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魯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公路工程也迅速發展起來。路橋樁基的性質決定了其隱蔽性工程的特點,為了保障施工質量和安全,必須嚴格控制各個施工環節。目前,路橋樁基施工中已經廣泛采用了鉆孔技術,其能有效保證工程效率的提升并能避免實際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對實現工程成本的控制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橋樁基;鉆孔;施工技術
引言
由于路橋樁基的特殊性,其具有隱蔽工程的所有特點,該性質使得想要保證其施工質量并充分發揮技術應用效果,就必須嚴格把控施工環節,以突顯技術在整體工程中的建設優勢。鉆孔技術在現階段的路橋樁基施工過程中應用頻率極高,在提升工程建設效率的同時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現施工問題,為提升工程成本的全面控制效果提供基礎條件。
1樁基鉆孔施工的準備環節
1.1鉆機準備
鉆機是鉆孔施工技術中重要的施工設備。在施工過程中,因施工環境和要求的不同,故所需要的鉆機型號、性能也要根據情況來選擇。尤其是目前市場上鉆機品種不斷增加,各種鉆機性能也不同,故在進行施工前必須按照施工要求來選擇適合的鉆機。
1.2場地選擇
想要確保鉆孔工作進度順利推進,就應保證施工場地的選擇合理性。準備環節選擇的場地應以樁基設計尺寸為依據進行全面考慮,并應在此基礎上全面考量可能產生的其他不確定因素:建設場地是否存在區域降水較多的情況;若是水位上漲施工區域地形地貌是否會受到影響;實際的水源供水效果能夠符合施工標準需求等,全面考慮后才能制定出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的特征的施工計劃。在對施工場地進行劃分時,需要在滿足樁基設計尺寸要求時全面控制場地高度,并應將其設置在靠近水源地且高于周圍地形的位置。
1.3護筒準備
在樁基鉆孔施工過程中,護筒所起到的作用是固定樁位,并且可以避免雨水流入,維護整個樁位的穩定性。在準備護筒的時候,我們還要結合下列要求。(1)首先應該結合工程的實際需求來選擇護筒的材質。正常來說,護筒的原材料是鋼筋混凝土。如果施工過程中對其質量要求較高,施工人員就需要首先去除護筒底部的土體,然后讓護筒更加深入整個結構,提高其穩定性。(2)護筒的直徑需要大于樁直徑,并且護筒和地下水的間距保持在1.5m左右,并且在掩埋深度上符合要求。
2路橋樁基施工中鉆孔施工技術的應用
2.1對鉆孔施工技術質量的要求
因鉆孔施工技術在公路工程中尤為重要,故對鉆孔施工技術的質量要求非常嚴格。在該技術的施工過程中,必須將孔洞和樁徑兩者中心圓點之間的距離保持在5cm之內;孔徑的尺寸必須大于樁徑的尺寸。在施工過程中,需保持孔的整體性;在正常情況下,孔的形狀必須均勻且豎直;若孔的形成發生傾斜的現象,那么工作人員就必須將孔傾斜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這個范圍需符合工程的設計要求,避免對整個工程的后續工作造成影響。在進行鉆孔的過程中,孔的沉淀厚度需與工程的設計要求相吻合;正常情況下,孔的沉淀厚度需保持在5cm的范圍內,才能使施工順利進行。
2.2鉆孔灌注樁的施工順序
2.1.1鉆孔
(1)精確放樣,鉆機就位:鉆機底坐和頂端應平穩、牢固,在鉆進過程中不致產生傾斜位移。鉆機頂部的起吊滑輪轉盤中心與鉆孔中心保持在同一鉛垂線上,鉆進過程中經常檢查,如有問題及時糾正。(2)保持護筒內水頭穩定,護筒內外水頭差保持在1.5m以上。(3)鉆進過程中采用增重減壓鉆進,保持孔底承受的壓力不超過鉆具重量之和(扣除浮力)的80%,以避免斜孔、彎孔和擴孔現象。
2.2.2清孔
成孔后,提升鉆頭,距孔底10—20cm空轉循環,以相對密度較低(1.05—1.2)的泥漿,將鉆孔內的懸浮鉆渣和相對密度較大的泥漿換出,含砂率<2%;孔底沉淀厚度滿足規范要求。
2.2.3安裝鋼筋籠
鋼筋籠分節預制,利用吊機在現場吊裝。施工時要注意上下鋼筋籠的位置正確,軸線一致,防止籠身彎折,以避免上提導管時鉤掛鋼筋籠,造成施工困難。鋼筋籠要設加強筋,以保證在搬運、吊放過程中不致變形,并每隔2-3mm設定位筋以保證鋼筋籠位置正確,且有一定保護層,鋼筋籠放入孔內。采用如下措施防止鋼筋籠上浮:(1)鋼筋籠定為后在孔口采取一定的定為加固措施;(2)灌注砼的時間盡量加快,以防止砼進入鋼筋籠時其流動性過小;(3)當孔內砼接近鋼筋籠底時,應保持埋管深度,并放慢灌注進度;(4)當孔內砼面進入鋼筋籠1-2m后,應適當提升導管,減小導管埋置深度,增大鋼筋籠在下層砼中的埋置深度。
2.2.4導管
采用Φ300mm的導管。吊裝前應試拼,并經試壓確保不漏水 。在灌注混凝土前進行升降試驗,不得勾掛鋼筋籠。
2.3灌注水下混凝土
(1)灌注混凝土前,應對泥漿指標、孔底沉淀層厚度進行檢測,合格后立即灌注。(2)砼拌和采用集中拌和,按照監理工程師批準的配合比進行配比。砼采用砼運輸車運輸方式運輸至施工現場直接澆注。(3)為延緩混凝土初凝時間,節約水泥,增加混凝土密實性,混凝土拌和時宜摻加監理工程師認可的緩凝減水劑等外加劑。(4)灌注首批混凝土時,導管下口距孔底距離宜保持在20-25cm ,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入不小于1m。(5)混凝土灌注過程中,要隨時控制混凝土頂面高程,導管埋深宜控制在2-6m,當導管內混凝土不滿時,應徐徐灌注,防止在導管內形成高壓空氣囊。(6)在最后灌注時,導管要保持一定的高度,以增加混凝土的壓力,提高混凝土密實性,并使導管上下移動,同時樁頂超灌1m左右的混凝土。要求施工中必須謹慎,強化管理,不發生卡管、進水、脫節、埋管等任何質量事故。
結語
綜上所述,在針對公路工程應用樁基鉆孔技術時必須嚴格依據技術標準推進施工進程,并應充分考慮可能影響到實際施工效果的各類因素,保證施工方案的調整及時性,以滿足工程的實際施工需求。當前我國所應用的路橋樁基施工技術仍處于待完善狀態,應提高對技術應用環節質量的重視,不斷完善技術流程,為我國公路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旭明.淺談公路工程路橋樁基施工技術[J].科學技術創新,2019(17):113-114.
[2]安愛霞.公路工程中道路橋梁的樁基施工檢測技術解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0):82-83.
[3]蔣恩華.鉆孔灌注樁技術在路橋施工中的應用探析[J].工程技術研究,2020,4(08):33-34.
(山東東原通達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山東?泰安?2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