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田帥 劉中寶 張繼偉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電動汽車越來越多,各種類型的電子產品也廣泛應用于居民家中,這種境況使得鋰離子電池需求大幅增長。目前鋰電池的負極是石墨材料,理論容量較低限制了鋰電池更高的發展。鎳基化合物理論容量較高且儲量充足,比較適宜充當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但其還有低導電率的固有屬性,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也會發生變化。本文為緩解這兩個問題,采用了碳基材料作為基體制備了納米結構的碳/鎳基復合材料。此材料的整體穩定性和導電性都有了較為顯著的改善。
關鍵詞:鎳基化合物;碳復合材料;鋰電池;負極材料
科技的發展和應用需要有能源的支撐,現在傳統化學能源正在被新型清潔能源逐漸替代。各類清潔能源都需要被轉化為電能才能為人類所用,這就要求更加優異的電能儲存設備。在當下許多新型儲能設備中,鋰離子電池因為輕便、使用壽命長、儲能密度高的優點被技術人員越發看重。并且應用到手機、電動汽車等諸多領域。
過高的需求量和科技發展的趨勢,使得人們對鋰離子電池的效率和整體性能要求變高。鋰離子電池的整體性能受限于內部結構的許多部分,其中有重要影響的一部分就是電極材料。要想提高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和儲電效率,就必須要找到更加高效、使用壽命更長、容量更高的電極材料。
過渡金屬氧化物(TMOs)和過渡金屬硫化物(TMOs)因其理論容量大、來源豐富、環保等優點被認為是電極電位材料。特別是NiS2由于其具有870 mAh G-1的高理論容量而引起了許多研究者的關注。但由于其固有的低電導率和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變化嚴重,限制了其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本文為解決這兩項缺陷,使用碳基材料與NiS2復合,制備出NiS2/CNHs 復合材料,提升鋰離子電池的整體性能和充電效率,并避免了上述的兩種問題。
1.實驗與制備
1.1 藥品與儀器
本文所有實驗所需要的藥品如表1所示。
本文所需要的實驗儀器包括如表2所示。
1.2材料表征
(1)X射線衍射分析:X射線衍射分析(XRD)是對材料進行物象與結構的分析手段,主要用來確定樣品的物質組成和機體結構類型,使用Max 2500PC測試儀。電壓40kv,電流250mA。
(2)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用來觀察樣品的微觀形貌的儀器和方法。將樣品置于乙醇中,滴至硅片上使用SEM觀察。
(3)比表面積測試(BET):這是測試材料的孔徑分布和比表面積的方法。通過N2在樣品中的吸附與脫離情況觀察,以BET法可以得到樣品的比表面積大小。使用儀器為ASAP2420測試儀。
(4)拉曼光譜分析(Raman):基于拉曼散射效應,分析同入射光譜頻率不同的散射光,以測得樣品的分子結構。
1.3制備純NiS2材料
以50ml水與20ml乙醇制成混合溶液,然后在其中添加六次甲基四胺(2.8g)以及六水合硝酸鎳(2.9g)。將溶液攪拌至清水色后置于高壓反應釜,之后在100℃烘箱中放置10小時,之后使其自然降低至室溫,使用離心機取得溶液中的產物,清洗后烘干。
通過上述操作后得到固體粉末狀樣品,將其放在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升溫到600攝氏度并保持兩小時,然后降低到350攝氏度,最后通入空氣冷卻至室溫。取樣品研磨成粉,并與升華硫混合,混合比例為2:9,在氮氣氣氛下升溫至300攝氏度保持2小時,再升溫至500攝氏度保溫2小時。最后使其自然冷卻,即可得到純NiS2材料。
1.4制備NiS2/CNHs 復合材料
將先前Ni(OH)2/RF/SiO2樣品盛放在容器中,在氮氣氣氛下升溫至600攝氏度保持2小時,后通入空氣自然冷卻到室溫。然后將樣品混合于NaOH溶液中,升溫至70℃,使用攪拌機攪拌48小時之后進入離心機進行分離樣品,用乙醇及水溶液清洗后,放置于70攝氏度的烘干箱中12小時,得到NiO/CNHs。
然后將NiO/CNHs產物和升華硫研磨混合,比例為2:9。在氮氣下升溫至300℃保持2小時,在升溫至500℃保持2小時。最后使樣品自然冷卻即可制成NiS2/CNHs 復合材料。
2.NiS2/CNHs的價值分析
為了研究NiS2/CNHs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價值,本文將材料裝配到紐扣半電池中進行相關測試。首先是測試NiS2/CNHs的電極首圈充放電能力,如圖1所示。
由圖可以看到NiS2/CNHs的電極首圈充放電數值,充電容量為1189.2mAhg,放電容量為1714.5mAhg。對應的初始庫倫效率是69.36%,在首圈循環中,很大一部分電能損失是為了形成SEI膜而消耗的。更多的電池容量得以在1.5V電壓下釋放,這有益于優化電池能量密度。
通過SEM觀察多次充放電循環后的NiS2/CNHs電極,圖像如圖2所示。
通過觀察NiS2/CNHs電極的SEM圖像,我們可以看出:NiS2/CNHs復合材料電極的結構骨架仍然保存完好,這說明其具備較高的結構穩定性,能夠承載更多次數的充放電循環,并承載更大的電流密度。這表示使用NiS2/CNHs復合材料的鋰電池具備更長的使用壽命,相較于傳統電極材料具備更高的循環穩定性還是倍率性能,因此有更高的經濟價值和環保性。
3.結論
本文通過對NiS2/CNHs復合材料的結構研究,得出其在儲鋰性能方面如此優異的原因。
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具備獨特的三維開放式結構,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1)NiS2納米粒子在CNHs骨架上均勻分散,可以有效地減少NiS2粒子的團聚,并且在長期循環過程中也能緩沖NiS2粒子的體積膨脹;(2)NiS2納米粒子與CNHs的緊密結合可以顯著提高復合材料整體的電導率。
NiS2/CNHs電極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具備突出的充放電穩定性和倍率性能,值得在鋰離子電池中實際應用。
參考文獻
[1]閔永剛,陳妙玲,黃興文,王凌志,廖松義,劉屹東.金屬硫化物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進展[J].功能材料,2020,51(12):12001-12008.
[2]楊冬冬. 鎳基化合物/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20.
[3]張元星. 鎳基磷化物—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電化學儲能性能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20.
[4]謝卓鴻. 納米鎳基電催化和儲能材料的設計、制備和性能研究[D].五邑大學,2020.
[5]安富強,何冬林,龐錚,李平.具有微米纖維碳的硅/石墨/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J].工程科學學報,2019,41(10):1307-1314.
作者簡介:
趙田帥(1989.10.10),男,河南省安陽市人,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區內蒙古科技大學,材料化學專業,本科生.
劉中寶(1999.10.17),男,貴州省銅仁市人,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區內蒙古科技大學,材料化學專業,本科生.
張繼偉(2001.08.06),男,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區內蒙古科技大學,材料化學專業,本科生.
(內蒙古科技大學?內蒙古?包頭?01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