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莎
檔案是社會的產物,是還原歷史畫面的重要底片。檔案的本質屬性具有科學性、管理性、服務性、政治性、文化性等歷史性特點,本人簡單理解為:
(一)政治性。檔案姓“黨”,其政治性主要體現在檔案工作的服務方向和檔案工作的機要性兩個方面。首先,檔案工作的階級性掌握檔案工作的服務方向,檔案工作體現的階級關系和階級利益決定它的政治方向,它為特定的社會制度和與之相適應的路線、方針政策服務。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遵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服務信念,是檔案工作的重要內容。檔案工作人員要深刻認識我國檔案各項工作的重要任務,就是要把工作重點放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上來,放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任務目標上來。在工作中,堅持按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來確立政治方向和政治觀點立場,做一名政治素質過硬、責任心強、工作細致,任勞任怨的具有無私奉獻精神的檔案工作者。其次,檔案管理工作既是一項政治性、黨性很強的工作也是一項專業性保密性很強的工作。檔案工作的政治性表現在檔案工作具有機密性的特征,這是由檔案文件自身的特點和國家、民族利益所決定的。檔案工作者必須認真維護檔案材料的安全秘密,正確處理檔案管理中檔案保密和檔案利用之間的關系。檔案工作人員不僅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修養,自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對于檔案工作制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更得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來維護檔案的原有面貌。據實立檔,嚴格遵守檔案保密制度,深刻認識檔案工作的保密特性和開放性之間的密切關系。檔案對社會的有效性是有時間限制的,所以堅持正確的保密觀念,依法積極開放檔案,對規定有保密要求的檔案材料采取相應的保密措施。同時根據有關法律與政策,若有可開發利用價值的檔案,可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適當地為其調整檔案密級,降密以及解密,擴大利用范圍,促進檔案價值的擴展。
(二)科學性。科學的、規范的管理檔案是考核檔案工作人員工作的重要指標,在檔案具體工作實踐中,檔案的形成與管理方法有其獨特的特性。因此,有必要進行研究和分析檔案管理的規律,以形成指導檔案工作特色理論。也可以說,如果沒有現代檔案管理應用技術的支撐,沒有科學的現代化的檔案管理規范,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檔案工作現代化。所以,想要實現檔案管理科學化必須系統深入研究檔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積極總結檔案工作的基本經驗、做法,掌握現代化管理檔案的理論與技能。現代化檔案管理工作需要運用大量的現代管理科學技術的內容和網絡信息技術的成果,信息技術的運用給人們帶來記憶方式的變化的同時,也加強了檔案工作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隨后,信息技術的應用將越來越流行,現代信息技術的新成果、新方法已廣泛運用到了檔案工作的許多領域,信息技術已成為檔案工作的重要工具和支撐條件。
(三)管理性。現代檔案工作隨著科技的發展形成了區別與以往檔案工作的時代特色,同時,這也決定了信息管理現代化將成為必然趨勢。在如今這個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以電子計算機網絡和電訊、聲像為中心的現代化技術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自動化辦公和無紙化辦公已成為新的辦公發展趨勢,計算機網絡、電訊、微信、音像等技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平時的檔案管理工作中,這不僅大大改變了傳統檔案的存儲方式,更提高了檔案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科學進步的現代化管理技術,應用于的存儲、加工、處理、利用等環節中,有效地保證了檔案的完整性、檔案內容的準確性、系統性和真實性。隨著時代的發展,有限的檔案管理水平已不能滿足社會多樣化的檔案信息需求,提高檔案管理水平與實踐水平勢在必行。檔案管理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實現檔案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就要嚴格按照《檔案法》和部門的相關規定,對檔案進行標準化分類、整理、裝訂,保證檔案的完整、準確,從而進一步提升檔案保管的利用價值,確保最大化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利用價值,案卷的完整化和檢索利用便捷化。在檔案管理工作中應依循有效的法制法規,依法制檔、依法建檔,將高科技、高效率、法制化、信息化、完整性、準確性和系統性貫穿于檔案工作中,進一步完善和豐富檔案管理理論,提高檔案管理實踐水平。
(四)文化性。檔案文化源遠流長。檔案與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檔案的存在突出了當時的歷史文化,文化的發展促進了檔案的形成。檔案顯示了歷史事件的背景,從中我們可以探索當前的歷史狀況和人類精神文化的水平。“檔案文化”的形成源于對文化的渴望和保存,從遠古時代到現代,已經建立了典藏從復雜到簡單,稀有到豐富的檔案歷史。檔案具有很強的社會文化特色,回顧了整個社會的發展歷程,恢復并傳播了整個人類社會的道路,這是對歷史的肯定。檔案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產物,而且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體現,是社會迅速發展的動力,是提高人類物質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是人類文明水平的體現,民族文明和人類文明的見證。它是黨和國家文化財富的積累,是科學發展的基石,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制度的發展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積淀基礎上的,檔案是一種文化形式,反映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傳承著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社會進步國家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五)服務性。檔案工作者繼續提供大量有效的信息,以服務于資源使用者,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為經濟建設提供各種類型的信息,并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是檔案服務者的工作。具體來說,檔案工作有助于提高單位效率,行政效率和社會競爭力。檔案工作獨特的服務特點直接影響到檔案工作的生存和發展。如果要充分體現檔案工作的服務特色,就需要檔案工作者不斷增強他們的服務意識,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并堅持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行事。黨和國家努力創新檔案信息服務的新形式,通過改變服務方式,擴大服務范圍,創新服務理念,實現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的轉變,實現從單一服務向多重服務的轉變。服務多元化,拓展了檔案工作服務模式的新領域。檔案工作者的服務水平也是影響社會信息化發展的因素之一,服務水平直接影響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影響檔案工作的發展和活力。因此,我們檔案工作人員必須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工作理念,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明確有需要的人需要什么,將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力求在主動性上有新的改觀。
(山東省昌邑市社會保險中心)