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紅
摘要:在現在的小學數學學習中,流動兒童兩級分化的問題很嚴重。他們隨著父母的搬遷而搬遷,不適應新的教學環境,學習逐漸下降。能夠快速適應新環境的流動兒童,成績越來越好,這導致兩級分化越來越嚴重。教師要重視這個問題,導致這兩級分化的原因是什么,要多關心流動兒童,幫助他們快速適應新的環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面對陌生的環境,學生年齡較小,不能快速的打開自己,融入新環境,教師要幫助他們,時刻關注他們的動向,要想好對策去解決兩級分化的問題。
關鍵詞:流動兒童;兩級分化;和諧融洽;對策
引言:
流動兒童數學兩級分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教師要重視這一問題,想好對策。教師要學會和學生做朋友,耐性的幫助他們去解決問題。數學學習需要一個良好的氛圍,需要學生花時間去思考,需要學生上課認真聽講,跟著老師去思考問題。教師要在課堂上去調動流動兒童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去適應新的環境,提高學習成績。剛來一個新的環境,學生陌生,不能很好的打開自己去和同學交朋友,不能快速的融入集體,導致他們在學習上遇到問題,不能及時去解決,導致成績下降。教師要主動的去和學生溝通,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適當放慢教學進度,讓流動學生跟上進度。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數學學習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流動兒童,剛到陌生環境,是非常害怕的,他們沒有朋友,不認識一個人,這導致他們不能快速的去融入新環境,所以,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時刻注意流動兒童的動態,在課堂上,多給機會讓他們回答問題。要告訴學生,要照顧流動兒童,帶著他們一些學習和娛樂,幫助他們去融入新環境。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教師要主動和流動兒童做朋友,要主動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課堂上,關注他們的動態,是否在認真聽講,課后,要主動問他們是否遇到了問題,在課堂上有沒有聽不懂的地方。千萬讓學生不要跟不上進度,數學這門學科,一旦有一堂課學生沒有認真聽講,后面的就會越來越跟不上。構建一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1],能夠很好的解決流動兒童數學兩級分化的問題。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要在課堂上去慢慢的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去適應新的環境,緩解壓力。教師不能只是簡單的按照之前的上課方式,不能只是簡單的教他們知識,要培養他們的習慣。教師要讓學生學會“三習”——預習、練習、復習。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時,先讓同學預習書上的內容,尋找身邊常見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然后,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討論,讓學生做好課堂筆記,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課后,要學生復習課堂上做的筆記,多去做相關的練習題,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性質。教師要想辦法去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讓學生學會去主動學習,有著自己的學習方法,能夠適應所有的學習環境,能夠快速的適應新的環境。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那些適應能力差的學生,很多都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他們依賴教師,不能主動去學習,一旦改變了環境,改變了教師,他們就不知道該如何去學習,這使他們很難去適應一個新的環境,他們的成績越來越差。而那些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主動去學習,去發現問題,及時去解決問題的學生,無論環境有著怎樣的改變,他們都能快速的融入環境,跟上教師的進度,成績會越來越好。沒有好的學習習慣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差,有好的學習習慣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好,這導致兩級分化越來越嚴重。所以,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僅只能教學生知識,更要幫助學生去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三、改變課堂教學方式,放慢進度
學生剛來到陌生環境,需要時間去適應。教師要放慢課堂進度,多復習之前教的知識,讓流動兒童快速的跟上進度,不掉隊。教師要構建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帶動流動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幫助流動兒童快速的適應新的環境。面對新的環境,流動兒童的接受能力會變得比以往差,學習能力也會不如之前。所以,在流動兒童的適應期,教師要根據流動兒童的教學進度,去改變課堂教學方式,可以變成其他學生的復習課。可以讓已經學過的學生去帶領流動兒童去學習,學生更能清楚學生的想法,更能和他們打成一片,能夠及時的發現他們遇到的問題。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一分”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前面兩個單元的內容-“數一數”、“比一比”,教師可以讓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來講解前面兩個單元的內容,讓他們帶著流動兒童去學習,然后讓他們談談學習這兩個單元遇到的常見問題,教師帶著他們一起去解決,然后再開始講解第三單元的內容。教師要體諒流動兒童的接受能力差,要學會因材施教[3]。面對接受能力差的學生,要多點耐心,幫助他們去跟上課堂進度,不掉隊,幫助他們及時去解決上課遇到的問題,課后,要及時的詢問他們是否有聽不懂的地方,要及時給他們答疑解惑,不讓他們的問題越來越多。面對接受能力強的流動兒童,可以按照原來的上課方式,適當放慢一點課堂進度,讓他們先了解教師的上課方式,跟上進度就可以。教師要注重兩級分化的嚴重性,要注重因材施教,要構造一個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
結束語:
面對流動兒童數學兩級分化越來越嚴重的問題,教師要想辦法去解決這一問題,縮短差距。面對流動兒童時,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幫助他們,兒童的內心是非常脆弱的,教師要帶著其他同學一起照顧他們,幫助他們。教師在備課時,要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為主,讓他們學會去主動學習,不能僅僅只是依賴教師。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時,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都不一樣,這是造成流動兒童數學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教師要重視這個問題。數學的學習過程漫長且艱難,教師在授課時要引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會主動去學習。解決兩極分化這個問題,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努力。學生要主動去學習,教師要起好一個帶頭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貴金. 讓流動之"花"在和融理念下快樂綻放——淺談流動兒童數學學習兩極分化的對策[J]. 小學時代(教育研究), 2014(24):17-17.
[2]王小勇. 流動兒童數學學習品質的養成[J]. 學子:教材教法研究, 2013, 000(011):P.71-71.
[3]袁曉嬌, 方曉義, 劉楊,等. 流動兒童壓力應對方式與抑郁感,社交焦慮的關系:一項追蹤研究[J]. 心理發展與教育, 2012, 28(003):283-291.
(吳江區盛澤小學?21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