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宗
摘要:書法是中國五千年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書法以文字為載體,涉及語言、歷史、文學等多個方面。書法可以幫助學生培養道德素養和良好的生活習慣。讓書法走進小學的課堂,不但可以糾正學生的書寫姿勢和書寫習慣,還可以提高書法課堂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陶冶自身的情操,開闊眼界。本文就將主要對書法如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書法;課堂效率
引言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鍛煉學生的素質能力,學校決定開展書法教學課堂。讓學生學習書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雖然,現在書法已經出現在小學的課堂上,但是部分的教師對于書法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教學質量仍然需要提高。下文我們將討論現在的小學書法課堂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措施,提高小學課堂的書法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一、當前的小學書法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許多學校已經增設了書法這門學科,但是對于書法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學校內部的教學資源配置也不夠合理,甚至有的地區,有的學校都沒有專業的書法教師進行書法教學。書法教師都是由語文教師來擔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語文教師都可以教好書法這門學科。書法和語文本身就是兩門學科,二者不可混為一談,許多語文教師的書法水平不達標,達不到教習學生的標準,造成學生的書法水平比較低下。有的學生對書法這門學科完全不感興趣,書法課堂成了他們嬉笑打鬧的地方,不但擾亂課堂秩序和課堂氛圍,還為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麻煩。
二、提高書法教學效率的策略
小學的書法課堂的教學目標多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素質為主要目標。小學書法的開展,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根據具體的小學的書法課堂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
1.培養學生的書法興趣
有位哲人曾說過:“興趣是人最好的老師”可以想見興趣對人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學生的書法能力,我們首先應該激發學生的對于書法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和上課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對書法這門學科有厭惡的情緒或是抵觸的情緒,必然會導致學習效果下降,教學氛圍不理想,下文我們將通過一些具體的措施提高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
對于一些低年級的學習剛剛接觸書法這門學科,必然會對其產生陌生的感覺,所以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教師需要多多鼓勵學生,使他們慢慢的對書法這門學科感興趣,認為這門學科并不難,不會出現抵觸書法的情緒,減少我們的教學困難。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書法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進入書法學習狀態。舉例來說,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東西進行書法教學,使書法教學的課堂氛圍更加的新穎和生動。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書法的歷史故事,引導學生對于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助于學生對書法進行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2.根據具體的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
書法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練習的過程,教師要在學生學習書法的不同時期,要提供不同的書法學習方法。我們學習好書法的第一步就是對其進行觀察,觀察不同的字體類型的字形特點,注意筆畫的落筆位置,以及筆畫的變化,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書法的學習中去,讓學生自己發現書法其中的奧妙。教師在教授書法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讓學生理解難點以及重點,教師在示范的過程中,盡量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字,講解時要細致,注意一些學生經常出錯的地方,要對其進行重點的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方法,不要一味的對其進行枯燥的講解而是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不但讓學生學習知識,還讓學生處在一種積極、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習。
臨摹也是書法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教師在仔細的講解過后,學生自己的臨摹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對學生的思考和觀察能力進行考察的過程。臨摹一些名家的作品,可以感受書法字體的藝術,但是臨摹過程不能急于求成,要抓住重點,循序漸進的進行臨摹,學生在自己臨摹的過程中,有助于幫助學生靜心,培養學生的氣質,進行書法的學習可謂是一舉多得。
3.對學生的書法作品進行及時的評價
教師在對學習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及時的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及時的點評讓學生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書法作品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教師可以在點評的過程中為學生建立自信,激勵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及時的點評可以讓學生有效的改正自己存在的問題,避免形成習慣,否則就很難改正了。及時的點評可以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和書寫姿勢。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味的進行點評,而不顧學生自身的看法,要聽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表達清楚出自己作品,這樣教師在對其進行評價時,學生能更好的鞏固自身所學習的知識。
及時的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可以及時的了解學生的作品處于什么水平,對學生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便于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和分析,對優秀的作品教師要及時的給予鼓勵,提高學生的自信和對書法的熱情。總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書法水平更進一步。
三、總結
綜上所述,書法是中國上下五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瑰寶,可以幫助學生培養道德品質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小學的課堂中引入書法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觀察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通過對書法歷史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教師要提高對書法的認知,提升自身的書法素養,提高整體的課堂效率。另外,在教授書法的過程中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為學生創建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及時的評價,讓學生對錯誤進行及時的改正,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書法能力。總之,書法教育工作者要不斷的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書法課堂效率,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胡建權.讓書法課堂“活”起來--淺談小學書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小學,2015(9):89-89.
[2]康利.淺談書法走進課堂的策略探究——以小學美術課堂為例[J].新課程·小學,2018(12):66.
[3]鞏秀香.小學書法高效課堂教學的探討[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2(10):54.
[4]劉琴.新課程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J].成才之路,2016(26):75.
(綿竹市中新友誼小學?四川?綿竹?61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