點以及課內沒有涉及的名文名段名言。每周一詩由書法愛好者負責,每周在固定黑板上書寫一篇與時令節氣、學習階段有關的積極向上的詩詞,供全體師生饗用。楹聯文化是我校的一項新傳統文化項目。在教學大樓上有“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在操場主席臺有“關愛學子鋪錦繡,山仰英才引鵬程”,在實驗樓、男女生公寓、教師公寓、膳食中心都有楹聯,提醒鼓勵學子學習。
為了讓孩子們在課前能迅速進入狀態,做好大腦的“頻道”轉換,我們開始了這種課前誦讀。隨著實踐,從內容、組織、檢查、人員都進行了不斷跟進,總體效果趨于良好,也得到了家長、班主任、孩子們的大力支持。
二、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的策略
為切實做好“課前兩分鐘國學經典誦讀”,學校制定了《西安市閻良區關山初級中學“承文化 誦國學 明己志”國學誦讀實施方案》,采用德育處、班主任、學生、教師等四層管理模式。
(一)課前國學誦讀德育處歸口管理。課前國學誦讀服務于孩子德育發展,誦讀國學不是為了智育,而是為了孩子從古哲先賢那里汲取思想營養,培養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思考做一個怎樣的中國人,具有怎樣的“中國芯”,從先哲那里學習他們的人生、處世、對待他人的方式方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血脈”。2019年8月學校編撰完成了《“承文化 誦國學 明己志”國學誦讀庫》。該教材共收錄842篇名語、句篇,分“必選部分”和“摘選部分”兩部分。其中“必選部分”共收錄17篇優秀作品,“摘選部分”分七個不同時期進行整理,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樂等諸多類別。在“摘選部分”中七年級收錄270篇、八年級收錄274篇、九年級收錄281篇優秀作品。選錄的重要依據是去除中小學生必讀部分,只挑選課外的內容,不會成為孩子的負擔,只希望開闊孩子的視野。
每學期初,由學校德育處負責,各班根據學校《“承文化 誦國學 明己志”國學誦讀庫》,從相應年級“摘選部分”中挑選出35-40篇,再添加全校“必讀”和年級“必讀”篇目,形成各班的《國學誦讀口袋書》。這樣主要是防止孩子在校期間內容重復,不同學段選擇不同。
(二)課前誦讀常態管理。學校在班級增設“國學誦讀委員”,課前國學誦讀實行班主任負責、教師監督、學生干部落實、相互交叉檢查的制度,堅持每節課前兩分鐘,學生手持國學誦讀口袋書進行誦讀。
為提升課前兩分鐘誦讀成效,對各班課前兩分鐘誦讀提出“站立讀,持書讀,齊聲讀”要求,并堅持堂堂有檢查,周周總結反饋。在常態化管理和檢查的同時,并將此項工作納入班級量化考評中。在每學期末根據一學期考量,評選出“國學誦讀先進班集體”和“優秀國學誦讀委員”進行表彰。
(三)特色活動展示誦讀成果。一是為進一步推動學?!皣鴮W誦讀”特色教育活動,更好地展示學校風采、學生風貌,我校制定了《校級國學誦讀展示活動方案》,將《少年中國說》編排成17個班級、700余名學生共同參與的展示節目,目前正在編排當中,計劃借助于大型活動平臺進行校際展示交流,通過儀式感提升學生自信。二是每年舉辦“詩詞曲賦大會”。學校依托北京四中網?!爸腔壅n堂”平臺,對各班級國學誦讀進行檢閱,通過“詩詞曲賦誦讀PK”和“詩詞曲賦書寫大賽”兩個活動評選出優秀班級、優秀學生進行表彰獎勵,以引導激勵學生學國學、誦國學的積極性,進而達到傳承國學精神的教育目標。2019年12月,學校舉辦了第一屆“詩詞曲賦大會”,從誦、讀、寫等方面,對學生掌握和誦讀情況進行檢閱。三是為進一步引領學生踐行經典,涵養大氣,塑造人格,學校語文教研組立足學生發展,重視規范漢字書寫、學生習作、誦讀等教育,成立珠玉社團和國學誦讀社團。近年來,學校珠玉社團連續七年榮獲區級一等獎,2017年榮獲市級二等獎。國學誦讀社團在2018年5月榮獲閻良區“中華經典詠流傳”誦讀一等獎。
三、面對的問題與改進的措施
通過近年來的實踐與研究,學?!皣鴮W經典課前誦讀”進入關鍵期和發展關鍵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校本教材有待再提煉。雖然學校為促進課前誦讀的系統化與科學化,撰寫了《“承文化 誦國學 明己志”國學誦讀庫》校本教材,但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相對學生認知水平而言,教材中部分篇章難度不適宜。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讀音困難、理解困難等問題。
(二)課前誦讀內涵發展再提升。學校推行“國學經典課前誦讀兩分鐘”以來,學生誦讀的積極性較高,能堅持將本班國學誦讀口袋書中誦讀篇目熟讀成誦的目標。但時間長久之后,難免會出現誦讀興趣減少,誦讀只注重文字的識記,缺乏文本內容的理解及內涵的深挖。
(三)學生誦讀成果展現再創新。因農村學校平臺與資源的限制,學生課前國學誦讀的形式,交流渠道欠缺,以致于部分學生中出現“誦讀無益”的膚淺見解。目前僅有的展現形式:一是一學年一度的詩詞曲賦大會;二是利用研學活動,開展相關的展示交流;三是校級展示誦讀活動僅用于校內自我展示。
(四)學生誦讀評價。沒有評價的誦讀,不利于此項工作今后的推進。如何將課前誦讀進行評價,是我們最近的思考。
今后,我校將不斷總結經驗,從如下方面進一步開展工作:
一是深挖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是學校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基礎保障和基礎支撐,學校要以現有師資力量,借助外部資源,針對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從校本教材內容的篩選和詩詞的注釋兩方面,繼續加大研究,促使校本教材的質量更高。
二是提升課前國學誦讀的成效檢驗措施。課前兩分鐘依托的載體為班級國學誦讀口袋書,如何再提升學生誦讀成效,如何更好地檢驗學生誦讀成果,如何使課前誦讀從簡單的文字識記到文本理解,再到思想意義的把握,應是學校在今后研究與解決的核心問題。
三是搭建國學誦讀的交流渠道與展示平臺。農村寄宿制學校的資源匱乏成為制約學校國學誦讀活動長效推廣的核心因素,如何更好地讓學生體味誦讀樂趣,感知誦讀意義,體驗誦讀成長,是目前學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是向其他學校介紹并分享推動此項工作。目前有西安市五環中學、榆林定紅柳溝中學在一起做,已經分享了我們的教材。從反饋來看,效果較好。
教育的效果不同于生產,其效果周期較長,希望通過課前國學誦讀能對孩子的“三觀”有積極幫助,讓他們的未來走得堅實、走出自信、走得樂觀、走得精彩。
作者單位? 西安市閻良區關山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