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段時期,部分地區在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等部分的推動下對現有金融產品進行了整合創新,并對一些產品的服務流程進行了重新制定,一系列具有特色的金融產品的出現有效緩解了當下農民和農村在進行方面存在的困難。在面對“三農”問題的過程中,關鍵工作就是做好農村金融的創新和發展,而為了解決交易成本高昂以及交易風險約束等問題,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金融產品創新。本文就針對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農村;金融產品;服務創新
引言
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改革工作逐漸開展,針對農村金融體系和金融環境,我們可以通過加快金融創新和改善金融服務這兩方面作為出發點予以改善。在“三農”發展的過程中,農村金融是重要的支持力量,在現代農村經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最關鍵的要素就是為農村提供的金融服務是夠具有多樣化、多層次的特點。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存在的農村經濟基礎落后、農民收入低、換貨能力有限、農業風險大回報低等問題,在農村金融發展中是主要的難點問題,另外,還存在農村金融機構對金融產品的創新不夠重視、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較低等難點問題。
一、我國農村金融的現狀
自2012年以后,我國已經進一步完善了農村金融體系,相比于傳統的金融市場,農村金融體系實現了很大的提升。在以往農村金融市場中,面對成千上萬的農民,只通過一家金融機構進行服務,信貸服務的調查效率且成本難以控制,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審批結果。而在互聯網農村金融平臺的作用下,農民的社會信息、生產信用信息等得到有效利用,金融平臺的征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信貸償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在前農村金融產品中,主要包括了農村小額信用貸款、農民信用合作社貸款、惠農卡、農戶聯保貸款等等。而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對金融產品的創新發展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二、我國農村金融產品創新存在的問題
2.1農村金融在實踐中的困境
我國農村經濟在國家改革開放以后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農村地區長期以來資本也在不斷地積累,農村對投資的需求也逐漸增大。但是我國農村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一些城市中常見的金融機構逐步撤離,比如農業銀行還有別的金融機構,只有正規的農村信用社和一些公共服務機構存在。顯而易見,在農村發展過程中最主要的瓶頸就是資金方面的約束,主要原因在于,在對農村金融服務進行創新和制度整改的過程中,沒有實現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平衡。在農民想要辦理信貸業務時,只能找到當地的農村信用社,而在一直以來的發展過程中,農村信用社由于自身存在的問題而無法對農戶的資金需求予以滿足。
2.2金融機構對農村理財產品開發重視不夠
我國目前大多數金融機構都將重點放在了大中城市中,對農村金融市場缺乏關注,農民的資金只能通過銀行存款存入。據統計,在2001年,我國農民的存款總額已經達到了13821.40元,到了2009年,這一數額已經上升到了49277.61億元,而在這些存款中有70%都屬于定期存款,可以看出農民對理財項目并不十分關注,而存貸款業務也是農村地區的主要金融服務內容,一些新型金融產品和收益較大的經濟投資都沒有提供給農民。而隨著農村金融產品與城市之間的差距,也逐漸加大了城鄉經濟差距,同時造成了金融機構逐漸放棄了農村地區的金融產品開發。
三、農村金融產品創新的建議
3.1普及農村理財知識
從金融機構角度出發,可以農民之間進行金融知識普及,開展金融知識下鄉服務向每家農戶詳細的介紹金融知識,并結合金融知識印制相關的材料發放給農民。很多金融機構都在進行新型理財產品的研發和上市,但農民對此并不了解,對網絡中所看到的各種專業術語又不了解,因此,需要金融機構首先向農民普及新型投資方式相關的方式,同時也要將金融產品所具有的風險介紹給農民。逐漸將新型金融產品滲入到農村地區,讓農民逐漸改善傳統理財觀念,從農民入手實現農村理財環境的逐漸改善。
3.2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贏得客戶滿意度是金融業競爭的關鍵因素,想要讓客戶滿足,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對金融服務體系進行健全和完善。因此,對金融服務體系進行創新和發展已經成為了必然。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金融機構之間并沒有實質性的差別,選擇理財產品的購買更多是出于對金融機構銷售服務的考慮,因此,金融機構應對自身服務進行創新和改善,提升自身金融服務的特點和優勢。將滿足客戶需求作為服務的宗旨,掌握客戶需求并進行金融產品的開發。同時,金融機構還應對內部人員進行在職培訓,主要針對農民的具體需求,從而提升農村金融服務客戶滿意度。
3.3 建立農村金融管理體制創新目標
金融管理體制作為農村金融的外部環境,國家制定相關金融政策作為農村金融的相關政策,這些對農村金融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以往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金融行業是完全公有化的,農村存在的金融機構也主要被國家壟斷。因此,在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工作中,應對這種單一共有權形式予以改變,實現金融機構產權的多元化。同時,在金融機構著手農村的金融服務時,應對金融產品的特殊性予以考慮,在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制定上應具有區別性。農村與城市之間在資源、氣候條件的差異和發展不平衡,應予以國家和金融機構的重視,如何針對農村金融產品做出創新性政策和舉措也應從長計議。
結語
從上述分析可知,在當前農村發展過程中,在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存在短板,以往這類服務都是由國家金融機構提供,服務方式主要就是存貸款業務,各種新型金融產品和服務沒有介紹給農民,對農村整體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阻礙。因此,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工作逐漸提出并投入實施,本文就對此進行了分析,希望對相關部門人員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呂娜.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問題研究[J].經營者,2016,(23):62.
[2]馬超.淺析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的創新改革[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1):33-34.
[3]良旭,駱寧.加強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的思考[J].甘肅金融,2016,(8):17-21.
[4]劉鎖貴,李勇.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J].銀行家,2015,(1):108-109.
鎮原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史榮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